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三弦书传承人薛卫滨
薛卫滨在工作室内直播弹唱三弦书。
薛卫滨和徒弟高彩芳(左一)、秦小艺(左二)、刘艳龙(右)在工作室排练节目。
薛卫滨在坪头乡墕口村,走访老百姓,获取创作灵感。
薛卫滨传授儿子薛梓皓三弦技艺。
薛卫滨在收听整理临县说书前辈们的口述作品。
向徒弟传授三弦说书技巧。
在家中创作。
剪辑演出的视频。
薛卫滨和徒弟们在演出。
薛卫滨受邀在离石区开展三弦书培训。
6月29日,在位于吕梁山的离石区坪头乡戏台上,惊堂木乍响,薛卫滨怀抱三弦,竹板击节如骤雨叩窗,右膝铜铲和鸣似古寺钟荡。只见他左手拇指扣琴杆如鹰爪擒枝,右手骨片在弦上翻飞似灵蛇吐信,喉头滚动间,一句“哎——哟!”破空而出,声带震颤如绷紧的牛筋弦——这便是黄河东岸传承近两百年的临县三弦书。
旧时,这门技艺被称为“瞎子说书”,是盲艺人赖以谋生的“讨饭家伙”。他们背着三弦游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在祭祀场、红白事、农家院说唱度日。随着时代变迁,盲人就业渠道拓宽,电视网络的普及更让传统书场日渐冷清,三弦书几成绝响。
2012年,薛卫滨从师父康云祥手中接过斑驳的三弦时,全县仅剩十余名老艺人。2016年,临县三弦书被列入省级非遗后,薛卫滨踏遍吕梁山的沟沟峁峁,用260小时影像抢救下《珍珠汗衫记》等濒临失传的书目。2020年底,他组建起一支年轻的说书团队,将这门“瞎子艺术”带出了山乡。
令人欣喜的是,传统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虽已式微,三弦书却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在文旅推介会上,它是展现黄河文化的活态名片;在网络直播间,它成为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在文化下乡演出中,它又化作乡村振兴的艺术载体。更让人欣慰的是,薛卫滨20岁的儿子已开始研习这门祖传技艺,让艺脉得以延续。
肘击铜铲如惊雷炸响,骨片刮弦似金戈铁马。这柄曾浸透盲艺人血泪的三弦,终在文化自信的春风里重获新生,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奏响了一曲守正创新的时代弦歌。
摄影报道:刘亮亮
网址:临县三弦书传承人薛卫滨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5445
相关内容
薛之谦、洪辰等到哈尔滨高校 助阵明星校园拉票会独家|单田芳家8兄妹5位现在哈尔滨,家族中无人继承评书事业
肥西县再添一位省级非遗传承人
夏县县委书记薛永琦调研特色小镇、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河洛弦歌:器乐演奏家白治民的艺术人生
泰安市中医医院举行郗洪滨“鲁卫工匠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
众人为薛县令求情薛芳菲感动
临沭共3人!2024年山东省检察官建议人选和递补人选名单公示
弦诗细乐话平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传承人王培瑜的艺术追求
临洮县农民书画协会召开2020年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