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以明星影片公司电影说明书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入手,以编年顺序,将1922年至1938年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16l部(集)影片的说明书一一纳入其中,并相应地附以剧照、工作照等图片资料;而在专门的“附录”部分,还增加了主创阐述和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影片片目表。
本书时间脉络清晰,同时辅以视觉化展示,希望能够以系统、客观又不乏感性且有温度地去呈现这段重要的历史。
目录
序
文献史料学与微观史研究视域里的电影说明书
一九二二年
张欣生
一九二三年
孤儿救祖记
一九二四年
玉梨魂
诱婚
好哥哥
一九二五年
最后之良心
小朋友
上海一妇人
冯大少爷
盲孤女
可怜的闺女
新人的家庭
空谷兰
早生贵子
一九二六年
多情的女伶
好男儿
小情人
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
富人之女
未婚妻
她的痛苦
一个小工人
良心复活
爱情与黄金
无名英雄
一九二七年
为亲牺牲
梅花落
挂名的夫妻
二八佳人
湖边春梦
卫女士的职业
侠凤奇缘
北京杨贵妃
车迟国唐僧斗法
一九二八年
美人关
少奶奶的扇子
蔡状元建造洛阳桥
白云塔(上)
白云塔(下)
一脚踢出去(同学之爱)
大侠复仇记(上)
大侠复仇记(下)
黑衣女侠
侠女救夫人
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二集)
火烧红莲寺(三集)
离婚
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零年
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四年
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八年
附录一 主创阐述(部分)
附录二 明星影片公司片目表
后记
前言
文献史料学与微观史研究视域里的电影说明书
李道新
迄今为止,在“重写”电影史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也在海内外微观史学与微观史研究的影响下,有关中国电影的各种专业史、专题史特别是选题独特的微观史研究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令人欣慰的深广之境;与此相应,有关中国电影多种类、全方位尤其是跨媒介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发表、出版等工作,也不时获得学界内外的点赞和瞩目。除此之外,因应数字中国与电影强国的战略需求,以影人年谱、影片计量和影文索引等数字基础设施为目标、以影史学术为旨归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建设,也在数字人文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视野里如期展开。原本被忽视的中国电影史料学、中国电影微观史以及中国电影数字平台,已经从理论和观念的层面落地生根,有望从整体上改变中国电影的知识图谱与学术景观。
作为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的中国电影文献史料,电影说明书不仅以“说明”或“说明书”本名伴随着中国电影从诞生到当下、从沪港到各地的演进轨迹,而且以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电影本事、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剧本以至电影漫画、电影连环画等灵活多样之名,散布在各家报刊版面、城市影院窗口以至乡村放映场所。电影说明书既是影片的广告宣传,又是电影的“导游图”,既在当时为观众指点迷津,又在后来成为影迷怀旧和记忆的载体。笔者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曾就这一现象主要从文体互渗角度进行过探讨,认为在中国电影史上,对“本事”和“说明书”等的使用、理解和阐释,既接续了中国叙事传统,又受到电影叙事本身以及欧美相关问题的影响。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外电影在技术、艺术与美学以及类型、文化与工业等方面的嬗变,在同影片介绍、说明书、字幕以及电影故事、电影小说、电影剧本等相关文体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西方电影里的story或synopsis概念进行转译生发,电影本事或电影说明书等在文学与电影之间展开颇有成效的跨媒介运作,呈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学/电影叙事风格,形成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景观,并以此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与中国电影史交流互动的双重视域。
有趣的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其实已经对电影说明书展开了价值认定、改革建议甚至严厉批评,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几乎达到高潮。试举一例:
改革电影说明书的意见
蓉若银蒜
向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虽然这问题并非全无讨论的价值。
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固然是靠着它在银幕上所映演的本身价值来改定,但是我们总可以想得到,在电影未开映之前,最先给观众的那个印象——说明书(本事)的意义是多么重要!
