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在足球圈的应用与影响:以上海申花、中国女足和中超为例

发布时间:2025-07-02 13:50

01危机公关概述

近年来,“危机公关”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影视作品、新闻报道,还是社交媒体,这一概念都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引发人们的好奇与参与。危机公关,这一应对危机的关键机制,近年来频频受到公众关注。它不仅出现在影视作品、新闻报道中,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那么,究竟什么是危机公关,其核心又是什么呢?

根据公共关系学创始人爱德华·伯尼斯的观点,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功能,旨在通过制定政策和程序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危机公关是一种管理机制,用于应对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涉及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及复兴等多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在当今“流量至上”的时代,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人或事,都离不开对“流量”的追求和维护。因此,在融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不仅需要优质的内容来吸引流量,更需要有效的公关维护来保护和提升流量。

02足球圈的危机公关实例

【 上海申花的德比战危机 】

那么,在足球圈这个由身体、技术、输赢等多元素构成的复杂环境中,是否也需要危机公关的介入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足球圈中的每一次重大赛事、每一次球员争议事件都可能引发危机,而危机公关就在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中国足协杯赛场上的“沪上德比”为例,上海海港与上海申花之间的激烈对抗不仅引发了球迷们的热烈讨论,更可能因为某些事件而引发危机。此时,有效的危机公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引导舆论、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恶化,甚至为球队赢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足协杯赛场上,两队因历史恩怨而展开激战。人们原以为这将是一场进球如麻、激烈异常的比赛,然而最终却以上海申花1:5的惨败告终。这场比赛并未如预期般成为进球大战的焦点,反而是在比赛过程中双方爆发的冲突吸引了更多关注。特别是孙世林与奥斯卡的争执,以及两人因冲突而双双被罚出场,成为了这场比赛最大的“流量”热点。

赛后,上海申花蓝魔球迷会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封致申花俱乐部的信函,信中表达了对申花球队表现的不满。他们认为,球队在比赛中缺乏必要的荣誉感,未能展现出在“不能输的比赛”中必胜的决心,同时也对德比战雪耻以及联赛登顶的希望感到失望。球迷们表示,他们将暂停到场为球队助威,直至俱乐部采取重大改进措施为止。这一官方声明无疑给上海申花俱乐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其陷入了“危急时刻”。

在1:5的惨淡败局下,上海申花俱乐部面临着自家球迷的深切失望。身处如此困境,他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向球迷们作出合理解释?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是否需要展开“公关”行动来挽回球迷的心?

在足协杯上海德比战后,上海申花俱乐部迅速行动,向中国足协递交了一份未盖公章的申诉材料。材料中,他们详细阐述了比赛中自家球员遭受的多次严重侵犯,对当值裁判员的错判、漏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直言这并非首次遭遇不公。他们呼吁中国足协能为中国足球从业者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申诉的最后,他们表达了并不想为难领导,这份申诉可做可不做。

然而,这一申诉却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看过比赛的球迷感到困惑:为何在镜头中扮演“恶人”角色的孙世林,在申诉中却成了“受害者”。申花方面在面对溃败时,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将责任归咎于裁判员和对手的不公,试图以此为比赛失衡找借口。但这份申诉材料中,却只字未提“动手”的冲突事件,仿佛是种种不公导致了最后的冲突。

【 金州事件与足球改革 】

回顾足球圈的过往,你会发现“危机公关”其实并不罕见。只不过,在那个年代,由于互联网、传播渠道和社交媒体的相对滞后,以及人们对“流量”的关注度远不如现在,这些事件往往被人们忽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中国足球圈的历史中不存在,相反,它们在默默地塑造着这个行业的生态。

1997年11月8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强赛迎来了卡塔尔与伊朗的终场哨声,这标志着中国足球队在冲击世界杯的道路上再次失利,使得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的梦想仅限于“理论上的可能”。在这一刻,球迷们对世界杯的美好期待、憧憬和畅想,全部转化为失望与愤怒。激烈的言辞和行动在各类媒体上频繁出现。中国男足的真实实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这场失利引发的球迷失望情绪迅速蔓延,最终几乎影响了整个国家。在全民情绪悲痛的背景下,人们纷纷要求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给出明确的回应。在卡塔尔与伊朗比赛终场哨声响起的一周后,中国男足于大连金州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会议由中国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何慧娴主持,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王俊生担任主发言人。同时,教练组代表戚务生、金志扬、迟尚斌、陈熙荣以及运动员代表范志毅、区楚良也悉数到场。在会上,何慧娴表达了中国队渴望与新闻媒体交流,共同探讨中国足球发展之路的迫切心情。王俊生则进行了详尽的发言,深入剖析了中国队失利的关键因素。此外,中国国家队还公开宣读了致全国球迷的一封信,标题为《擦干眼泪,奋起直追》。

