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们的好演技,都留在啵啵间了?
明星直播带货,到底有多坑?
日前,某演员参与直播带货活动。洽谈业务时,该演员自称“一年直播卖出数千万元”,商家听罢心动,心甘情愿为他付了3万多块钱的坑位费。
但整场直播活动下来,该演员的表现却相当令人失望。产品包装明明说的是冰鲜,直播拿来展现时却是冷冻的;既不试吃也不试用,空口白牙地照本宣科产品的效果。
结果就是,整场直播带货结束后,该明星只卖出了一包木耳,销售额不过60多块钱。高额的坑位费和可怜的销售额对比,让商家觉得很气愤,就直接联系该明星要求退款,不承想却被他给拉黑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商家不幸遭遇的个案。此前某著名导演带货,收取8万块坑位费,结果就卖出去6瓶产品;还有某歌手收取众商家巨额坑位费,带货120万,最后遭大面积退货,实际成交额只有4万左右。
粗浅来看,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明星空有带货的本钱,实际上毫无带货的能力。
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明星的带货能力,需要关注的还有当下的经济压力,以及人们的消费意愿——这些现实层面的困境,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三年乱象 三年大限
POST WAVE FILM
2019年,李湘以“私人好物首次公开”为主题,并把自己的微博名从“主持人李湘”改为“主播李湘”,开启了明星直播带货首秀,成为娱乐圈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半年时间里,李湘做了30多场直播,成功吸引到百万粉丝,彼时的卖货单月成交额已经突破1000万元,李湘成了明星主播里的佼佼者。
在这之后,娱乐圈有太多明星插足进来,想在直播带货这个赛道里分一杯羹。
他们最初是以嘉宾的形式出现在直播间,跟网红合作直播带货。比如朱一龙、罗云熙等明星都曾跟李佳琦一起直播卖货;叶璇、刘维曾光临主播茉莉的直播间;林更新与主播张大奕合作卖货等等。
尝到甜头后,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尝试独立直播带货,比如谢霆锋、景甜、王祖蓝、柳岩、李响、汪涵等明星艺人,纷纷变身主播,以直播的形式带货,都取得了不错的交易额。
走得更极端的明星有两个,一个是陈赫,另一个是刘涛。
陈赫在2020年5月16日,陈赫成立“有东西直播间”,跟主持人朱桢同台带货,邀请各类明星嘉宾上场助阵,宣布长期入驻抖音平台带货直播间,带货产品集中在零食、电器、日用品等领域。
凭借个人影响力及多年积累的控场经验,第一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为5097.4万,销售额高达8122.9万元,共计产生了46.3万单。
刘涛则以网传年薪百万的签约价格,扮演“刘一刀”的新人设,成了聚划算的优选官。据相关媒体报道,刘涛的直播带货首秀,总交易额突破了1.48亿人民币。
一时间,几乎半个娱乐圈的明星和艺人,都投身到直播带货的赛道上来,以至于产生了国产影视剧从2020年至今不断拉胯,但直播带货却风生水起的诡异局面。
据相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至今,至少有超过500位明星艺人,都曾在各种形式的直播渠道里,参与过带货行为。
其浪潮之凶猛,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这是明星们事业的第二春,更有不少在演艺生涯上难有突破的明星,把直播带货视为拯救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个浪潮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已经显出大溃败的迹象来。
最早是在2022年7月,刘涛发布公告说,出于个人发展的考量,她将无限期暂停直播带货的工作。紧随其后,陈赫也删除了他的直播间专栏,并退出带货行业。加入退潮行列的还有王宝强、章子怡、焦恩俊、汪峰和宁财神等明星艺人。
今年8月的时候,曾经的直播带货一姐李湘,在微博发文声称“我已经退休了”,直言不会再参与直播带货,让这场由她掀起的明星直播带货热潮,也由她划上了一个小范围的休止符。
为什么不务正业
POST WAVE FILM
明星艺人不专注演绎事业,跑去跟网红抢地盘搞直播带货,直白说就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最粗浅的原因当然是三个字:有钱赚!
