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怡家设计师专访丨王智辉:用好的设计创造会说故事的空间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6

深耕高端空间设计行业21年,他对行业生态的认知足够深刻,专业积淀深厚,思维严谨,逻辑清晰,形成了富有个人特质的设计之道。他能敏锐感知色彩的气质、情感与故事性,捕捉到生活本身的精妙之处,自由不羁地发挥每个项目的可塑性。

他就是我们本期的设计专访人物———壹生怡宅设计总监王智辉分享他与设计、与空间之间的故事。

#您觉得设计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设计就是在做排列组合,将关于客户的不同的故事碎片进行再重组。每一个客户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生活需求和喜好,因而最终所导向的场域主题也是差异化的。用通俗的话来讲,设计所做的不就是对这些故事进行抽丝剥茧和排列组合吗?当然,我所说的排列组合,不是单指工艺、形式的简单堆砌,往深了讲,设计自有其复杂性与策略性。比如说不同的材料,本身是有各自的灵魂和精神影响力的,而设计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到物体与精神力的最佳搭配,一个好的设计师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样创造出来的空间才是具有情绪感染力的。

#从事设计这些年来,心态上有什么变化吗?

最大的体会就是,在这个以创造力为养分的行业,要“内外兼修”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趋势。内功上,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同时要注意个人能力的“横向发展”,不要限定自己,要做一个复合型人才;外功上,面对不断迭代的市场,设计师开阔的眼界与丰富的阅历都相当重要。多去参加行业的交流,与人对话。设计本身就是个多元的学科,我们在聆听他人建议的同时,也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新”和“快”的年代,您觉得年龄对设计师来说会有影响吗?

设计是一个需要生活经验沉淀的行业,这是一种流淌在骨子里的积累精神。我觉得年龄不是设计道路上的阻碍,反而是我的优势,因为我是一个高效率且全情投入的人,任何事情都不会阻碍我向上追逐的步伐。

梁志天大家都知道,毋庸置疑的世界级设计大师。曾经有幸在受邀活动上见到其本人,这次的交流让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新的反思,也对设计师这一角色也有了新的理解。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他,身上依旧散发着非常饱满的创作热情和精神风貌,这种强大的自驱精神非常触动我。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像他一样,永远保持热爱与创新。

王智辉(左);梁志天(右)

#在您的性格成分中,是感性多还是理性多?

我是感性多于理性的,大概是60%和40%的配比。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一定是不能只讲求感性的,二者之间需要一个巧妙的平衡。单纯理性会演变成平庸的设计,而单纯的感性就更加难成大事。

#你认为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品格?

首先我很佩服自我意识非常强的设计师,我支持并希望具备天赋的设计师能够坚守品格。对大多数的优秀设计师来说,我觉得他们应具备以下三个部分的品格:

第一,能够变换同理心,懂得切换自身与客户之间的身份,可以不断地找寻到问题的核心点。

第二,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出价值点所在,同时这个价值点应该是其他人没有看到的、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领性的。

第三,拥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涉及到实现和实施层面的时候,就需要设计师自身的呈现能力和借助他人一起协同和推动的能力。



#最后,有什么样的话要送给更年轻的设计师们?

谈不上赠予什么话给年轻人,事实上我也依然年轻,并在不断成熟(笑)。《易经》里有句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其实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身处哪个阶段,哪种角色状态,我一直是把“将任务做好”作为自己的目标,尽最大努力去做,尽量“取其极致求其上”,与大家共勉。

网址:宜人怡家设计师专访丨王智辉:用好的设计创造会说故事的空间 https://m.mxgxt.com/news/view/1302087

相关内容

设计师专访
设计师专访合集:第1
专访呈弘设计创始人吴昊阳:融合时尚与传统的室内设计大师
设计师故事
造梦的秀场 9大设计师专访
设计的智慧:酒店设计师访谈录
“中国设计+”正式启幕 明星跨界设计推手王怡鸥谈中国设计
家纺设计师访谈录.docx
Vogue八周年设计师展专访
设计师人物访谈 设计师人物生涯访谈(十五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