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曲直面听众“赞评转”,《为歌而赞》能否成为新的推歌阵地?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赵益佰
如何定义一首好歌?音乐的流量和品质必然是矛盾的吗?当下的新歌质量就是不如老歌?流量歌手水平不如独立音乐人?相信每个音乐爱好者脑中都曾出现过这一系列的疑问。
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终归都要统一进入到生活维度中,由听众自由做出选择和判断,这一过程既残酷又真实。如果去掉中间环节,让音乐人直面听众,大家开诚布公地交流对一首歌的看法,结果会怎样?
3月13日,一档新的音乐综艺《为歌而赞》将在浙江卫视和抖音同步播出,抖音火山版、西瓜视频、今日头条、鲜时光TV也将联合播出。这档新的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试图还原一首歌曲面临的真实市场环境,让音乐人和听众直接碰撞。
你可以看到乐坛先锋和新锐创作人、独立音乐人和流量歌手、歌手和 KOL、新歌和热歌……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风格的歌手,不同圈层的文化,在同一个舞台上,共同面对现场听众的“赞评转”。
好歌要出圈,必然要面临“破壁”的考验。如今,音乐综艺逐渐分众化,试图争取各自圈层的受众,《为歌而赞》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做 “综艺破壁机”。这很冒险,当然也很刺激。
01打破音乐与市场间的壁垒,好歌直接由听众选择
《为歌而赞》集结了张信哲、张韶涵、THE9等30余位专业音乐人和新世代音乐人。每期节目中,三组歌手在现场带来新歌首唱,另外三组歌手对抖音热歌进行改编新唱。
相比此前的音综,《为歌而赞》做了一个特别的设置。节目组邀请到100位喜爱音乐的年轻人组成百赞团,连同有6位具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创作者组成的爆赞团,汇聚成超过100种不同的声音。
在首期节目中,百赞团便以独特的视角点评歌曲,以犀利的语言对质歌手,即便是面对资深歌手的表演,只要自己不喜欢,嘴上也会毫不留情面。
节目现场,明星音乐人PK新世代音乐人,新歌PK热歌,百赞团则为歌手的演唱点赞、发表弹幕,做最真实的评论。百赞团、爆赞团成员共计在抖音拥有5.5亿粉丝,他们的影响力又能推动歌曲在网络上的转发、再创作。
通过节目,一首歌曲直接面对“赞评转”的反馈。获得百赞团投票最多的歌曲将进入最终的决赛盛典,冲击年度冠军歌曲。
《为歌而赞》主持人阵容
节目最大的看点就在于此,在音乐审美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判断。在现实中,一首歌曲的成功与否又总与非常明确的指标挂钩:从歌曲传唱度、唱片销量、流媒体的播放量,再到如今的抖音“赞评转”。
之前,歌手和作品进入市场要经由唱片公司的包装,通过电台等专业媒体的推介,再由唱片公司等中间机构反馈最终的市场数据。
但如今,抖音改变了听歌的场景和方式。听歌已不再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听众选择歌曲的方式也很简单:喜欢一首歌,就会用作BGM,积极转发;不喜欢的话,很可能几秒钟就滑动屏幕。“赞转评”数据成为歌破圈与否的新指标。
百赞团的设置彻底打破了音乐人和市场之间的壁垒,大胆把当下盛行的“赞评转”形式引入综艺。节目放弃权威的引导和决定权,给歌曲需要的舞台,同时给观众选择的机会。百赞团挑剔的耳朵,迥然不同的审美,模拟出一个真实的市场环境,每一次评价或点赞都代表着年轻人的真实选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早已置换,传播歌曲主动权在用户手中。用户的选择就一定是非理性的么?他们的需求和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音乐人又会如何面对听众的选择?这诸多的疑问,也许都可以在节目模拟的“小市场”中一窥究竟。
《为歌而赞》主创团队阐述节目理念
正如节目联合制作方七维动力联合创始人、《为歌而赞》总制片人芦林所说,“关于流量与品质,很多时候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和结果的,你在追求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它也许就是答案。”
02消除大屏与小屏间壁垒,确立大众参与互动新模式
除了赛制上做出改变、赋予听众更大的决定权之外,《为歌而赞》也开辟了音乐综艺的新玩法。
在TopMarketing出品的《2020年中国网生音乐综艺报告》中,特别指出互动和参与对音乐综艺的重要性。报告称,年轻用户对综艺内容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观看者”的角色,还希望可以深入参与到节目内容和营销中来。
来源《2020年中国网生音乐综艺报告》
这就要求当下的音乐综艺要更具有互动性。只有参与,才能调动起用户的主动认知。
以往的音综,观众参与的方式无非是投票、助力等等。而《为歌而赞》依托抖音和台网互动,实现了“大屏首唱,小屏二创”的新形式,精准占位“跨屏互动音乐综艺”新品类。