中国足协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不仅被视为“中国足球大反思”的起点,更标志着足球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事件常被解读为中国足球在遭遇挫折后的迅速自救行动,一场有效的“危机公关”

【 2007年中国女足的危机 】

2007年,中国女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年可谓是其多事之秋。在3月,中国女足在阿尔加夫的比赛中遭遇了惨败,引发了外界对中国女足主教练的广泛关注。然而,与以往不同,此次并非是针对主教练的谴责,而是对谁来担任主教练的质疑,毕竟那一年的9月将举行“女足世界杯”。

当时,中国女足的主帅是王海鸣,一位被临时委派的“救火队员”。但究竟是谁原本应该坐在这个位置上呢?那就是马良行。那么,他又为何离开呢?原来,在2007年初,时任中国女足主帅的马良行,在广州女足四国赛前夕,以生病为由向足协请假,并返回上海住院修养。在如此关键的大赛前夕,主帅却突然离去,王海鸣因此被火线任命为中国女足的主教练。这样的临阵换帅,无疑给中国女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女足世界杯日益临近,然而主教练的位置却依然空缺。面对这一困境,中国足协采取了两种策略,一种是以严肃的态度启动全球选帅程序,最终选定经验丰富的洋教练多曼斯基来引领中国女足征战世界杯;另一种则是相对灵活的举措,从《中国体育报》调入资深记者孟洪涛,利用其广泛的人脉资源担任女足新闻发言人

配备专职新闻发言人是中国足球界的新举措,这一安排被视为中国足协应对“女足危机公关”的重要策略。由于中国女足当前面临的舆论环境颇为复杂,个别媒体的过度炒作以及足球职能部门与媒体沟通的不足,促使足协寻求改变。通过引入资深记者孟洪涛,足协期望能够缓解与媒体之间的紧张氛围,更好地引导公众舆论,为女足备战世界杯打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 中超联赛的危机 】

同样是在“风波不断”的2007年,中超联赛也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危机。当时,有传闻称国家体育总局计划在2008年推行“南北分区”制并压缩赛程,这对中超联赛来说可谓是沉重的打击。为了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2008赛季中超联赛在原则上被要求在1月至8月间暂停联赛。这一消息引发了各俱乐部、媒体和球迷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质疑这是否意味着中超联赛的终结。

在这场关乎中超生死的危机公关战役中,中国足协、参赛俱乐部、各大媒体和球迷的利益前所未有地汇聚在一起。在这场全民参与的“中超保命危机公关”中,郎效农的一封关键电子邮件成为了扭转乾坤的转折点。

在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夜晚,郎效农向国家体育总局主管足球的副局长崔大林发送了一封长达万言的电子邮件,其中明确指出,虽然总局致力于保障奥运的战略举措得到了足球工作者的广泛支持,但通过调整联赛格局并非唯一途径,同样可以达成目标。经过郎效农及众多人士的共同努力,中超联赛最终得以维持原有赛制,继续进行。

“危机公关”无疑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解决策略,但在深入观察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是上海申花这样的足球俱乐部,还是整个中国足球,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存在而已。

真正的危机公关并非仅限于应对危机时的临时措施。危机可能表面上得到缓解,但实质问题并未解决,只是被暂时掩盖。就中国足球目前的情况而言,若不深入解决根本问题,只治标不治本,危机将如影随形。将“危机公关”视作万能药,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危机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利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危机。

网址:危机公关在足球圈的应用与影响:以上海申花、中国女足和中超为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2807

相关内容

2024中超上海申花足球队员名单 中超上海申花大名单 上海申花中超阵容→买购网
申花天海官司曝光中国足球潜规则,引援调节费是否应该取消
2023赛季中超联赛上海申花队队员名单 2023上海申花足球队中超球员名单→买购网
上海:一座城见证中国足球发展史,国足的过去和未来都在这
突发!上海申花遭国际足联处罚,3个转会期禁止转会
沪媒:申花应抓住王嘉尔示好的机会,中超也应思考文体融合
许家印与足坛名流的亲切合影背后:解读中国足球与恒大帝国的辉煌与危机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王嘉尔 “申花球迷” 身份引热议:中超如何借明星效应破局?
如何评价上海申花女足6号队员陶祝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