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电商直播热潮中,明星、网红直播间卖白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可他们吆喝售卖的那些酒水,到底值不值得咱们掏钱买单呢?这实在是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
平日里随便点开几个热门直播间,你大概率会瞧见醒目位置摆着茅台、五粮液、剑南春、郎酒这类白酒界的 “顶流”,还打着极具诱惑的 “1499 购茅台” 之类的标语。这般操作,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生意经呢?咱们不妨来一探究竟。
不得不说,多数涉足白酒带货的明星、网红,其实对酒文化一知半解,酒行业的门道、水有多深,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那有人就纳闷了,这么贸然卖酒,难道不怕砸了自己辛苦积攒的好名声吗?实则不然,在流量变现的赛道上,于他们而言,多一个粉丝固然欣喜,少一个却也无伤大雅。趁着当下尚有热度、有名气,抓紧把流量变现才是当务之急;往后人气一旦下滑,愿意为其买单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相较之下,个别消费者给出的差评、负面评价,简直如沧海一粟,根本不足以让他们瞻前顾后。
再来说说直播间里那 “1499 元茅台” 的噱头,说到底,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招数。商家和带货主播打出知名酒品的名号,纯粹是为了吸引流量、拉高人气;等直播间热度起来、观众人数蹭蹭往上涨的时候,画风一转,开始大力推销起酒厂的开发产品。要知道,这些所谓开发产品,说白了就是贴牌货,和正儿八经的酒厂嫡系主打产品有着天壤之别。可他们在售卖时,还会巧舌如簧,反复强调自家产品与大厂嫡系同宗同源,品质不相上下。
稍微了解白酒行业的人都清楚,酒厂嫡系产品价格相对透明,利润空间被牢牢锁定,要是直接卖这些产品,商家大概率是赔本赚吆喝,主播从中能拿到的分成更是少得可怜。反观开发贴牌产品,定价权全掌握在商家手里,扫码价标的高到吓人,至于酒质究竟如何,恐怕只有亲口尝过的消费者才有发言权。
很显然,只有这类高利润的贴牌产品,才能撑起明星、网红与商家三方丰厚的利润分成;商家兜里有钱了,才舍得花大价钱请明星、网红站台吆喝,各方皆大欢喜,互利共赢。不然,没了诱人的利润,这些平日里光彩照人的明星、网红,又怎会轻易跨界,摇身一变成带货博主,甚至不惜冒着损毁名声的风险,一头扎进酒品带货的 “深水区” 呢?
要是你仔细观察网红带货白酒的直播间,就会发现里头的利润堪称惊人。通常来讲,利润率至少是两倍起步,这里说的还是最终成交价。他们的带货套路堪称一场精心编排的 “大戏”:主播先是亮出一款原价标的虚高的酒,大声吆喝 “这酒原价 5999 元,但是今天,不要 5999,也不要 4999,更不要 3999,只要 999”,紧接着大手一挥,再送你一瓶、两瓶、三瓶、四瓶,还扯着嗓子问观众 “大家说大哥给不给力”,底下雇来的群演立马齐声高呼 “大哥真给力”;随后故作姿态,限量上架 100 单,直播间的群演账号纷纷刷屏 “大哥真给力,已下单”。刚一抢完,马上又有群演佯装懊恼地喊 “大哥,我来晚了,没抢到”,主播顺势再上架一轮,换个产品接着玩限量抢购的戏码。
在这般热烈的氛围烘托下,观众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偏了节奏,心想着下单试试也无妨,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主播挥舞的 “镰刀” 狠狠收割了一把。
明星、网红带货白酒时,偏爱挑大厂的产品,专售大厂贴牌货。
究其缘由,无非是知名品牌嫡系产品价格太过透明,从中赚取的利润,压根儿撑不起高昂的明星、网红代言费、团队人员工资,以及平台抽成等各项成本开销。要想实现丰厚利润,只有开发贴牌产品才能实现。这类产品不受酒厂控价束缚,定价随心所欲,利润高得超乎想象,性价比往往差强人意。
再者说,贴上大厂的标签,就等于有了酒厂背书,再加上明星、网红自带的光环与影响力,不用费劲巴拉地讲解太多专业酒知识,仅凭几句吆喝、几个互动,就能轻轻松松把货卖出去,快速收割一波又一波韭菜。
所以,各位朋友要是在明星带货直播间瞅见白酒,可得多留个心眼。但凡不是酒厂嫡系产品,下手之前务必慎重,千万别被热闹的直播氛围、夸张的促销话术给轻易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