72起IP联名,半年烧钱上亿,新茶饮营销为何“高投入低热度”?
近年来,IP联名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消费市场,从玩具公仔到美妆护肤,从家居百货到餐饮服务,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跨界联姻的身影。尤其在新茶饮赛道,联名早已超越简单的营销手段,演变为品牌争夺流量的核心战场。
然而,看似热闹的狂欢背后,暗藏着重重隐忧:营销支出攀升、产品创新不足、平台的资源分配,正在让大部分联名沦为“赔本赚吆喝”的数字游戏。
尽管如此,品牌方仍前赴后继投身其中——2025年上半年,仅新茶饮行业就发生了72起联名事件,其中既有《长安的荔枝》等剧集IP的强势出圈,也有《以闪亮之名》等游戏IP的精准收割。在这场混战中,有人靠联名撬动千万销量,也有人因文化误读惨遭翻车。与此同时,头部品牌也在悄然分化:瑞幸将“联名+推新”玩成流量营销常态,喜茶上半年却以“0联名”策略转向高端场景,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
本文将从IP联名的底层逻辑切入,拆解上半年新茶饮联名的核心看点,并结合企业们的差异化策略,探讨行业如何在流量焦虑中寻找破局之道。
单一授权or平台分发?《长安的荔枝》撤档又代表什么?
通过对相关品牌官微的搜索及参考网友整理的资料,雷报共统计了15个主流新茶饮品牌的72起IP联名事件(人工统计存在误差),具体情况如下:
从IP维度上看,动漫/游戏/形象IP持续领跑,成为流量入口的核心引擎。14个动漫IP(如《哪吒2》《魔道祖师》)、9个卡通形象IP(如“线条小狗”“黄油小熊”)、5个游戏IP(如《以闪亮之名》),总计占比近40%。
这类联名的高热度,源于强圈层穿透力与用户情感黏性。以《哪吒2》为例,该IP创下票房纪录后,迅速被霸王茶姬、库迪咖啡等多个品牌争夺联名权,但同质化问题随之凸显——多数联名仅复用角色形象,缺乏场景化创新,消费者对“哪吒奶茶”的审美疲劳显现,同时霸王茶姬还曾因周边质量问题被网友声讨,#霸王茶姬哪吒联名茶杯掉色印刷重影#,#霸王茶姬回应哪吒联名茶杯掉色#等话题在微博一度引发热议。
明星IP的商业逻辑迭代,标志着粉丝经济的深度渗透。5起明星联名案例中,王俊凯、黄子弘、曾舜晞等联名活动推出限量小卡等明星周边,迎合明星周边收藏市场趋势,将传统的贴图式代言,升级为“情感资产运营”。
以幸运咖×王俊凯联名为例,项目最被网友热议的亮点便是联名套餐附赠的小卡盲袋,尽管活动已过去三个多月,该联名小卡目前在二手市场上仍处于流通状态。这种模式背后是明星IP价值的重构,品牌不再单纯购买肖像使用权,而是通过互动消费场景(如盲盒抽奖、限量购买等)激活粉丝经济。
剧集/文创IP的平台化分发,则伴随着隐忧。9个影视剧集IP(如《长安的荔枝》《永夜星河》)和9个文创IP(如西安博物院、大瑶山盘王界等)中,有不少都是通过美团、腾讯视频等平台分发。
以《长安的荔枝》为例,该电视剧作为腾讯视频2025年暑假档的重点项目,开播前就被很多资本寄予厚望,在上线首日就官宣了超过30家合作品牌。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剧集IP联名并非源于品牌方的“临时起意”,而是凭借其与平台的合作框架,消耗协定的合作次数以调用平台IP资源。
这样的操作模式已经十分成熟,腾讯等视频平台通常会在剧集开播前半年至一年启动IP商业化合作,通过框架协议锁定头部品牌资源,《永夜星河》等热播剧均采用此模式,提前释放IP价值。平台方可以借此构建护城河,例如美团通过“文旅+餐饮”资源包锁定博物馆和景区IP,腾讯视频则将热播剧IP按需分配给合作品牌。
平台分包的局限性也在品牌分化中出现,尽管可以通过优爱腾芒等平台整合IP资源、降低谈判成本,但品牌需被动接受IP档期分配,为了迎合平台不确定性的项目排期,许多品牌只能选择在剧集定档到开播的短短几周内调动营销资源;同时,还要面临“一IP多品牌”的稀释效应,而IP本身在合作过程中的舆情,也会让品牌承受风险。
例如《长安的荔枝》爆火后,演员那尔那茜被通报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导致原定6月24日上线该剧的江苏卫视紧急撤档,央视八套播出的《长安的荔枝》演员表里也删除了那尔那茜的名字。瑞幸咖啡原本凭《长安的荔枝》“联名文案”火出圈,新品上线首周狂销850万杯,但该消息一出,《长安的荔枝》就变成了“烫手的荔枝”,对瑞幸的品牌心智也造成了一定冲击。
上亿成本挡不住品牌指数骤降40%,联名是不是“赔钱赚吆喝”?
