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票房暴跌,电影局副局长:危机来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17:38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电影市场发展空间庞大。

过去十几年,中国电影票房也跻身了全球前三的位置。

然而现如今中国电影已经来到了一个危机关头。

8月29日,在第7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发表了致辞。

毛羽副局长在致辞当中提到:

“进入暑期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的表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与去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22%,凸显出中国电影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可以说,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

可能有人觉得这话说得有点严重了。

但是结合今年暑期票房的表现来看,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暑期档一直以来都是票房的爆发期,尤其是在国产电影保护期内,很多国产电影都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票房。

过去几年每年的暑期票房都比较乐观。

在疫情发生之前,2017年到2019年,我国暑期档票房一直都在170亿左右。

不过从2020年到2022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暑期档的票房一直比较低,一直都低100亿。

2020年到2022年,暑期档票房分别为36.2亿,73.8亿,91.36亿。

从2023年开始,随着疫情的结束,我国电影迎来了报复性的消费。

2023年暑期档票房一下就冲到了206.19亿元。

但是进入2024年之后,暑期档票房突然哑火了。

根据灯塔专业版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8月30日早上,暑期档(6月到8月)累计票房达到114.61亿,累计观影人次达到28052.14万人次。

按照这个票房走势来看,2024年暑期档票房大概率会低于120亿。

这个票房跟2023年相比下跌至少达到40%以上。

最终的观影人次也有可能定格在2.9亿左右,跟2023年相比下跌超过42%。

这完全可以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

难怪国家电影总局副局长会说,危机已经来到了。

对中国电影如今的表现,其实早在市场的预料当中。

以前大家看的是电影工业,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现在大家看的是小品电影。

如果大家去分析最近几年票房排行榜会发现,有不少排在前列的电影都是一些由小品演员出演的电影。

这些电影制作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请一些流量明星来出演,然后就获取了非常可观的票房。

但有票房就意味着电影好看吗?

对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其实目前中国电影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当中。

从投资人到导演到演员,他们真正的精力并不放是在打磨电影身上,而是如何通过流量来收割粉丝。

在这个过程当中,电影制作就像流水线一样。

首先请来一大波有大量粉丝的流量明星。

至于这些流量明星有没有演技,我们姑且不论。

但是仅凭借他们几千万的粉丝,哪怕随便拍个广告,估计票房都能达到10亿以上。

除了有粉丝号召力之外,他们的宣传手段也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有些电影上映之前就会铺天盖地的宣传,打造热榜,充上各种热搜。

在这种狂轰滥炸的宣传之下,很多人可能都出于好奇到电影院里面去看电影。

有了流量,有了宣传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影片的安排。

几十年前我国的电影院都是相互独立的,电影院上映什么一般都是根据市场的真实反应来安排。

而如今我国大部分院线都被少数几家院线公司给控制,他们想给什么电影排便有很大的自主权。

比较巧合的是,这些院线往往都是一些热门电影背后的投资人。

自己投资,他们当然希望票房高,所以肯定要优先给自己投资的电影安排排片。

所以我们才看到有些电影粗制滥造,但因为会宣传,会包装,有排片,所以获取了非常可观的票房。

相反那些用心制作的电影却得不到排片,最终票房非常惨淡,连成本都收不回。

结果导致我国的电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现如今大家都不会用心去搞电影,更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工业电影。

只需要请来几个流量明星,购买国外一个不出名的版权翻拍,或者自己根据网络上的一些段子或者泪点改编成一些电影。

然后抓住其中的一个卖点疯狂地进行宣传,吊足大家的胃口。

最后院线在给予足够多的排片,一切水到渠成。

可能投资几千万的成本,他们号称投资几个亿,最终票房赚了几十个亿,赚得盆满钵满。

钱来得这么快,谁会愿意花资金去好好打磨电影?去投入大量的资金搞那些大场面的工业电影呢?

如今中国电影已经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大量用心搞电影的人看不到希望,而一些有流量的明星随便拍个烂片都能够获得丰厚的票房。

这直接导致大家失去信心。

其结果是我国电影创新乏力,来来回回都是那些剧情片,合家欢,或者一些正确影片。

久而久之,观众也就产生了审美疲劳。

比如对一些流量明星所演的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可能好奇。

但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大家的感情,用烂片来骗取大家的票房,终究大家会失去耐心的。

以前在收入比较可观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冲着明星效应,还愿意为这些烂片买单。

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电影投资人都陷入了一个错觉当中。

他们以为观众都喜欢这种电影,所以他们一直在不断的拍,而且票价一直在不断的往上提。

在2019年之前,即便是3D这种大制作,票价也才四五十。

而现如今,只要有流量明星加持,就算普通的2D电影也能卖个七八十甚至上百块钱。

以前在大家收入增长比较快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太在乎这几十块钱。

但现如今大环境不一样了。

进入2024年以来,我相信大家都经常听到降薪裁员等各种消息。

比如从2024年上半年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来看,很多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员工减少。

还有企业明确降薪。

尤其是金融、互联网等一些高薪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就连公务员事业单位收入也明显减少。

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家都会精打细算,如果这些电影只是粗制滥造,没有足够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没有足够多的大场面,现在大家都不愿意买单了。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再加上现在观众有更多的选择。

以前大家没的选择,只能去电影院里面看。

而现在很多电影下线之后都会转到线上播放,大家只需要花几块钱就可以看了。

还有现在短视频如此发达,电影里面的一些剧情、段子很有可能就是从短视频当中搬过去的。

很多电影估计就是不断的把往短视频拼凑出来而已。

既然如此,大家还不如拿着手机免费看各种短视频,何必花一大笔钱去电影院看一些烂片呢?

简单来说,现在大家的口袋瘪了,选择多了,不那么好骗了。

所以现在很多电影终于割不动了。

当然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坏事。

只有危机才能让大家认识到问题,并去改变问题。

现在很多投资方都逐渐意识到单靠流量明星加上简单粗暴的剧本制作的烂片搞不动了,因为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智了。

这会倒逼他们去创新,去投入更大的成本搞一些工业电影。

而且电影一定要有一定的独立性、思想性、艺术性,不能为了顺应一些认知低的观众而让烂片满天飞。

未来中国的电影只有两条主路。

一个是回归艺术价值,通过打造精良的剧情,依靠精湛的演技让电影成为一件艺术品。

二个是打造真正的商业大片,从拍摄场面,拍摄技巧,电影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大投入营造大场面,用诚意来打动观众。

只有用心制作,摆脱娱乐快餐,丢掉低俗、肤浅,让每一帧画面都让观众为之赞叹,这样才能让中国电影摆脱危机,重塑辉煌。

网址:暑期票房暴跌,电影局副局长:危机来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15575

相关内容

2024暑期档成绩单公布,你为哪部电影贡献了票房
电影票房跌回9年前:贾玲们难救市丨文娱变局
2024电影票房破300亿,暑期档房破80亿,市场展现蓬勃生机
预售票房破亿!最强电影暑期档催化,业界龙头看好国庆档再创佳绩,机构关注这些影视股
惊呆,35倍大牛股闪崩,股价跌到只有0.1港元!暑期档票房火爆,影视股逆市大涨,最热门股20cm涨停
史上最强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47亿,前三都是国产片!最牛影视股暴涨127%
暑期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 影视股业绩加速恢复
动画电影,失守暑期档
暑期档票房火爆 影视传媒板块逆势大涨
暑期档票房有望重回百亿级 影视行业强劲复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