“《为歌而赞》结合了抖音平台的音乐宣发能力、内容与产品的强互动玩法以及抖音创作者生态,希望为大家打造出一档好看又好玩的跨屏音乐综艺。”来自抖音的节目总制片人孟幻说。
音乐比语言更容易打动人也具有传播性,这在抖音之前的音乐传播中有太多案例。在网友的二次创作之下,歌曲作为视频BMG的传播度不断加码,其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张。
像火爆全网的《少年》,不但被用来怀念青春,也被网友用来庆祝百岁的爷爷奶奶金婚,或者献给刚出生的孩子。像今年初走红的《星辰大海》,不但被用来纪念爱情,也被消防官兵等用作正能量宣传。
《星辰大海》被用作消防宣传视频的BGM
抖音改变了歌曲的传播场景。歌要好听、好看又好用,才值得口口相传。节目中,百赞团、爆赞团成员同时也是抖音活跃的短视频创作者。大屏幕上,他们为歌曲点赞、发表评价;小屏幕上,他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二次创作,向总计超过5.5亿的粉丝分享喜爱的歌曲。
借助抖音的社交功能,《为歌而赞》在节目之外也能吸引观众分享对歌曲的共鸣和感受,分享生活态度。观众在小屏幕上不但可以参与对音乐的再次创作,也相当于用自己的选择为歌曲送上音符。
借助“跨屏”和“互动”,《为歌而赞》打破了大屏幕和小屏幕的壁垒,更实现了资深音乐人、歌手、百赞团以及场外观众的破壁交流。
传统音乐类节目结束就是结束,《为歌而赞》节目的结束才是歌曲进入抖音生态的开始。一首歌曲的价值在“赞评转”的传播之下持续得到提升,大众的选择和参与伴随歌曲的生命力一起成长。
03助推音乐破壁交流,让好歌走向全民化
摩登天空创始人、CEO沈黎晖曾在一次活动上说,他认为综艺的任务就是出圈,意味着瞬间的流量。其实综艺对更多用户的教育意义更大,小孩看一个综艺可能就买了一把吉他,爱上了音乐。
近两年音乐综艺持续火爆,类型涵盖原创、乐队、团体竞演、偶像养成等,直接带动了原创音乐的蓬勃发展,激发了线下live house、音乐节、演唱会等持续票房走高。对原创音乐来说,综艺成为走向主流市场不可或缺的宣发出口。
但经历了前两年的火爆,音综市场也面临着重新调整。《歌手》节目组宣布不再举办下一届,《我是唱作人》、《乐队的夏天》也很可能从今年的节目单上消失。缺乏了主流综艺,歌手也失去了向主流观众输送作品的平台,不得不通过各种分散的渠道为作品寻找机会。
音综的创新势在必行,把舞台还给音乐作品本身也势在必行。《为歌而赞》这样一档具备创新态度的音综诞生,就格外引人关注。
同时,音乐市场中无形的 “壁垒”越来越多,破圈变得越来越难,一时很难找到新的衡量尺度。有的音乐人有百万粉丝,也还是有观众会觉得他没出圈。
好的音乐要真正走向全民化,得到主流观众的认可,必须要得到更多圈层的听众肯定,这更需要综艺这样的交流平台助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歌而赞》的破壁尝试就越发显得有意义。经由赛制上、传播形式上的创新,节目淡化了比赛、淘汰的感觉,反而鼓励音乐人和听众的直接交流,又打破了新歌和热歌、流量与品质间的壁垒,推动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同圈层的文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面对观众。
媒体看片会上,记者向主创团队提问
芦林说,节目“其实是从单一追求增长的视角转变为贡献的视角,从单一要争夺、要PK的维度,转变为我们如何来共创的维度。”
这样的用意,无非是希望助推更多好歌出圈。来自抖音的节目制片人张洁婷也表示,“现在有很多音乐人,他的作品非常好,但是大家却不知道背后真正的创作者是谁。我们在邀请歌手和选曲上都是非常有包容性的,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能够在这个节目里面被大家发现,这是我们的初心。”
音乐行业的良性发展,根本还是要建立在为音乐市场输送品质好歌和多元化的创作人才之上。也许一档节目无法根本改变行业的生态,但《为歌而赞》的初心依然值得赞许。
抖音短视频的流行,已经在这几年改变了音乐的应用场景和分发逻辑,刺激了音乐创作。而《为歌而赞》作为“综艺破壁机”,既丰富了抖音内容生态,又通过创新音综模式,搭建起面向主流市场的音乐宣推链路。
从这种意义上说,《为歌而赞》为音综“破壁”的尝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毕竟,音乐行业又多了一个靠谱的出口。
-全文完-
网址:让歌曲直面听众“赞评转”,《为歌而赞》能否成为新的推歌阵地?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29635
相关内容
《为歌而赞》新热歌曲大碰撞,唐汉霄改编《绿色》再次获胜为歌而赞 张碧晨新歌...
《为歌而赞》第三波阵容,偶像实力派歌手助阵,冲着张碧晨看定了
众明星助阵“好歌曲”演唱新歌
歌手马吟吟搭档CORSAK胡梦周亮相《为歌而赞》 首献热歌《溯》
《为歌而赞》第二季亮眼收官:百种声音、百次对话、百赞成歌
苹果为 Apple Music for Artists 推出实时音乐数据功能,一键获取歌曲 48 小时听众数量
2022歌曲推广怎样才能火,音推网歌曲推广方案
歌手刘媛媛赞成龙很绅士:他会为我“挡”歌迷——中新网
金志文新歌《RACHEAL》获好评 音乐态度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