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宣 体


演员赵丽颖、冯绍峰近日在微博发布“官宣”二字,并配以结婚证的照片,突然宣布婚讯,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比“热搜”强度更大的“爆搜”,微博平台甚至一度因流量过大而瘫痪。
这几天,“官宣”以星火燎原之势出现在了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吃瓜群众”效仿所谓的“官宣体”,有的晒出学生证、毕业证,有的晒工作证、复习参考书,各大公号也纷纷推出 “官宣” 系列标题……
整个互联网因为赵丽颖、冯绍峰的婚讯陷入了集体狂欢。




不过除此之外,很多人也注意到,同一天恰好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纪念日。《人民日报》当天在微信发文:《这才叫:官宣》,引发许多网友转发、点赞,在全民娱乐狂欢之中发出了冷静的声音。

近几年,每每有人气明星爆出结婚、分手、出轨等八卦,总能引发关注热潮,以及跟风转发、蹭热度等现象,“周一见”、“我们体” 等相继成为网络社交的流行用语。虽说老百姓出于好奇偶尔关注明星八卦无可厚非,但明星八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度之强、讨论范围之广,常常盖过了其他领域,几乎成为一枝独秀的公共话题。这样的舆论现象和社会风向,不能不让人警惕。

* 明星八卦拥有过高的传播度,无疑会侵占公共媒体资源,淹没其他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信息。全民八卦的社会风气也会因 “从众效应” 而越来越盛,转发、讨论得越热闹,就会吸引越多 “围观群众”,让八卦内容变成社交谈资和舆论焦点,不知不觉中捕获大众的注意力。
* 明星八卦的广泛传播,源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互联网传播环境,而大众追逐跟风的背后,是公共舆论场 “共同语言” 的严重缺失,只能通过娱乐八卦来引发全民互动。

清理杂草的最好方式,是种植庄稼。
社会需要更多有意义的公共议题,也需要制造更多有价值的集体记忆;媒体应积极设置话题、引导舆论正能量;文艺工作者也应向社会提供更多有思想、有内容、制作精良、引人入胜的作品,引发大众的共鸣与互动。
当舆论有了更多有价值的关注对象,大众的兴趣点转移到了更有有价值的话题之上,或许社会和大众对明星八卦的追逐才能真正降温。
撰稿:艺馨
编辑:张菊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