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明星抢赛事 资源越稀缺越抢手

发布时间:2025-05-20 09:03

8月19日雅加达亚运会赛场上爆出的“孙杨穿衣门”事件,令福建泉州两家知名运动品牌361°与安踏,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网络上粉丝们的“口水战”也此起彼伏。

风波背后,体育运动品牌在稀缺体育资源上的角逐日趋白热化,甚至不惜用史无前例的破坏规则的手段,来博取观众的眼球。那么,在稀缺体育资源的角逐上,本土运动品牌之间又是如何博弈的呢?

争赛事 匹克与安踏“暗斗”CBA“体育运动品牌对于稀有体育资源的争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烈过。”近日,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合作发展部副主任侯立东表示,像正在进行的亚运会、上个月谢幕的世界杯,以及奥运会等国际顶级赛事,都是众多体育运动品牌拼抢的优质体育资源。此外,那些国内顶级赛事,譬如CBA、中超联赛等,同样是许多体育运动品牌角逐的稀缺体育资源。“体育营销是体育用品行业天生的需求,体育用品企业中甚至有专门的体育运动营销部门。”近日,某体育用品公司品牌总监如此表示。

福建体育运动品牌扎堆,在国内顶级赛事资源的明争暗斗更是由来已久。

早在2003年,匹克与安踏之间在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暗斗”已经开始。2003年,匹克成为CBA战略合作伙伴。但令人意外的是,2004年起安踏连续三年赞助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成为CBA职业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2006年1月,安踏再次与CBA续约7年,双方合作延续到2012年。

一位接近中国篮协的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当时匹克与中国篮协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时,协议中并没有明确的条款对CBA进行详细的界定。对于2004年的合约,中国篮协要求匹克提高价码,但匹克在综合评估后决定放弃。“在一番明争暗斗之后,最后安踏成功切入CBA赛道,成为CBA职业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定合作伙伴。”上述接近中国篮协的人士表示,虽然合作伙伴更替,但是这样的更替符合商业运作的规则,充分尊重合作各方的意愿。

抢明星 易建联中途脱下李宁球鞋

同样在CBA赛场,李宁与耐克之间的暗斗也从未停息。2016年11月初,中国篮球明星易建联回到CBA的第一场联赛比赛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易建联竟然中途脱下联赛赞助商李宁的球鞋、换上个人赞助商耐克的球鞋上场。“像易建联脱掉CBA联赛合作伙伴李宁的鞋子、孙杨穿个人赞助商品牌361°的服装上台领奖,这样出格的行为,一般只有在本土球员中才会出现,国外的职业运动员一般都做不出这种事情。”对于近一两年来,大牌运动明星代表国家队或参加国家顶级联赛,却露出个人赞助商品牌的行为,某本土运动鞋服品牌的资深品牌经理这样表示,这也折射出体育运动品牌企业在稀缺的体育资源争夺上趋于白热化。

本土运动品牌之间在顶级赛事资源上的明争暗斗延烧到世界范围内。

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乔丹体育和匹克体育之间。2011年,匹克正式签约成为国际篮联(FIBA)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并发布了未来5年全球化市场战略——“冠军计划”,与FIBA共同开拓全球市场,推动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令匹克人意外的是,在另一本土体育运动品牌的广告营销场景中,却出现了“FIBA赞助商”这样的字眼。“当时,这家本土品牌拿出与国外一家FIBA授权运营商签订的协议,但这份协议并不被FIBA官方认可。”一位接近上述本土品牌的资深体育用品业者猜测,或许是FIBA授权运营商在亚洲地区的授权过期了,但该中间运营商并未向FIBA官方报备签约事宜。不过,据称匹克最后并未深究上述本土品牌的责任,也未让其付出太多的赔偿代价。“感觉闽南运动品牌做事情都比较大气,格局很大。”福建一位资深体育用品业者如此感慨。

