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79期:超级球星的团队效应

发布时间:2025-05-21 09:45

2017年11月21日下午1:30,由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系主办的“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79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808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何其蔚博士应邀做了题为“超级球星的团队效应”的学术报告,来探究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搭便车现象等问题。报告由公共经济学系刘宇老师主持。

报告伊始,何其蔚博士首先介绍了相关类似研究的情况,随后简要介绍了中超联赛的运营情况、转会政策,以及近年来中超联赛高薪引入超级球星这些文章的背景信息。文章的样本为中超联赛的球员,数据来源于搜达足球网以及德国转会市场网站。从搜达足球网得到中超球员的表现数据,如进球、助攻等;从德国转会市场网站得到球员的身价数据。考虑到中超联赛的转会政策的连续性,数据期间为2013-2016赛季。如果外国球员在转会进入中超联赛之前的身价为500万欧元以上,则被定义为超级球星,共27人。

文章采用三重差分模型,控制球员个体的固定效应,俱乐部的固定效应,比赛的固定效应,以及时间的固定效应,通过分析俱乐部是否有明星球员、明星球员是否受伤等因素来探讨外国超级球星对同伴的影响。在实证中发现,超级球星在场时,使得同伴的场上表现水平下降了18%;而超级球星不在场时,这种消极影响又不复存在。这种消极影响对和超级巨星同位置的同伴影响更大。另外,相比于获得主力位置的同伴,年轻板凳球员的“搭便车”偷懒倾向较小。超级球星对同伴的技术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而年轻球员由于职业生涯的目标激励,相较于年长球员,竞技水平提升的更多。文章还通过检验,验证外国的普通球员、超级教练和俱乐部所有权结构改变等因素对文章的结果不会产生干扰。

文章最后得出了结论:外国的超级球星会使同伴的场上表现变差。一是因为超级球星对同伴产生了挤出效应,比如过多占用球权;二是因为由于超级球星的存在,队友会倾向搭便车而偷懒。另外,文章认为从长期来看超球巨星会促进同伴技术的提升,尤其是和超级球星踢同一位置的非主力的年轻球员。

何其蔚博士的学术报告逻辑清晰,内容充实。从足球这个领域来探究个人资本的溢出效应、搭便车现象等经济学问题,角度新颖。在场的师生与何其蔚博士展开了热烈的谈论,例如球星的溢出效应不仅在同伴间,可能也会对竞争对手造成影响。封进教授、杜莉教授、孙琳副教授等人到会。

网址:复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坛第79期:超级球星的团队效应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36490

相关内容

全球27位政学商领袖共谋复旦管院新发展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超级明星现象研究综述
足球转会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市场规则解析
新媒体交融下艺人管理团队危机公关的策略研究
卜凯论坛·农经正青春月坛·第三期:与农经大咖谈 ——重构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思路
经济学院陈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权威期刊《中国工业经济》发表
【总第68期】 政府形象塑造滞后的内因与应对策略
基于SCCT理论对明星丑闻的危机传播策略及效果分析
对华政策辩论:世代交替背景下美国对华战略与竞争终局之辩的“三足鼎立”
巴黎圣日耳曼豪购球星背后的智慧 如何平衡明星效应与团队协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