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开演唱会,本是与粉丝互动、传递音乐梦想的好机会,可如今却有些变味,成了部分明星"圈钱"的手段。
但看到欢子开演唱会这个事,我想说的不是他该不该开,而是我们对"过气歌手"的偏见。
欢子,曾经唱过《得到你的人却得不到你的心》、《原谅我一次》等歌曲的他,确实陪伴过不少歌迷。
从2018年开始就逐渐淡出大众视线,2021年后更是没啥代表作,没有获奖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今年3月他宣布复出,7月要开演唱会。
反复强调他"知名度不高"、"粉丝才163人"、"2018年就淡出视线",仿佛这些就是他不配开演唱会的理由。
但换个角度想:一个歌手,哪怕只有一首歌曾经陪伴过别人,他就有资格站在舞台上。
这次他开演唱会前,还特地在社交平台预热:"据说听过我歌的那批人都从斜刘海变成了地中海。"
我觉得这句话挺真诚的。
他没有装作自己还很红,也没有回避时间的流逝,就是很坦然地承认:我老了,听我歌的人也老了,但我们还在。
02
至于门票价格,确实不便宜。
有280元、480元、880元、1280元几个档位,最高票价1280元,堪比刀郎开演唱会的高档票价。
但市场经济不就是这样吗?
你觉得贵可以不买,觉得值得就去支持。
刀郎的演唱会票价也不低,为什么他就可以,欢子就不行?
因为刀郎更红?
那谁来定义"红到什么程度才配卖这个价"?
从宣布复出到开演唱会安排得环环相扣,目的越来越明显。
有观众说花了钱来看,就期待有点新东西,可他除了老调重弹好像也没别的法子,因为筹备新作品时间紧张。
一场演唱会下来,欢子要演唱的歌曲数量就是十几首的样子,翻来覆去唱老歌,一首歌能勾起的回忆有限。
还有"消费质量报"曾发表文章《演唱会岂容沦为"圈钱工具"》,就讲了很多明星开演唱会涉嫌"圈钱"的例子。
例如何秋亊抄袭,招致外界争议,像这类做法真让观众花钱却得不到好体验。
小沈阳够火了,他开演唱会现场音响等装置都能出问题,被观众吐槽得厉害时也只能低头认错。
连顶流明星开演唱会都可能搞砸,更何况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明星。
03
最让我不舒服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审判态度。
"明明粉丝都没几个,就敢把票价卖到上千元"——这个"敢"字用得很有意思,好像开演唱会需要谁的批准似的。
网友们的看法也是不一。
有人觉得欢子的部分歌曲是KTV"神曲",能给自己带来曾经难忘的回忆;但有的网友可不客气了,认为他现在根本没啥知名度,就是纯粹为了"搞钱"。
甚至还有人扒出一张截图,显示一个名叫"欢子FANDY"的账号在炫耀自己在国内的歌迷就有1亿人。
按照这个比例,全国14亿人口,大概每14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他的歌迷。
这个数据真假有待考证,但网络上围绕欢子开演唱会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我倒觉得,一个在音乐路上走了这么多年的人,想要重新站在舞台上,这本身就值得尊重。
也许他确实需要钱,也许他就是想证明自己还能唱,又或者他真的想回馈那些还记得他的人。
这些动机,哪一个不比我们在网上指指点点来得真实?
写在最后
面对这些明星开演唱会"圈钱"的乱象,歌手们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演唱会本来是给歌手和粉丝共赢的平台,不管知名度高低,都得把观众的感受放在首位,好好创作新作品。
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他开不开演唱会,而是我们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刻薄,连一个歌手想要重新开始都要被质疑动机。
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哪怕这个梦想在别人看来已经"过时"了。
无论是专业歌手还是非专业歌手,开演唱会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要顺应民意,多站在歌迷和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只有为他人提供足够多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积累财富和名气。
我们需要的不是对"过气歌手"的偏见和审判,而是对每一个还在坚持音乐梦想的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毕竟,火与不火群众说得算,但追求梦想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拥有。
#欢子 #演唱会 #过气歌手#尊重#梦想#理解#娱乐圈#圈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