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刘德华到底是几流歌手
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刘德华到底是几流歌手。
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后天励志型的代表,他的先天声音条件并不好,却依靠自己的勤奋,活成了华语乐坛的招牌歌手。
讨厌他的人说,他唱什么歌都是一个调调,能红主要靠外形条件加分,只能唱“口水歌”,考研唱功的歌还得看张学友。
在华语乐坛,歌手基本上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实力派,一种是偶像派。
实力派,比如罗文、林子祥、谭咏麟,比如费玉清、齐秦、童安格,比如内地歌坛那一众“国家队”歌手。
偶像派,比如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比如小虎队、林志颖、任贤齐,比如内地乐坛现在的一众“流量歌手”。
还有一种歌手,他们叫实力派+偶像派歌手,比如张国荣、陈百强、王杰、张雨生等。
存在即合理,不管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只要他有出圈的作品,他就能在华语乐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能说偶像派不好,也不能说实力派高人一等。
像邓丽君、陈淑桦、陈慧娴那样“老天爷赏饭吃”的嗓子毕竟是少数。
就跟唱功一样,很多人把飙高音当作衡量唱功好坏的唯一标准,照此标准,苏芮、甄妮的唱功一定是最好的,邓丽君、徐小凤就比不上她们;林子祥、张雨生、赵传唱功就是最好的,谭咏麟、齐秦、周华健就比不上他们。
笔者认为,嗓子有大、中、小号,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音区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好唱功。
所以,笔者认为刘德华能在乐坛从上世纪90年代初红到现在,他就是第一流的歌手。
第一、从唱片销量、演唱会数量、经典作品数量上对比,刘德华都处于华语歌手中的头部位置。
刘德华曾师从声乐大师戴思聪,戴思聪这样评价自己的门徒:你不会成为第一名,但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好歌手。
事实也是如此,在港乐的销量数据上,刘德华最卖座的一张唱片是1992年的《真我的风采》,销量八白金,而同年张学友专辑《真情流露》,销量是九白金,而谭咏麟80年代有多张唱片销量都达到了八白金,刘德华也是在2000年后港乐没落后拿到了两次IFPI销量冠军,即使在港乐的“繁花”时代刘德华都没有一次第一名,但他的专辑销量基本上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在前几名。
而在台湾市场,张学友有三张实体销量过百万的国语专辑,刘德华最高销量专辑也是超过85万张的《忘情水》,但统计90年代台湾市场实体唱片销量,刘德华也只是落后于张学友,但高于“天王杀手”周华健和“情歌王子”张信哲。
再说演唱会,论演唱会举办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刘德华落后张学友太多;在香港范围内,除了张学友,刘德华还落后于谭咏麟、徐小凤,甚至低于郭富城。这与刘德华全面发展有太大关系,他又是唱歌又是拍电影还要做公益,当然比不上主要把精力放在音乐上的谭咏麟与张学友。但两次创纪录的上海演唱会与重庆奥体演唱会足以说明,刘德华在演唱会上的统治力,也是处于头部位置。
来说经典作品数量,从港乐经典上来说,刘德华在数量和质量可能不如谭咏麟与张学友,但也仅此二人而已;至于国语歌市场,从1993年开始“重国轻粤”的刘德华也收到了好的回报,因为《忘情水》,他成为港台歌手中在内地市场最红的天王,他十几年下来贡献出来的经典国语歌数量,可以说几乎是罕逢敌手,接近他的或许只有张学友和周华健了。
第二、从事业线上来说,刘德华也是第一流的歌手。
歌手是时代的产物,但也有超越时代的歌手,比如“华人世界永远的天后”邓丽君,比如从上世纪70年代到新千年一直求新求变的“新音乐女王”黄莺莺,比如从国语小调、校园民歌、都会情歌时代一直活跃并第一个尝试R&B题材的女歌手陈淑桦。
实际上,刘德华也是一位一直没落后于时代的潮流男歌手。他在乐坛的起步不算成功,从1985年开始,直到1990年才算彻底大红大紫,在港乐成为四大天王的同时,他凭借超前的预判将主要精力放在国语歌上,成为当时华语乐坛最大市场——台湾连续十年“十大偶像”的第一名。
在世纪之交,还未踢出名堂的周杰伦曾写歌给刘德华却遭到了天王的嫌弃,因为《眼泪知道》这样的歌名、歌词和旋律对于当时的刘德华来说其实有些“莫名其妙”。
后来,在周杰伦时代来临后,刘德华也主动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他开始接受R&B,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中国风歌曲。
