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小学2022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7

2022年星光岛小学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七大工程,抓好21项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新区小学教育的范式学校。现就本学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党是方向,是旗帜,是心中的信仰,学校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学校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建“星光闪耀 幸福成长”党建品牌,点亮生命光芒,给予成长力量,让每一名师生都闪闪发光。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学校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推动了基层党建质量全面提升。2022年党支部荣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实施“党建+”工作模式。重点强化“党建+教研”“党建+科研”“党建+德育”等特色党建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聚合、深度融合,立体化建设“党建辐射1+N”特色品牌。

二、丰富校园文化,凝练学校精神内核

学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美环境,高雅文化,凝练学校精神内核,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

(一)凝练理念文化。学校以“星光”为核心文化,以“海阔天空 师生共长”为办学理念,以“每一颗星星都闪光”为育人目标,以“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为校训,以创建综合融通的影视课程为特色,力争三年内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以师为根、以生为本的人文化学校;一所管理精细、课程精心、课堂精彩的精致化学校;一所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读书与运动并行的现代化学校;一所重视家国情怀与全球意识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学校。

(二)打造空间文化。 1.空间文化:学校前后召开了13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论证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对校园文化进行针对性指导。构建了11332(一廊一厅三区三空间二苑)文化空间,高质量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升级。营造了积极向上、凝心聚力的文化精神氛围,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2.走廊文化:学校加强对班级走廊文化阵地的布置,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3.班级文化:加强班级制度、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三评活动,争创“明星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构建星光课程,探索核心素养校本化表达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课程,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星光少年。

(一)构建星光课程图谱。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依据最新颁布的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文件精神,优化整合国家基础课程,融入戏剧、影视、劳动等促进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整合为四个领域:品德与社会,语言与艺术,探究与实践,体育与健康,构建四位一体的“星光”课程动态发展体系。

(二)开展校园六大节日。上学期成功举办了“星光智慧数学节”“星光博雅读书节”“星光璀璨艺术节”,本学期举办了“星光健康体育节”“星光happy英语节”(星光创意科技节由于疫情原因未能举办),多样化的课程将游戏、表演、竞赛、创作等形式联结常规课程,拓宽课程体系建设广度,满足了学生个性成长的要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的节日活动目标。

(三)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校成立特色课程推进工作专班,建立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专职音乐教师四级工作责任制,全面负责交响乐特色课程工作。通过层层选拔,组建“星光少儿交响乐团”,在专家团队系统化、专业化、梯队化的专业训练下取得初步成效。

四、聚焦课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因此,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40分钟要成绩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学习课标,更新理念,明确方向。自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以来,各教研组多次组织集中与分散等形式灵活的学习培训活动,旨在让每一位教师都全面领悟新课标理念,并将之运用到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习新课标,并把新课标理念付诸实际教学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专家引领,问诊把脉,助力改革。我校是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借教研员智库工作室的东风,在本学期开学初进行了全学科指导。九位教研员深入语、数、英、音、体、美各科课堂,听课把脉诊断,评课找亮点和不足,活动进行的扎实有效。专家引领助力教师快速成长,有效助推了老师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备课研磨,课堂展示,互评互促。本学期学校通过学科组备课磨课,全员课堂展示、评课议课等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各学科组课堂教学展示后,及时组织老师进行评课,微型教研的方式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使老师们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亮点和不足,共同商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问题导向,课题带动,实践改进。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以课题(或项目)研究的方式,积极探寻改进实践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创建“题目到课堂中选、研究到课堂中做、答案到课堂中找、成果到课堂中用”的校本教研文化。组织专项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就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些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模型与教学策略;组织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形成相应的“小案例、小故事、小论文”,以此破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五、激发成长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人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抓住了人的发展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学校从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入手,提供多样化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打造高端教师团队。学校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22年引进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市教学能手、种子教师等共9人,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推进“强青蓝 筑高峰”工程。学校推进“强青蓝  筑高峰”4+1工程:名师工作室,通过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途径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名班主任工作室,通过经验分享等方式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专家工作室,聘请项目专家,引领学校重点项目创新实施;智库工作室,发挥区教科院的引领作用,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及教师培养工作;青蓝工程,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导师引领其成长。通过4+1行动,构建金字塔型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

(三)参与线上高端培训。一是参加了十八期“全国HPM小学教研基地培训活动”二是积极参加青岛市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活动。全校各学科教师参加市级教研活动20多场,围绕不同学科不同主题学习青岛市各学校先进经验,既开阔了视野,又拓展了思维,打开教师头顶的专业天花板,助力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学校围绕“学科层面”和“班主任层面”两个维度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中,学科层面教研活动由学科教研组长合理规划,严密组织。他们结合新课标要求,通过专家讲座、课例打磨、主题交流等形式研究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教师答疑解惑,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层面教研活动,则由学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通过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五)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在各级各类课堂比赛中,学校成立“磨课智囊团队”,发挥团队作用,全方位关注和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在各类赛课中历练提升,取得优异成绩。先后有9位教师荣获各类比赛一、二等奖。

六、创新活动形式,培育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落实核心素养,坚持把学生放在学校的正中央,全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星光少年。

(一)思想道德教育筑牢根基。在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筑牢学生思想道德根基。。

(二)主题活动提素养。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围绕“星光少年”应具备的品德素养、能力素养与精神特质,开展入学课程、入队课程、研学课程、毕业课程、节日课程等,增强校园生活仪式感,培养善学、感恩、追梦的星光少年。

