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普丨活检=“活受罪”?病理检查到底要不要做?
正文共:2137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当我们因身体不适就医时,医生也许会开具一项名为“病理检查”的项目。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抽血、拍片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动刀子割肉”做检查?我怕疼,不想“活受罪”。那么,就让我们走近这个被称为“医学诊断金标准”的病理检查,看这个“罪”要不要受。
一、病理检查是什么?
病理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分子检测技术等,精准判断疾病性质,指导精准用药和手术的诊断方法。 无论是手术切除的肿块、胃肠镜取下的可疑病变组织,还是穿刺获得的微小样本,最终都会被制成病理切片,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寻找疾病的发病原因,观察人体组织、细胞变化,分析疾病发展结局,提供治疗指导的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虽然影像、彩超、内镜等精确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可信赖、准确性最高的仍然是病理诊断。 尤其在鉴定肿瘤的良恶性方面,病理具有一锤定音的作用,被定为肿瘤靶向治疗的依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洗澡摸到乳房长了一个“疙瘩”,是癌吗? 乳腺外科医师通过查体及超声检查仍不能明确,无法确定手术范围大小,是单纯包块切除还是残酷的乳腺癌扫荡,就需要行包块穿刺活检术,穿刺标本送到病理科通过复杂的工序做成HE切片。 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判断是否为癌,手术医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这个“活受罪”是不是非常有必要。
二、为什么要做病理检查?
1、明确诊断
揪出疾病的“真凶”,许多疾病看似症状相似,本质却天差地别。
鉴别病变性质:
肺部的阴影可能是炎症、结核,也可能是肺癌。仅凭影像学检查无法确诊,病理检查能直接观察病变细胞特征,明确良恶性。
案例: 65岁的张阿姨体检发现肺部结节,CT怀疑肺癌,病理活检结果为结核性肉芽肿,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胸肺切除手术。
炎症也需要分型:
胃炎也分很多种,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用药完全不同,病理检查通过观察腺体改变,分析炎症细胞类型和分布,为治疗指明方向。
2、指导治疗
为精准靶向医疗“导航”,病理报告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
癌症分型、分期:
乳腺癌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等分子亚型,不同分型对应不同治疗方案。 病理检查可以通过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检测寻找靶点,让治疗“有的放矢”,正中靶心,减少副作用。
案例: 23岁的小美正是最好的年纪,却无意摸到乳房上花生米大包块,不幸的是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但万幸的是免疫组化HER2为3+,新辅助靶向治疗后肿瘤消失,既可以选择美容手术方式又保证了良好预后。
手术范围确定:
骨肿瘤如果病理诊断良性则选择肿瘤刮除,恶性就要选择残酷的截肢手术。病理医生虽然在显微镜下看病,不直接面对患者,但责任重大,被称为“幕后英雄”。
3、 预测预后
病理特征能揭示疾病的善、恶本质,预判疾病的“未来走势”。
肿瘤病理分级:
病理分级、分期越高,提示恶性程度越高,复发、转移风险越大。
分子病理标志物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若存在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可能对免疫治疗更敏感,也提示预后较好; BRAF V600E 突变在结直肠癌则提示预后不良以及对常规化疗耐药,也会影响免疫治疗。
三、常见的病理检查有哪些?
1、细胞病理学检查
主要通过组织器官表面自然脱落,或者细针穿刺获得的细胞,制成细胞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明确病变性质。
例如:宫颈刷片可以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甲状腺穿刺涂片可以明确肿块良恶性。
宫颈细胞 甲状腺细胞
2、组织学病理检查
主要是手术切取、腔镜下钳取,或者经细针穿刺而获得的病变组织,将其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给予明确的疾病诊断。
例如:切除皮肤表面的痣、胃肠道息肉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检查。
3、 免疫组化检查
主要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对组织和细胞内的特定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检测,从而辅助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
例如:肝癌,并不一定就是肝原发的癌症,也可能是其它器官的癌转移而来,有时长得很像,但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加做免疫组化,明确原发部位。
4、分子病理检查
从基因水平上检测组织和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协助病理诊断和分型、指导靶向治疗、预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筛查遗传性家族病等。
案例: 60岁李阿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3个转移,术后要不要加化疗呢? 通过检测乳腺肿瘤中21基因发现李阿姨RS<26,复发风险低,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化疗。
因为每个肿瘤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同一种癌发生在不同人就有不同特性,因此每个癌症患者复发指数及治疗方式也是不同的,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判断肿瘤特性,预测个体化的肿瘤复发指数以及接受化疗的效益比,避免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四、关于病理检查的常见疑问
1 、出结果为什么需要3-5天?
病理检查流程
组织“肉”要制成3-5微米切片,需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多道工序,甚至需加做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是需要时间的,严谨流程是确保结果准确。
2、手术切完了为何还要做病理?
即便是已切除的肿瘤,仍需病理确认切缘是否干净、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浸润深度等,这对后续是否需加放化疗和判断预后至关重要。
来源: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告诉小伙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病理科普丨活检=“活受罪”?病理检查到底要不要做? https://m.mxgxt.com/news/view/1532789
相关内容
应急消防科普丨博物馆火灾风险检查指引(五)火灾危险源检查检验数据重要还是患者感受重要
【科普】体检报告你会看吗?这些指标异常未必就是病
超声引导粗针切割活检在睾丸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高龄孕妇要做哪些孕期检查
体检心电图可以检查什么
今天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艾滋病前面我
茄科作物病毒检测技术获突破
西安爱尔眼科@你 糖友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眼底检查?
民政部:重点检查慈善组织大病救助、教育医疗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