从90年代初到现在,刘德华自歌坛走红后就一直红到了现在,在“超长待机”上,也是歌手中名列前茅的存在。
第三、从抗压能力上来说,刘德华更是华语歌手中的典范。
我们见过了太多昙花一现的歌手,他们曾名噪一时却又无端“消失”在歌坛,等到再复出时,已成了歌迷眼中的“过气歌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刘德华从他立志进军歌坛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收到了太多的非议与打击。
刘德华在音乐上的第一恩师,是“歌隐”林子祥,当年二人一起拍摄电影《投奔怒海》时,刘德华曾请教过这位歌坛前辈,虽然林子祥觉得他要成为歌手要走的路还很长,也间接地规劝他不要做歌手,但苦于刘德华的坚持,林子祥教会了他一些基本的发音与技巧。
1985年,处于“雪藏”期的刘德华在华星唱片发行他的个人首专《只知道此刻爱你》,因为高层的打压和自己的稚嫩,该专辑销量不到两千张,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他硬是勇敢往前冲,直到五年后在天王真空期脱颖而出。
作为歌坛前辈和好友,谭咏麟曾多次劝告刘德华放弃做音乐,他说:华仔,你有那么好的影视资源,就好好拍你的电影,唱歌真的不适合你。
然而对于这位歌坛至尊的不看好和善意指点,刘德华并没有动摇,他依旧头铁。
1990年,刘德华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如果你是我的传说》,赢得了好评,但还是被歌坛教父黄霑嫌弃,在写了《情是那么笨》之后,霑叔毫不客气地说:没见过写歌写得那么笨的人。
好在,刘德华坚持了下来,他每写一首歌都会拿去给霑叔看,终于在《冰雨》这首歌上得到了他的赞赏。
刘德华曾在1993年邀请一位娱乐圈老板来看自己的演唱会,这位老板看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来了,可是刘德华每次开演唱会,总会在VIP位置给这位老板留一个位置,直到90年代底,刘德华在自己的一次演唱会上看到了这位老板,老板也留到了演唱会最后,还对他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你的演唱会我终于看进去了。从此,这位老板和他的家人成了每一次刘德华演唱会上从不缺席的忠实观众。
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但刘德华都能坚持做自己,坚持做更好的自己,也终于赢得了认同和支持。
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刘德华的成功,在于他能虚心接受每一条合理建议并改进提高,他听了杜自持的建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刘氏情歌”,他听了胡伟立的建议将《一起走过的日子》唱成了最火的粤语歌之一,他接受了陈耀川、李安修、高枫等人的建议成了国语歌市场最红的宠儿。
刘德华的成功,在于他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歌手们普遍还没有版权意识的时候,他就与唱片公司达成了协议,他拥有自己基本上所有歌的版权,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排自己的演唱会曲目而不需要找唱片公司“借歌”;他创造性地在演唱会上把三面台改成四面台,结果其他歌手纷纷效仿。
不怕别人成功,怕的是别人成功之后比你还要努力。
刘德华就是这样的一位完美偶像和一名用33年来证明之际依旧很“夯”的偶像派歌手,偶像做久了,自然也就成了实力派歌手。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就是作为歌手的刘德华最终说服一名路人粉的过程。
关于笔者的认知,你是如何评价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网址:实话实说,刘德华到底是几流歌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65487
相关内容
实话实说,刘德华究竟是几流歌手?刘德华唱功到底怎么样?来说说看
刘德华唱功到底怎么样?
华语歌坛,有资格当评委的5大歌手,刘德华上榜,他名副其实
同样是天王级人物,刘德华和梁朝伟的演技差在哪?刘德华说出实话
刘德华的实力有多强?《流浪地球2》只是开胃菜,还有好几部电影
电影部部经典,唱片张张卖爆,刘德华到底是影帝,还是歌王?
刘德华写过歌,每一首都红遍歌坛,流行几十年
刘德华:我是个“笨小孩”,这首歌才是他真实的人生自传
华语乐坛成就最高男歌手,刘德华垫底,周杰伦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