(三)红色教育润心灵。学校借助红色长廊、红色三课、红色活动等筑牢学生道德根基,浸润师生心灵,涵养师生品行。本年度共组织专题讲座6场,开展主题月教育活动12次,发布最美红色朗读者17期,观看经典红色影片16部,探寻红色基地5处……红色教育在特色活动中绽放魅力。学校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分别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省广播电视台、青岛市主流媒体以及区电视台和媒体报道。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四)养成教育养成习惯。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四方面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主题教育+任务打卡+榜样带动”的培养模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途径,通过开展“人人讲规则”、“人人有事做”、“人人是标兵”等活动践行学生一日常规精细化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主合作,培养“有气质、有特质、有品质”的星光少年。

七、家校和合共育,培养最美星光少年

学校坚持和合共育理念,探索出“立足校内,融入家庭,借助校外,形成网络,全面育人”的家校和合共育模式,多途径开展家校共育,实现家校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达到共识、共担、共创、共赢。

(一)换届选举,激活家委会工作一盘棋。为了打破家委会成员“终身制”,学校经过自主推荐、竞选演讲、全员评选,形成新一届学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三级家委组织,提炼“家校共育主流文化”,召开三级家委会会议,构建家庭教育网络,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委会工作中来,为学校家委会工作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永葆家委会组织机构的活力。

(二)多途径培训,引领家庭教育方向。家长要成为懂教育的行家里手,既能创造性地开展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又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自身素质也能从中得以提升。学校依托大型教育平台《问到教育》,组织家长进行线上家庭教育培训;邀请教科院教研员郑玲玲到校做家教讲座;定期推荐各层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交流家教经验。家长们在历练与学习中逐步成长为家教专家。

(三)多渠道交流,增强家校共育实效。学校以“和乐相处、和融共进”为家校合作理念,让家长委员真正走进学校并列席学校校务工作会议,了解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规划;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直观了解教师和孩子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合家委会面向家长开展了师德网络评议;成立“三级”家委会联系网络,公开家委会电话,让家委会融进学校管理中,成为家校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一年间,学校通过家委会收集了家长意见和建议50余条。

八、建设智慧校园,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教育工作,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学生智能素养等五方面入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一)推进智慧管理。借助云系统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便利性,为学校教师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办公平台,如班级管理、智能备课、群组研讨、课堂监控、调查问卷、质量检测、成绩分析、教师考勤、通知公告等等,提高工作效率,让老师们真正的把时间用在教育教学中来。

(二)打造融合课堂。学校充分利用畅言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教师主动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2022年区级信息技术比赛中,3位老师荣获融合课一等奖,1位老师荣获课件一等奖。                                   

(三)实行智慧评价。利用智慧云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评价,积累过程性数据,建立学生数字成长档案,构建起人文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评价系统。

(四)智能助力“双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作业的智能批改、过程性数据的采集、动态分析和诊断评价,形成精准的学情分析报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和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实现依托“AI+数据驱动”解决作业负担重的难题,帮助师生减负增效。

(五)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为培育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坚持把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贯彻落实到活动内容中,学校信息科技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信息科技类活动,推荐学生参加市区级举办的各项比赛并获得佳绩。2022年,在刘燕老师指导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届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编程信息学奥赛小学组比赛中,我校学生林旺荣获一等奖,董镇玮、逄瑷菡荣获二等奖,余少哲、余少言荣获三等奖。我校潘逸嘉、管浩阳同学在2022NC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中晋级。

九、安全服务并重,确保工作稳健运行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新学期学校在校园安全、疫情防控安全、心理健康安全上下大力,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严十分、不可松一毫”的原则,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一)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一是组织管理,责任清晰。王校长整体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协调检查、防控指导、教学指导、家校联合、物资保障、舆情防控、联防联治等七个工作小组(专班),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制度管理,依规而行。组织专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出详细规范的“八案十制”,做到事事有章可循,规范可行。三是工作推进,高效进行。先后五次召集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调度会,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员参入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安全稳定责任。四是疫情管控,重点突出。建立四类重点人员健康台账,关注外出、返回及未返回人员的身体状况及隔离情况,及时上报局疫情防控专班。利用相关信息手段摸排家长入青返青数据。五是疫情监测,落实联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联合相关部门落实好联防联控。

(二)校园安全防患未然。一是早排查,早整治。学校抓住开学、放假等关键节点,提早细致进行安全隐患摸排,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清除安全隐患。二是定期检查,建立台账。学校成立校园安全督察小组,定期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并做好记录,建立台账。三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进行安全主题教育,督促学生按时学习山东省安全教育平台推送的相关内容。四是摸排学生特异体质,保护特异体质学生身体健康。五是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条例,确保饮食安全。六是加强对校园和师生个人卫生的管理,创造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心理健康特别关注。为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工作,预防和降低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我校开展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六个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学会关爱自我、接纳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快乐度过小学学习生活。

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师生共成长,结出丰硕果实。本学期,学校荣获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青岛市健康校园,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A”市级健康校园等荣誉。挥手告别满载收获的2022,敞开怀抱迎来充满希望的2023,新的一年,我们将瞄准目标,奋力拼搏,努力开创新局面,推动学校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网址:【工作总结】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小学2022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98424

相关内容

【工作总结】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小学2022
西海岸新区6位创业者获评“2022年青岛市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招商邀请
【青青岛观察】好戏连台 西海岸打造千亿级影视产业链
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品电影《变形记之旭日东升》定档6月1日
官方2021年重提西海岸规划 老黄岛要逆袭?唐岛湾强调生态保护
“上合”传统工艺合作发展研讨会在西海岸新区举办
“物企新时代,联姻西海岸”,青岛物业企业第四届资源交流会召开
相约LEYING乐团 再现Beyond经典 抖音男神郭聪明引爆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青岛西海岸慈善音乐会举行 明星于文华现场助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