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短视频受追捧,但变现之路道阻且长

发布时间:2025-05-25 01:29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夜深人静的时候,刷刷各种美食类短视频总能让人感觉身心愉悦。看人做菜快乐,看人吃饭更是一种享受。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短视频相关创业领域的融资规模达到53.7亿元,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接近一人是短视频用户。一时间,短视频从蓝海迅速沦为“腥风血海”。据腾讯平台发布的《美食视频自媒体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腾讯平台美食类视频月均播放增速21.3%,总增速高达468.0%,美食类短视频作为其中一个“诱人”细分领域,更是独领风骚发展得火热。

为何受追捧?

社会压力巨大的前提下催生出越来越多想借美食来安慰自己的吃货,美食其强大的社交属性就发挥着“催眠”的作用,让美食短视频聚拢着一批又一批观众的心。

美食短视频让人垂涎三尺

社交网络的分享这一特性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年轻人口进入城市独立生活,“自炊族”和“独食族”的数量不断增加

美食短视频以轻松的节奏或者感人的故事形态呈现,让观众获得满足感

“现在的年轻人和他们的上一代一样喜欢美食,但他们不喜欢看老人家在电视上做菜的节目,而是希望有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从他们喜爱的角度分享美食。”Tastmade创始人Joe Perez曾经说过。Tastmade也是YouTube上一个垂直于某类用户的视频网络,只不过专注的是美食制作领域,聚拢了大量的美食制作达人,圈的是热爱美食的用户。其创始团队来自传统媒体Demand Media,最初该网络在YouTube用12个月的时间最做到了美食类网络的第一名。Tastemade 也曾经获得由高盛领投的4000万美元D轮融资。

美食不分国界,国外追捧,国内亦风靡。随着短视频产业的井喷式发展以及用户量的增多,细分领域下美食短视频也逐渐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各色代表。

1

故事为王

《一人食》、《日食记》、《饭米了没》、《味蕾时光》、《二更·一味》

此类视频更侧重于故事性的叙述,辅以美食,向人们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

教学为王

以《日日煮》、《一条·达人厨房》为代表的美食短视频,荟萃各路美食家,手把手传授私房菜秘诀。其中日日煮在2016年2月获得3500 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系的合一资本。时隔半年,日日煮又获得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7年7月,日日煮获得由K11创始人郑志刚和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投资的1亿人民币B轮融资。

3

大咖/明星为王

《鹦鹉厨房》、《锋味厨房》

此类视频着重于明星效应,以明星的私房菜为主。比如《锋味厨房》就是以谢霆锋为中心,拍摄其自主研发的美味料理,而《鹦鹉厨房》每集都会介绍一款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与烹饪方法,从菜品发源地邀请当地专业名厨或美食家以及娱乐圈明星亲临现场操作,制作独具地方和个人特色的地道菜品。

4

创意美食短视频

《办公室小野》、《野食小哥》

此类视频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办公室小野》和《野食小哥》了。打破了传统的美食视频做法,可以说是美食短视频中的一股清流。 “饮水机煮火锅”、 “针织方便面”、“电熨斗烫肥牛”……脑洞大开的创意视频像烟花一样,让观众目不暇接。通过场景化实现了和其它美食类短视频的差异化让“办公室小野”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B站上火起来的野食小哥。为了吃一只鸡或一袋泡面跑到山林小溪中这种对美食的执着追求,很快受到了大量粉丝追捧,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和恰到好处的剪辑水平带给观众的是另一种耳目一新。

痛点与投资机会并存

这边厢是短视频盛行,大量年轻用户对美食短视频的青睐有加,另一边厢则是变现难、如何持续优质内容输出的问题。纽曼资本合伙人吴涛认为,“第一,短视频项目变现手段有限,目前只是品牌广告和观众打赏,本质上都属于影响力价值变现。第二,节目本身可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有限,要求视频创作者舍弃行业固定思维模式,转向更具创意、专业化程度更高、更精准目标用户的内容生产。第三,美食短视频的内容知识性高而娱乐不足,用户观看体验不足。“美食”与“厨房”不是划等号,美食短视频应该要有更高的文化、精神层面内容。”

“整体而言,美食短视频的变现之路,路长而且障碍很多。内容型社交产品在商业化运作的路径上,不能伤害到用户利益;同时,推进商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对用户体验的增值行为,不是要豪取用户的价值!这一点创业者要有深刻的认识。”吴涛说。

吴涛认为当美食视频内容平台和传统食材生产供应链融合在一起,自营品牌,用内容延伸商品,导购引流到其他合作电商平台等等,会是未来投资增长的机会点。

盛世方舟投资经理王丹表示,美食是很容易起量的品类,非常贴近生活,人本能地对好看诱人的食物有追求,色香味俱全中的“色”就是一种视觉冲击力。从最早一批入场的日食记、日日煮,到一些大厨KOL教做饭的短视频,再到吃货直播和大胃王米子君,围绕着美食生产的内容基本上是菜谱、欣赏性强的教学、吃货的表演,到今天内容有些同质化。难题主要还是变现和赚钱,其实现在头部圈的流量接近天花板了,如何做一个赚钱的能造血的公司是很重要的问题。广告和电商是流量变现的两种方式,参考短视频领域的头部项目,一条与二更。还有一条出路是转做长视频,美食相关的影视、综艺,都有现成的案例作品,长视频可以沉淀IP,但短视频不能。

“资本的小心翼翼主要还是考虑盈利模式和退出途径。IPO需要有财务指标的支撑,并购需要合理的估值,而很多项目在成长期估值已经偏高。还有一种转卖老股退出的方式,适合天使基金。现在整个二级市场往前传输的导向就是财务指标比较重要,流量是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步,没有变现和赚钱能力,空有流量已经很难完成第二步。”王丹进一步解释说。

对于此类领域的投资机会,王丹认为,单品类的垂直领域,需要细分市场辐射的受众群体特别广,比如搞笑类。个别品类群众基础窄,可以考虑跨品类、多品类的内容。就好像英语可以支撑巨大的市场,但单个小语种就有明显的天花板。短视频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传统4A公司不错的并购选择。具体要看投资的目的和诉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美食短视频受追捧,但变现之路道阻且长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99587

相关内容

美食短视频最受欢迎的五种类型,都在这里了!
新片场短视频的MCN之路
翁虹16岁美少女女儿刘莳:烹饪KOL之路遭遇质疑,明星之路是否受阻?
美食短视频出海,滇西小哥从红人走向IP
短视频平台美女图文视频内容创作与变现策略研究
大举进军短视频?且慢!
明星纷纷涌入短视频探店赛道,让烟火美食店 “出圈”
2020健康饮食趋势盘点:健康零食受追捧 地中海饮食再夺冠
“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何与:演员之路,道阻且长
翻唱短视频走红,练好“内功”才是长久之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