联名投入的激增正加剧品牌间分化,支付能力正成为核心变量。
在联名合作中,新茶饮品牌的支出本质属于品牌整合营销费用,包含IP授权、流量扶持、周边开发等综合成本,最终计入营销推广预算,而非单一的IP版权费用支出。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在“销售及分销开支”方面的成本水涨船高,例如2024年,古茗一年营销支出增长42%至4.8亿元、茶百道则增长85.4%至近4亿、蜜雪冰城增长21.3%至近16亿元;瑞幸咖啡最多,高达19.2亿元,同比增长49.3%。瑞幸咖啡和霸王茶姬最新的2025年Q1财务数据显示,前者三个月的营销开支增长22.4%至近5亿元,后者Q1营销成本则高达近3亿元,同比增长79.6%。
这其中,部分品牌具备特殊性,正在逐步探索IP联名的长期玩法。例如上半年联名次数最多(11次)的玩家瑞幸,一方面,其将联名节奏与产品研发上新频率配合,比如近期应季推出的“荔枝”联名系列;另一方面,瑞幸将商业表现优异的IP与联名产品深度绑定,并通过定期限时回归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2023年至2025年已联名4次的“线条小狗”以及在2025年实现第二次合作的“黄油小熊”。
基于新品销量的底气,瑞幸可以与合作方一定程度上达成产能置换,即利用承诺的IP联名产品销量、IP曝光量等指标,抵消一部分版权费或营销开支。尽管如此,瑞幸的营销费用支出依然在同行里“一骑绝尘”。
那么,这些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投入,反映到品牌指数上如何呢?
从抖音巨量算数的品牌指数来看,新茶饮品牌呈现“短期脉冲式增长,长期边际效应递减”的矛盾特征。
具体来看,在新茶饮大量投身联名玩法的过去一年,流量红利集中释放。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品牌都有2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霸王茶姬的增幅超过140%。然而,随着时间来到2025年上半年,霸王茶姬近半年的搜索量环比减少了41%,茶百道减少了25%,瑞幸咖啡则环比减少32%,意味着联名密度激增,消费者却已经出现“审美麻木”。
这折射出行业的普遍困境,对大部分腰部品牌而言,IP联名活动只是被迫跟进头部品牌的“军备竞赛”,但有限的资源和声量,导致其未必有头部品牌那样直观的销售额回报。
联名投入成本激增,本质上也是“以营销费用替代产品创新成本”的权宜之计,短期可以转移消费者对饮品口味、原材料升级等层面的关注,长此以往,难免陷入“流量狂欢掩盖产品硬伤”的恶性循环。新茶饮联名逐渐淡出社交平台的热搜词,“难喝”词条频出,折射出市场对同质化联名的厌倦情绪。
认识到这一点,也有某些品牌由于营销战略调整,减少或暂停了IP联名。
例如曾经的“联名狂魔”喜茶,曾在2024年以37起联名的数量在新茶饮品牌中登顶,2025年上半年却没有推出联名产品,甚至在2月份发布了暂停加盟的声明。与此同时,其品牌视觉体系同步完成迭代升级,从早期的先锋美学标签,转向更具东方禅意表达。这一转变始于2024年下半年,彼时喜茶已显露出对联名营销的审慎态度,转而选择与能够深化品牌文化内核的长期合作伙伴携手,例如与英国皇家歌剧院、草间弥生等,借由艺术审美强化品牌的价值观。
这种战略取舍在新消费语境下颇具争议。支持者认为,喜茶通过“去联名化”强化了品牌独特性,在新茶饮“内卷”中建立起差异化护城河;质疑者则指出,这与现制茶饮“高消费频率、低客单价”的特质相矛盾,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盲目追求高端则难以实现消费人群匹配。
另外,过度依赖“禅意”文化符号的抽象表达,也可能削弱年轻群体的情感共鸣——毕竟,在“人均联名爱好者”的茶饮市场,缺席流量狂欢,意味着放弃即时声量转化的机会窗口。至少从近半年的品牌指数来看,喜茶的高端打法还没有显著成效,甚至连偶发的飙升点和波峰点都不如人意。但无论如何,喜茶的路径选择,也的确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长期观察的样本。
结语
需要承认的是,当消费市场增长放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IP联名依然是品牌突破增长瓶颈的“双刃剑”,它既能以“情绪价值”撕开流量缺口,也可能因过度透支沦为“流量陷阱”。
联名的本质是“用IP势能撬动消费决策”,其成功不在于IP本身的热度,而在于能否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销量、转化为品牌资产。因此,对品牌而言,盲目迷信联名如同饮鸩止渴,将营销预算变为“为IP打工”的消耗战;而全盘否定联名则无异于因噎废食,错失与年轻消费者对话的窗口期。
未来的联名博弈,或许需要品牌建立三大核心能力:其一是精准筛选,拒绝“为联名而联名”,选择与品牌调性、用户画像深度契合的IP;其二是价值共创,超越“流量收割”思维,将联名转化为产品创新契机,最终实现产品破圈;其三是长效运营,构建IP生态而非单次交易,让IP价值随用户陪伴持续增值。
当联名成为标配,如何在短期增长与长期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始终是品牌方和IP方的长久课题。答案还需要从业者共同书写,雷报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报”,作者:段轻,编辑:努尔哈哈赤,36氪经授权发布。
网址:72起IP联名,半年烧钱上亿,新茶饮营销为何“高投入低热度”?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5580
相关内容
茶饮IP联名卷出新高度!古茗与《崩坏:星穹铁道》联名挤崩小程序要IPO,也要IP联名 新茶饮品牌“卷”到了谁?
新茶饮求破圈:爱联名,更爱“拿捏”年轻人
沉迷“联名”,新茶饮热衷跨界营销折射出什么?
跨界“CP”中的品牌联名热潮,为何能掀起茶饮界的消费小高潮?
点单量暴增,联名系列‘抢购一空’!明星IP联名成咖啡茶饮赛道新战场
明星IP联名热潮:咖啡茶饮品牌如何抓住粉丝经济
新茶饮江湖,营销与供应链“暗战”
点单量暴增,联名系列“抢购一空”!明星IP联名成咖啡茶饮赛道新战场
24小时全网刷屏!明星IP联名成咖啡茶饮新战场,你跟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