当我们跑进电影院的时候,当然必须要索取一份说明书,细心地去阅读一遍,希望在那里得到一个好的印象。但是因为现在一般的电影说明书的形式,都是一例的滥套,好像是在一定的相式里填写成功似的,陈腐的辞句,晦涩,甚至于不通的写述,有时简直连故事也不能明白的铺叙清楚,而只能给人们一个厌烦的感觉,有时当你鉴赏一部有名的作品,你会不敢去看那份说明书,或者在你观后而把它抛弃了,那就是因为它只能给你一个厌恶的欠美化的刺激,至于也不过只能换得你的惋惜罢了。
电影说明书,是应该具有一种明白流畅,而又能引起观众对电影发生兴趣和好感的文字。它在影片未映以前,可以先给观众一个美好的刺激,来启发和加重观众对于影片的好奇和渴望。但那又绝不是宣传,或是夸张,而是用很经济的辞句来指示一部影片的含意和优点,它并不单纯地只介绍你一个故事的。
一篇精彩的说明书,并不是一篇故事的介绍,那是像一位教师用巧妙的方法来引起学生对于学习课程的动机似的,它是指示着你应该怎样来鉴赏这部影片。——这必须是一个启示,一个诱惑,而具备着引起观众欣赏研究影片内容的一种力。
现在各影院的电影说明书,差不多很少使人满意。而最劣等的说明书,甚至于歪曲了影片的内容,任意杜撰,倘使观众读过说明书而相信了它,存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再去欣赏影片,简直会引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所以我总觉得,目下的电影说明书,尤其是那些腐烂的文言的外国片说明书,似乎有改革一下的必要,笔者个人以为一张适当的说明书,最好是能符合下列的几个条件。
(一)抛弃了已往的滥套的形式,和死板的文言辞句。
(二)抛弃了已往只苦涩平板地叙述故事的内容。
(三)用经济的文字技巧写出一篇美化,明快流畅的故事。
(四)这里并不需要结论,这只是一个启示。
(五)应该附带着一个演出者的详细的表格,这表格里有出品者,编制者,导演者和演员支配表。
(六)印刷要相当精致美观,最好能各影院的纸张大小一例,以便爱好电影者加以汇订。
现在看来,此文针对“电影说明书”所提的具体意见,只能说是一般的阅读感觉,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但把电影说明书当成一个“启示”、一个“诱惑”,以及“引起观众欣赏研究影片内容的一种力”的观点,却是很有启示性和诱惑力的。
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在最近一些年里,对电影说明书的收藏、整理和分析、研究目益兴盛。在研究方面,王灿的《“图文共阅影”:电影说明书研究》(《编辑之友》2020年第9期)、雒仁启的《1958—1965年苏沪地区电影说明书探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第4期)与刘婧的《纸上影史:早期中国影院“电影说明书”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等论文均有专门论及。
即便如此,有关中国电影说明书尤其中国早期电影说明书的研究,仍有许多议题需要展开,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在讨论这些议题和问题之前,更加需要真正进入中国早期电影及电影说明书的“历史现场”,在微观史学的层面,在相对完整的历史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信息系统的复杂语境中深入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创新的中国电影文献史料学基础上。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编的《明星影片公司电影说明书》也就应时而生、应运而生。全书以明星影片公司影片说明书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入手,以编年顺序,将1922年至1938年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161部(集)影片的说明书一一纳入其中,并相应地附以剧照;而在专门的“附录”部分,还增加了主创阐述和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影片片目表。用功之勤历历在目,用心之处随处可见。
在笔者三十年影史研究经历中,当然是读过不少各个年代的影片说明书的,也以此作为文献史料,生发过一些感慨和观点;但面对这本书,特别是其中的每一份影片说明书,还是会有初入深山、如获至宝之感。不得不说,如果认认真真面对,集中精力阅读并开放内心体验,影片说明书不仅不像当年许多人认为的那么不堪,相反,其中蕴藏的各种信息和有趣提示,都是可圈可点、值得反复玩味和不断揣摩的。例如大可撰《银幕艳史本事》,开门见山即描述:
上海自开埠以来,梯航荟萃,工商勃兴。行其道路,则毂击肩摩;瞻其屋宇,则鳞次栉比。各地之人,云集于此,而电影事业,亦应运而起。有某大公司者,夏屋渠渠,明星济济;所摄之片,风行全球,尤为此中首翘一指也。
说明书所用语体,虽然半文不白,但也气势非凡;而在文字描述与影片文本之间,虽然并不严格对位,但也透出“元电影”背后明星影片公司毫不谦虚的夫子自道,其言外之意当然是路人皆知了。
如此看来,许多电影说明书不仅有趣,而且饱含深意。
期待联华、新华、昆仑、文华等中国电影史上重要影业公司的电影说明书能够陆续出版,期待《中国电影文献史料选编》能够在文图出版与数字平台上持续展开,更期待中国电影文献史料学以及中国电影微观史研究吸引更多的爱影人、迷影者和专业学子、青年学者的倾情介入,共谋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学术的繁荣。
2023年3月28日
于北京大学红三楼
网址: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92445
相关内容
中国网络文艺学术资源库中国电影艺术简史
明星艺术培训中心电话,明星艺术培训中心电话多少
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造型艺术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2017年度第二批服务类项目集中招标中标结果公告
张瑞芳:老电影中的艺术人生
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演员和导演网络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分析
“拯救好莱坞”:中国电影“雄起”背后的新大众文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