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源吸烟”的这篇文章姗姗来迟,丫丫姐希望通过几天的观(chi)察(gua),研究研究王源能否从“吸烟”的崩塌人设中洗白~
5月20日,王源被爆与《哈哈农夫》成员在北京某餐厅聚餐时抽烟,随即“王源抽烟”迅速登上热搜榜单第一。
(此处没有照片,因为作为王源的墙头,就不让大家回忆他娴熟的抽烟手法了)
5月21日,王源亲自发微博道歉,称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今后会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5月22日,王源主动与北京卫监部门联系接受调查,待接到相关处罚决定后,将按照《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接受相应处罚。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员翁欣认为,危机公关的最有效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王源及其工作室的迅速回应符合了危机公关中的“24小时”原则,但是,通过危机公关,王源真的能洗白么?
曾经,陈赫通过树立“好父亲”的形象以及凭借其出众的综艺感成功洗白,但是这样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范冰冰“九亿”事件后“亲自”赴藏做公益,因高原反应打吊瓶输液不但没有赢得网友同情,反而获网友群嘲;论文答辩季,“不知知网”翟天临时不时被拉出来问候一遍;张丹峰与洪欣机场牵手“秀”恩爱,却永远摆脱不了“渣男”帽子。
明星人设崩塌的案例一个接一个,面对这样的危机事件,明星团队是怎样进行危机处理,将利益损害最小化的?
消费社会中明星危机频发
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大众消费已超越温饱水平之上,是一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消费在这种社会中极度扩张,具有把一切事物都加以消费的倾向。当今社会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铁打的舞台,流水的明星”,在“小鲜肉”迅速更迭的消费时代,要始终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才能始终维持自身的流量价值。
为避免赴美留学期间有关“王源”的议题被遮盖,自去年王源被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之后,王源就不断参加各种节目,像《哈哈农夫》《我是唱作人》等。话题#王源 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王源皮肤#、#王源《姑娘》中爆女友标准#等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但是关于“王源”的议题流量巅峰是与“王源吸烟”相关的形象危机事件。
在微信指数(根据搜狗百科,“微信指数”是指微信官方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据分析的移动端指数)上搜索王源,近三个月来,共出现两次明显激增。第一次是4月23日,王源在唱“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时崩溃大哭,另外,就是王源吸烟事件爆发前后了。整体来看,“人设”崩塌的形象危机事件热搜量是其他议题都无法与其争锋的。
其实,在这里起作用的是“负面偏好”这一现象。也就是说,公众往往会更多地注意负面的信息和事物,并且强化这种体验。消费社会中,相较于“正能量偶像”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正能量偶像”公众场合吸烟更容易获取公众注意力,诸如此类的形象危机事件爆发的只会更快,影响更广泛。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春河认为,纸媒时代的危机公关具有“有充足的时间走流程、处理危机”“容易找到适当的公关公司或中间人摆平问题”“危机的利益相关者较少,集中、提前做好几家大媒体的公关工作即可”等特点。而在快速消费时代,危机的引爆点更多来自“个人情绪”,而粉丝经济是“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明星危机事件的爆发在于引爆了粉丝情绪,粉丝分散、媒介分散、媒介的利益点分散,因而明星的形象危机事先预防越来越难,消除影响也越来越难。
以王源为例的明星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在危机发生后运用公共关系技巧,尽力挽回形象、处理危机、消除影响的过程。
明星危机公关就是“明星为了减轻和消除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实施一系列应对策略及解决措施的自救行动”。
根据芬克的危机管理理论,明星的危机公关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潜伏期、危机萌芽期、危机爆发期以及危机降温期。在微信上搜索“王源”微信指数,近七日的微信指数图如下,正好符合了危机事件的四个阶段。
危机潜伏期
5月20日之前属于危机潜伏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加强对信息传播的预警,一定发布真实信息,避免危机出现。根据社会学家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的“拟剧理论”,王源在“前台”树立的“正能量偶像”的人设应尽量与“后台”真实的王源相符合,否则,在出现与人设不符的任何蛛丝马迹之时,粉丝会迅速集结点爆议题。这也是“王源吸烟”危机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危机萌芽期
5月21日早10时20分,@搜狐娱乐发布独家新闻#贾乃亮520饭局超欢乐,王源抽烟杨超越一直吃#,此时,危机刚刚进入传播环节,根据“首因效应”和“先入效应”,最先出现的信息会影响公众对随后信息的选择和解释。所以要积极回应,主动提供完整信息,掌握话语权,避免舆论持续发酵,愈演愈烈。王源本人在爆料后的四个多小时作出回应:要以此为鉴,成为更好的大人。另外这里小声bb一下:在吸烟事件中,仍然支持王源的粉丝秉持的理论就是成年人吸烟怎么了,所以王源在这里说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也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粉丝关于成年人吸烟无所谓的态度。
危机爆发期
5月21-22日属于危机爆发期,事件快速传播,舆论迅速发酵。#脱粉#、#易烊千玺禁烟大使#、#北京控烟协会回应王源抽烟#、#王源曾希望父亲戒烟#等相关话题此起彼伏,各类自媒体文章层出不穷。这个阶段,需要做的就是真诚应对,承担责任,适当地赢得大众好感。当日,王源主动与北京卫监部门联系接受调查,待接到相关处罚决定后,将按照《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接受相应处罚。同时,出现了#王源为欧阳娜娜写歌#、#王源皮肤#等与吸烟无关的话题开始引流,淡化“吸烟”议题,或者是“王源海外后援会十七岁生日公益应援”等过去时话题出现,希望能够唤起公众关于王源正面形象的记忆,转移议题以及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消除影响。
危机降温期
5月23日及其之后属于危机降温期,舆论能量降低,大众关注度迅速下降。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议题更新速度快,23日起,有关“王源吸烟”的热搜基本消失,自媒体文章也迅速减少。
小结:王源吸烟危机事件从潜伏期到降温期,所呈现出的特点有:首先,事件突发性。事件传播时间、范围、程度等难以控制,加上社交媒体、自媒体的裂变式传播,议题迅速在全网引爆。其次,舆论聚焦,前台”树立的“正能量偶像”的人设崩塌,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议题,易引起受众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最后,后果严重。BBC报道王源吸烟,称伯克利音乐学院禁止21以下青少年吸烟,随即引发了大众关于“是否影响王源伯克利音乐学院入学”以及“王源的正能量人设是否能够回到之前”的猜想。当然,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说,王源的公关团队在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可圈可点,也将“王源吸烟”的形象危机事件损害降到了最低。那么,之后王源团队的复出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是直接赴美留学?还是做公益博取关注?亦或是携作品强势回归?
大家不妨来猜想一下!丫丫姐是个玻(yi)璃(shou)心(shang),轻喷,请大家理智讨论。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张墙.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雷洋.自媒体时代明星网络危机公关策略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 9-12
[4]蒋明睿.粉丝经济视角下的明星危机公关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8(4):182-183
[5]理查德•布茨.美国受众成长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