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诞生了一批刘畊宏女孩,浪3的播放催生了一波王心凌男孩,居家线上学习的同学心里只能默默唱响一曲孤勇者。
5月27日晚,一边是“亚洲天后”孙燕姿陪伴2.4亿人追忆青春,一边是“音乐教父”罗大佑带领超4000万人“重返童年”,收获点赞超8300万,5月似乎成了最适宜怀旧的季节。
“教父”与“天后”的隔空对垒,两场音乐会天量的观看人次数,让在线音乐会的魅力展露无遗。有意思的是,“你在看罗大佑还是孙燕姿”也成为了微博热门话题。尤其孙燕姿线上演唱会开播一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次1.5亿,超过了刘德华的1亿+,而且关闭打赏功能,只为让歌迷沉浸听歌,得到了一众粉丝们的点赞支持。
这两场音乐会我各自看了一部分,平心而论演唱会制作略嫌粗糙,跑调时有发生,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表示“看哭了”。这两场音乐会最大的卖点,除了经典的歌曲和歌手,更重要的恐怕是与青春有关的美丽与哀愁。
中国人的厚道真是刻在骨子里,喜欢的歌手老了,大家不仅不嫌弃,反而下调自己的需求来维护偶像。正如昨夜,我没看到一个人说罗大佑孙燕姿唱得不好听了,他们都说在那歌声里听到了青春的记忆,他们听的不是歌、而是情怀。
而这样的怀旧也自带话题和流量。当年的“甜心公主”如今已年近不惑,但最近的一次亮相,竟然霸榜热搜,也引来了歌迷文化和饭圈文化之争。
怀旧是个复杂的东西。它引领人们在逝去的岁月中穿行,捕捉残存于记忆中生命体验的蛛丝马迹。有快乐,也有忧伤,有欣喜,也有无奈。
这些年来,怀旧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只是中年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年轻时的偶像,很多年轻人也爱唱老歌,多年前的港台歌曲,如今也进入了很多九五后、零零后的歌单。
青春从不缺少捧场,更何况是几代人的青春。当怀旧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文化线索。作为中年人,我在听到周杰伦的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校园时光。但那时的我们并不怀旧,我们爱听新歌,当R&B和中国风的混搭还是被认为是非主流时,我们早已敞开怀抱,当《双节棍》和《霍元甲》的前奏响起,青春的烈焰已经开始舞蹈。
两场音乐会的火爆程度,从观看人数上就可以一窥。其身后资本微信和抖音之争也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微信视频号正在打破抖音和快手双霸主的局面;另一方面,抖音正借势进入音乐、社交等腾讯的优势领地。短视频是过去5年互联网最大的变量,而腾讯和字节跳动借助短视频争夺流量的叙事还将继续。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曾写下这样一句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这句话极其残酷,但却又无比真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