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棉花胡同的风轻轻拂过中央戏剧学院的红砖墙,19岁的黄忆慈坐在台阶上,手中捧着剧本,阳光透过她素颜的面庞,在笔记本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她眼角微微带着熬夜排练的疲惫,却比任何精修的照片都更显真实和动人。那时候,那个在《爸爸去哪儿2》里用稚嫩的声音说“我不是小公主,我是大姐姐”的女孩,正以她独特的生命力,在聚光灯下悄然勾画着属于她的成长轨迹。
2014年夏天,年仅8岁的黄多多首次出现在真人秀节目里,穿着粉色凉鞋,替Grace擦去泪水时的温柔语气,和爸爸一起辨认英文菜单时的坚定模样,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议焦点。在那个“富养女儿”的育儿理念盛行的时代,她成了中产家庭教育理想的代表:会弹钢琴、懂英语、情绪稳重、富有同理心。观众把对完美孩童的所有幻想投射到她身上,却忽略了镜头背后的她——当摄像机停下,她也会因为找不到心爱的发带而哭泣,或在爸爸做饭时偷偷吃掉沙拉里的草莓。
随着岁月流逝,这种“完美人设”渐渐裂开。13岁时,她因染红头发引发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成年人对“纯真”的固守和执念;15岁,她走秀时化妆的讨论,也暴露了社会对于少女成长的焦虑与规训。然而,黄多多与她的家人始终以温和的方式解构这些标签。黄磊在采访中曾说:“染发是她自己的决定,就像她选择了哪双鞋。”孙莉也在微博上分享女儿自己DIY的扎染卫衣,用日常的细节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少女形象——她会犯错、会尝试。正是这种去神化的努力,让黄多多从一开始就能与固有的刻板印象抗衡。
在中戏食堂里,黄多多穿着宽大的卫衣排队打饭,额头上汗水打湿了鬓角的碎发,与同学热烈讨论《海鸥》的舞台设计。这些平凡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恰恰展现了她对“星二代”标签的反叛。面对“皮肤不够白”、“眉毛不够精致”的网络评论,她用最自然的状态告诉人们:真正的美,不需要滤镜的修饰。她的素颜,意味着她对美的重新定义,展示了无须外力加持的真实生命力。
这种对真实的坚持,贯穿在她的每一个行动中。18岁时,她执导短片《陪你》,坚持使用素人演员,镜头捕捉到养老院中老人颤抖的双手和布满皱纹的笑容;在翻译绘本《神奇的收费亭》时,她特意保留了自己笔迹的涂改痕迹,认为修改的过程正是思考的痕迹。在中戏导演系的课堂上,她拒绝享用“星二代”特权,和同学们一样在零下十度的操场上练习台词,甚至羽绒服被裹成了“粽子”样,反而她自己调侃道:“这才是导演的正确打开方式。”
黄磊的书房,孙莉的排练厅,这些都是黄多多成长的精神家园。父亲那本老旧的《莎士比亚全集》,母亲排练厅镜子上的芭蕾舞鞋印,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她对艺术的理解。但真正让她与其他星二代不同的,是父母给予她的“去光环化”教育。黄磊会让她在厨房剁饺子馅,孙莉则让她亲自去市场买演出用的头纱,甚至在《爸爸去哪儿》录制期间,她依然按时完成学校的手工作业。这种去魅的教育方式,让黄多多明白,艺术不仅仅是悬空的幻想,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
16岁参演《水中之书》时,她看到赖声川导演反复推敲一个动作,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敬畏;在为自己的短片筹备时,她为了节省预算在剧组吃了三个月的泡面,只为多拍一个镜头。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这种“笨拙”的坚守显得尤为宝贵。当其他星二代忙着参加时尚活动、经营网红形象时,黄多多选择了另一条更为艰辛的路:在中戏的黑匣子剧场排练先锋话剧,查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原著,甚至为了体验生活,在便利店做了半个月的夜班收银员。
社交媒体上的黄多多,像一本随时翻开的日记。13岁时,她记录了第一次烘焙失败的蛋糕;17岁时,她分享了自己在云南支教时,孩子们画的明信片;19岁时,她上传了自己设计的环保布袋草图。这些生活的碎片拼凑出一个拒绝标签化的黄多多——她会因为数学考砸在朋友圈里求安慰,也会在暴雨天与同学挤公交时大笑,还会在话剧首演后因成功而在后台偷偷流泪。她适度开放的私人领域让公众看到了一个不为光环遮掩、真实又脆弱的她。
在公众还在讨论“星二代是否应该过早曝光”时,黄多多以实际行动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她没有被聚光灯灼伤,反而把它转化成了成长的动力。在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益活动时,她认真记录每个受助儿童的故事;在担任《时尚芭莎》环保项目大使时,她坚持使用回收材料制作造型,甚至亲手拆解旧衣服设计舞台服装。这些行动不仅仅是人设的“营业”,而是她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回望19岁,黄多多的成长史何尝不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启示?她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不是抵抗外界的目光,而是找到内心的支撑;不是逃离家庭的光环,而是在其中开辟属于自己的星辰。当我们谈论这个素颜出现在校园里的女孩时,早已超越了“星二代”的身份标签——她是流量时代坚守真实的践行者,是艺术道路上笨拙前行的追光者,也是以每个平凡日常书写生命诗篇的普通人。
暮色中的中戏操场,黄多多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排练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远处王府井的喧嚣丝毫没有打扰这个专注的小世界。19岁的她,或许还会迎来新的争议和误解,但这些在镜头前和生活中积累的“褶皱”,终将成为她独一无二的成长印记。正如她在短片中写下的台词:“成长不是蜕去一层皮,而是让每一道伤疤都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在这个每个人都急于给他人下定义的时代,黄多多用自己的节奏证明:最好的成长,是允许自己在时光的褶皱中,慢慢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