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由琼瑶主持的巨星...@趣史研究社的动态
1979年,由琼瑶主持的巨星(香港)影业公司举行成立三周年庆生会,公司主要演员林青霞、谢玲玲和导演刘立立到场庆祝。
琼瑶,这个名字在华语世界几乎无人不知。1938年,她出生在四川成都,家里满是书香气,父母都是文化人。她小时候就爱写东西,九岁就在上海的《大公报》上发了篇文章,文笔清新,惊艳了不少读者。中学时,她语文成绩特别好,作文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念,可其他科目就普普通通。战乱年代,她跟着家人四处颠沛,生活挺不容易,但这些经历反倒让她笔下的故事多了几分真挚。
1963年,她写出《窗外》,这本小说讲了个师生恋的故事,融进了她自己的青春回忆,出版后火遍台湾,读者抢着看,琼瑶一下成了文坛新星。皇冠出版社的社长平鑫涛特别看好她,帮她出了不少书,两人也因此成了朋友。1976年,琼瑶决定不光写小说,还要拍电影,于是拉着平鑫涛一起在香港开了巨星影业公司。她从写字台走到片场,学着当制片人,啥都得从头摸索。
巨星影业刚起步时,琼瑶可没少碰壁。香港电影圈跟台湾完全不一样,行业规矩复杂,人脉得一点点搭,文化差异也得慢慢磨合。她一个文人,操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跑去跟香港的电影大佬谈合作,压力不是一般大。资金也紧,拍片时常常得精打细算,连道具都得省着用。
可琼瑶有股韧劲,她的故事虽然被贴上“言情”标签,但里面藏着对人性的细腻观察,爱情写得真挚动人,不管哪个地方的观众都能被打动。她还特别会挑演员,懂得怎么把书里的角色搬上银幕。三年下来,巨星影业拍了好几部片子,像《窗外》《彩云飞》,票房不错,口碑也好,慢慢在香港站住了脚。
1979年的这场三周年庆生会,算是巨星影业的一个里程碑。香港的电影圈那会儿竞争激烈,邵氏、嘉禾这些大公司都盯着市场,巨星影业能混出名堂,真不容易。庆生会办得挺隆重,来的都是圈里的大咖,媒体也盯着报道。琼瑶作为老板,亲自上台讲公司这三年的成绩。她提到刚起步时,资金差点周转不开,选演员也吵过好几次,但她硬是咬牙挺过去了。她还公布了几部新片的计划,现场气氛一下就热了。平鑫涛一直在旁边支持她,他不光是琼瑶的合伙人,也是她事业的定海神针。他上台讲了几句,提到对公司的期望,话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
林青霞那天的表现特别亮眼。她是巨星影业的头牌,演的片子部部卖座。她上台讲了自己从新人到明星的经历,提到琼瑶怎么在片场教她演戏,怎么帮她找状态。她的话很真诚,观众听着都觉得亲切。谢玲玲也讲了不少,她聊了拍《一颗红豆》时的趣事,提到琼瑶对细节的执着,比如一句台词改了好几遍,就为了让观众更能共情。她的语气轻松,带点香港女孩的爽朗,现场笑声不断。刘立立上台时,讲了导戏的经验。他提到《彩云飞》有场雨戏,团队淋了好几个小时才拍完,但他觉得值,因为画面出来特别感人。他的发言很沉稳,透着导演的职业感。
这场庆生会不光是庆祝公司三周年,对琼瑶个人来说也有特殊意义。1979年,平鑫涛跟前妻离了婚,正式跟琼瑶结婚。这事儿在当时挺轰动,媒体写了不少报道。琼瑶的事业和感情都在这一年开了花,庆生会就像个圆满的象征。她的发言里提到公司未来想往国际市场走,把华语爱情片推到海外去。这目标听着挺大,但以她那股子拼劲,圈里人都觉得她能成。
庆生会之后,巨星影业继续往前冲。琼瑶带着团队拍了《金盏花》《燃烧吧,火鸟》《婉君》这些片子,部部都有她的风格,观众爱得不行。公司还试着把片子卖到东南亚,票房成绩不错,证明琼瑶的眼光准。林青霞的事业更上一层楼,1980年代她去了香港,拍了《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从爱情片女主转型成武侠片大咖。她练剑练到手起茧子,拍打戏摔过好几次,但从不喊苦。1994年,她嫁给商人邢李㷧,婚后慢慢退出银幕,偶尔写点散文,2023年还拿了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算是对她一辈子贡献的肯定。
琼瑶跟平鑫涛的婚姻一直很稳定,两人一起把巨星影业带到新高度。她的小说和电影影响了好几代人,很多人小时候都守着电视看《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这场1979年的庆生会,不光是巨星影业的转折点,也是琼瑶人生的大日子。她从四川来的小女孩,变成了华语电影圈的大人物,靠的就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对故事的热爱。
网址:1979年,由琼瑶主持的巨星...@趣史研究社的动态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96427
相关内容
琼瑶(1938年4月2...@呵呵看世界plus的动态作家琼瑶去世 享年86岁
琼瑶的生命终章:自由与尊严的深思——基于2024年12月4日事件的多角度探讨
琼瑶感情史:初恋开启文学之路,头婚历尽百态,二婚幸福争议同在
【行业深度研究】琼瑶捧红了无数明星,也能决定芒果台浮沉?
爱情教母传奇落幕,文学影视界痛失巨匠,纪念琼瑶
琼瑶之子陈中维:老实憨厚,他甘愿被...@陳平安的动态
琼瑶个人感情经历(琼瑶的情史远比于正道歉更精彩)
琼瑶劝三毛回头 7 小时,谁料 33 年后走她老路
琼瑶、三毛:一个时代的浪漫与自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