高额且快速的收益,是明星们热衷于直播带货最直接的原因。
明星们直播带货的收费模式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坑位费+抽成”,另一种是“单纯抽成”——
这里的“坑位费”说的是商家需要给明星支付的费用,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是几百万不等,“抽成”则是按照销售额的比例来谈,从20%到50%甚至是70%都有。
按照这个理想模式看,明星直播带货的收益,要比他们参演一部影视剧来钱快得多:
明星参演一部影视剧,如果是主要演员的话,意味着要投入数月的时间才能赚取片酬,但如果是直播带货就快多了,短短一两个小时,就能拿到数十万元。
从投入产出比来说,直播带货显然比参演影视剧要好赚得多。
不过在这背后,还有一层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从2019年底开始爆发,持续到2022年底的疫情,对全球的经济产业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导致很多人无工可开、无钱可赚——影视行业当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无工可开的三年特殊时期,借助知名度和影响力去直播带货,当然就成了有平台和商家愿意付费的明星艺人,愿意投身其中的一个选择。
闲着也是闲着,拿钱帮人站台,一点也不丢人。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不务正业去批评明星艺人直播带货的行为。毕竟,谁都要吃饭,有渠道有机会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真正让人介意的地方,其实是不少明星艺人在直播带货的时候,没有对站台售卖的商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这就像是以前明星做代言,并没有对代言产品的质量作进一步的考察。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郭德纲,早年代言过一款减肥产品叫“藏密排油”。可是代言没多久,产品就被“3·15晚会”点了名。结果该产品只能变成一个段子,存活在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我是文学家》里,成了老郭绕来绕去都绕不开的一个包袱。
这种产品质量堪忧的结果就是,对明星的形象造成了反噬,导致不少明星艺人退出了直播带货的赛道。
只不过,这也只是明星直播带货退潮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决定性原因,其实就隐藏在当下的经济环境里。
严密防控的疫情措施结束后,不少人觉得中国的经济会迎来大面积复苏。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现在的工作更难找、收入更难赚,生活压力也变得更加大了。
早先的乐观,已经被残酷的现实给推翻。结果就是,人们口袋里的钱包越发干瘪,甚至那些此前有存款的人,都不得不动用既有的资金来艰难维持。这就让所有销售渠道的商品,都面临着不再被高消费的局面。
现在的人花钱,已经越来越理性和克制了。当消费者不再是“韭菜”,当理性思维占据主导,大家最在意的恐怕还是实用性及性价比,这就导致明星带货大面积遇冷,显得不是那么稀奇了。
该图出自中金公司的《中国财富报告(2023)》
另一个现实层面的原因是,疫情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剧组在恢复,所以明星也在慢慢回归主业,进组的进组、录综艺的录综艺。他们如果还在直播间频繁营业,一定会削减自身作为艺人的神秘性,不利于维持人设、塑造形象。
再有就是不少商家也确实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不少明星艺人空有知名度,实际上根本没有直播带货的能力,这让他们在直播中介绍产品时,难以把控消费者心理,不能有效输出信息和情绪价值,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
所有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明星直播带货终会在变冷变凉后,细分出更加专业的渠道和人群来。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明星艺人,才能更好地在这个赛道,找到自己存活的价值。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凉茶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好课 | 斯坦尼康零基础训练营
好物 | 2024创意日历电影贴贴重磅上新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网址:演员们的好演技,都留在啵啵间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41471
相关内容
下班的啵啵!好帅!张极4:女明星啵啵
你们菲常萧张的啵啵间有点东西 一个直播一个场控齐活儿了
肖肖与啵啵:从追星到商业伙伴的转变
我脑子里现在都是在想着和娜琏欧尼啵啵的事情 怎么办呀?
广告案例分享|创意点分析|生气啵啵
天天向上的啵啵依旧是个孩子呢,我们还在长身体呀, 王一博
@小烨草莓啵啵酱 的个人主页
get到了王一博的一些萌点!啵啵你怎么越来越嫩了啊
碎碎念的啵啵,晚安是说给心爱的人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