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固态电池未来五年出货量增长有望超百倍 星源材质合作中科深蓝抢占发展先机

发布时间:2025-05-18 21:07

星源材质:固态电解质膜新品发布全球产能布局驱动未来成长

2025年5月15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隆重举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展之一,CIBF一直是全球新能源前沿科技的风向标,本届展会吸引了超3000家国内外电池产业链企业参展。

A股上市公司星源材质(300568.SZ)与其合作伙伴中科深蓝携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创新成果也精彩亮相此次盛会。同日,星源材质正式发布了新产品固态电解质膜,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又一重要进步,也意味着公司助力行业朝着更高安全、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中科深蓝国际首创复合创新材料体系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消费者普遍存在“里程焦虑”问题。快充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电池电量,有效缓解这一担忧,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更广泛应用和普及。除了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动工具、储能系统等领域对电池的快充性能和安全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液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临近理论上限,促使行业寻求新的技术突破。此次展会上,星源材质与中科深蓝带来了“刚柔并济”新型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据介绍,固态电解质具有耐高温、不可燃、绝缘性好的特性,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降低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风险。

中科深蓝技术传承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团队,团队深耕于固态电池十七年,拥有相关专利200余项,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

中科深蓝于国际首创了“刚柔并济”与“原位固化”的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与工艺,“刚性骨架”能够解决无机陶瓷电解质“硬脆”问题、提供电池结构稳定性,柔性导电电解质通过原位热聚合解决易造成全固态锂电池容量衰减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此外,在分子结构工程设计上,通过拓宽电压耐受窗口,提升能量密度,通过引入功能基团,提高离子电导率。通过“刚柔并济”复合创新材料体系,实现有效降低电池运行温度,其中的刚就是由星源材质供应的刚性骨架。

通过解决电池发热这一关键问题,中科深蓝的技术有助于提高固态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从而加速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迄今为止,中科深蓝已开发4代不同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体系,所形成的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最高可承受5V以上的电压,远超已商业化的PEO材料固态电解质的3.67V。基于中科深蓝“刚柔并济”、“原位固化”的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所制备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可实现能量密度从250Wh/kg至700Wh/kg的飞跃,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兼顾成为现实。

以最新开发的大容量65Ah固态电池为例,能量密度达310Wh/kg,能够支持持续高倍率5C放电(100%DoD),且可以在无热管理情况下通过热蔓延测试。另一款基于亚硫酰氯衍生物体系开发的首款宽温区(-60℃~90℃)二次高比能锂金属原型电池,能量密度超过700Wh/kg。

携手中科深蓝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

固态电池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被视为锂电池的终极形态。但是,目前市场上已量产的均为半固态电池。

中科深蓝掌握了核心自研的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可实现动力汽车、电动船舶、空中飞行器、特种储能等应用领域产品批量交付。以深海应用为例,公司的固态锂电池为“万泉”号着陆器提供电能,最大工作水深10901米,还为天涯、海角等全海深着陆器提供能源动力,最大下潜深度10918米,此外还完成了1MWh深海储能基站交付,不仅很好地满足了深海特种电池“高耐压”“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高”苛刻要求,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国产深海装备提供了可靠动力。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车载电池11089km验证(NEDC),相较于现有电芯,节省30-40%以上的电池重量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电池冷却系统,从而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和能量密度瓶颈问题。中科深蓝首条GW级全固态电池量产线也将于今年夏天在常州投产,据悉这是国内首条GW级的量产线。随着这条产线的投产,全固态电池批量上车也将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聚合物基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可量产性,能够沿用约80%的锂电池生产设备,且不包含贵金属,材料成本相对低廉,十分有利于固态电池从实验室研发、小规模验证到进入工业化批量制造的快速推动。中科深蓝拥有国内首条聚合物基全固态电池产线,也是全球第一条GW级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这意味着,在固态电池市场中科深蓝具备先发优势。

星源材质是国内率先实现锂电隔膜规模化生产的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中高端锂电隔膜供应商之一,产品占领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储能、数码、电动工具、航空航天用电池领域的一线市场,产品具备超薄、高强度、高耐热、低水分、高粘结力、低阻抗、差异化功能等特性,在锂电隔膜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固态电池领域,星源材质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氧化物电解质已实现量产,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则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已成为大曹化工株式会社及其上海子公司半固态电池项目专用隔膜的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在产业链上,星源材质与中科深蓝汇泽有深度的绑定。

2024年11月25日,星源材质与中科深蓝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建立起深层次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发固态电解质膜,并在合适的时机进一步拓展商业合作,进行固态电解质膜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与中科深蓝的合作,有望集中双方在技术、研发、产业化等方面的优势,加速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

星源材质全球产能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今年3月,工信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池安全要求进一步升级,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热扩散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同月,工信部发布了《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首次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政策为快充+高安全产品的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车企、手机厂、电池及材料厂在固态电池领域发展迅速。比亚迪、长安、上汽、小鹏、广汽、岚图、奇瑞、东风、华为、vivo、太蓝新能源、欣界能源、赣锋锂业、国轩高科、蜂巢能源、鹏辉能源、中创新航、奔驰、丰田、日产、现代、大众等国内外厂商进行了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布局。在材料端、电池端以及车企端的共同发力下,有望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步。

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长4.3倍,全部为半固态电池,主要为中国企业生产,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实现较大规模出货。EVTank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实现超过百倍的增长空间。

目前,星源材质已形成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深圳、合肥、常州、江苏、南通、瑞典、佛山、东盟、美国九大生产基地为依托的全球战略布局,有助于更快速、高效地响应全球客户的需求。

此次固态电解质膜的发布,标志着星源材质在固态电池产业链里做了关键的卡位。量产后不仅能供应关键的材料和组件,极大提升在电池中的价值占比,并且在该技术路线下,电池企业能大部分沿用之前锂电生产设备,减少注液等环节,提升了电池生产效率。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市场的逐步扩大、与中科深蓝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星源材质在固态电池领域竞争力实力将显著提升,订单量和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为其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进而推动整体业绩的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网址:全球固态电池未来五年出货量增长有望超百倍 星源材质合作中科深蓝抢占发展先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68947

相关内容

星源材质:固态电解质膜新品发布 全球产能布局驱动未来成长
固态电池核心公司精华梳理
星源材质:收入规模稳健增长 半导体材料培育第二曲线
调研汇总:泉果、富国、红杉资本等70家明星机构调研八亿时空! 孚能科技 重点机构:兴证全球基金、红杉资本调研摘要:1.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优势?答:(1)研发方面,公司创始人是电池领...
全面解析锂电池隔膜行业:发展轨迹的深度回溯与前景展望
[公司]恩捷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固态电池配套产业化提速 持续推动全球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Q1业绩大幅改善,材料+电池——“氟锂硅硼+固态”竞争壁垒成型的多氟多迎来新一轮周期丨业绩有得秀
2025年星闪技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在抖音抢占先机,年货节抢跑期标杆案例来袭!
国瓷材料:公司已完成多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的研发和布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