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或受益严打“偷票房”

发布时间:2025-05-23 20:00

影视公司或受益严打“偷票房”

作者:姚轩杰

2014-01-27 07:22来源:中证网

分享到: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此举被视作打击偷漏瞒报票房现象的重拳。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票房迭创新高。然而,红火的背后却有一只偷漏瞒报票房的黑手。据业内人士透露,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比市场真实数据“缩水”达10%左右,约为24亿元。

  总局出台新规重点整治“偷票房”行为,或进一步提高影视制作、发行公司的票房收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龙头有望受益。

  电影票房缩水10%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速,影院偷漏瞒报票房行为对产业和市场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票房不仅是影院、院线与片方、发行方分账的依据,也是影院上缴国家5%电影专项资金和3.3%营业税的依据。在“缩水”的票房面前,不仅电影专项资金和国家财税收入打了折扣,片方、发行方的经济利益也会受损。

  在每年票房产出最大的贺岁档、春节档等重要档期,一些影院为了减少电影专项管理资金和营业税的上缴额度、缩小与片方分账的票房基数,采取了销售手工票或与影片不对应的电影票等手段,还有一些影院甚至安装了多套计算机售票系统,将偷漏瞒报行为从人工化“升级”到系统化。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69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现象的普遍存在,每年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的全国电影票房比市场真实数据“缩水”达10%左右。这意味着,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应为241.88亿元左右。

  对于影院的偷漏瞒报,片方与发行方深受其害。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中影集团等规模较大的片方和发行方每到影片上映的时候都会组织自己的市场监察队伍,安排人员蹲点监督影院售票。

  据了解,目前中影集团在全国的监票人员多达1000人左右,片方付给监票人员的费用大约在每人每天80至100元,华谊兄弟每年为监票投入的资金高达上千万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网址:影视公司或受益严打“偷票房”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81945

相关内容

救火王健林的影视公司,票房不太妙
刘亦菲电影七连扑被指票房毒药 票房失利出品公司IPO受影响
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549亿!这些上市公司获益
影视娱乐公司IPO激战正酣 拼的不仅仅是票房
明星偷漏税四大法宝,解密影视公司和明星之间对赌实情!
影视股的黑天鹅:上市公司捆绑明星模式或将难以为继
火爆!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549亿!这些上市公司获益
16位明星手握146家公司 影视类占超5成
电影票房(关于电影票房简述)
税务部门将严厉打击帮明星偷逃税款的“黑中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