守规则 国外明星运动员越来越受宠

近几年来,福建本土的体育运动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向全球去寻找各种露脸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趋势,国内某体育运动企业的资深品牌经理如此解释:一方面,中国体育运动品牌日渐强大,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寻求全球顶级赛事、明星运动员的合作;另一方面,国内明星运动员的违约成本太低,很多体育运动企业支付了大量的资金,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商业规则常常被破坏,那么,中国体育赛事的商业赞助将令人担心。”侯立东认为,中国一些明星运动员只认自己的利益,却不顾商业规则,这很令人感到担忧。相比之下,国外运动员在遵守规则方面,做得比国内球员要好得多。

匹克签约的NBA球星罗恩·阿泰斯特(中文名慈世平),在一次“中国行”的训练过程中,因为感冒,一个上午的训练下来,匹克为他准备的四套训练服因出汗太多而不够用。不得已之下,阿泰斯特从自己包里拿出锐步的衣服,但特地将衣服反过来穿上。

“这种行为显示出阿泰斯特很高的职业素养,至少在遵守规则方面,他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现场目睹阿泰斯特这种守规矩行为的侯立东说,其实,当时并没有什么媒体记者、观众在现场,但阿泰斯特却很自律,坚持守约。“当然,在国内因守约而备受尊重的运动员也不少。当年李宁代表国家队出征,安踏是国家队的战略合作伙伴并提供国家队的领奖服,李宁登台领奖时,并没有穿自己品牌的衣服,而是穿了安踏的领奖服。”

细分市场 另辟蹊径的运动品牌营销

火热的体育资源拼抢背后,其实有一套鲜为常人所知的营销法则。

进入中国近两年的西班牙第一运动品牌、荷马有限公司旗下的JOMA,专注于在中国运动时尚领域的拓展。其品牌总监赵钊表示,目前体育运动品牌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形成区隔,JOMA便决定发力于运动时尚领域。JOMA的形象代言人李冰冰,其出演的好莱坞大片《巨齿鲨》近日在中国上线,首日票房便破亿,整体票房已超10亿元,这让李冰冰JOMA联名鞋款GAG BOOT限量款走俏。“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我们目前的运作策略是对的。”昨日,赵钊高兴地告诉导报记者,正是对于运动时尚的精准定位,JOMA在中国很快占有一席之地。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定位为运动时尚的品牌,如安踏旗下的斐乐(FLA)、阿迪达斯旗下的运动时尚系列neo等,都做得相当不错。

相比之下,传统运动品牌的运作,则避不开与体育资源的对接。“体育资源与品牌内涵的匹配度最为关键。”某运动鞋服公司的品牌经理坦言,借势体育资源进行营销,关键看公司是否深耕该领域,比如,专注于跑步装备的特步,马拉松等跑步类运动项目就很契合它。

此外,体育资源的性质与公司的匹配度也很重要。譬如,耐克从不赞助综合类运动会,它们更多地签约球星。而安踏、361°则对综合类运动会较为感兴趣。

当然,较为成熟的运动品牌,在确立体育营销体系时,不仅会思考体育资源能为品牌带来什么,还会考虑如何为体育资源赋能,譬如,如何帮助签约运动员提升、成长。“运动品牌和体育资源之间的合作,就像是谈恋爱,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正如中国奥委会的口号一样——"彼此激励、共同成长"。”赵钊如此认为。

导报记者 钟炳祥 吴强/文 常海军/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抢明星抢赛事 资源越稀缺越抢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04794

相关内容

抢明星抢赛事 资源越稀缺越抢手
综艺节目加入抢人大战 草根明星成稀缺资源
明星芯片公司频现人事变动 争抢稀缺人才
“草根明星”走红荧屏 成综艺节目稀缺资源
电影抢先吧,抢先观看电影的资源分享平台
从拼大牌到回归受众 音乐综艺抢明星抢模式抢粉丝
戏路比男星窄,代言被男星抢,女明星们真是越来越不好混了
寒武纪等明星芯片公司频现人事变动 争抢稀缺行业人才堪比“拍卖会”
网红经济:从争夺IP产业资源到“抢人游戏”
芯片“明星公司”频现人事变动 争抢稀缺行业人才堪比“拍卖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