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升途径
(一)课前训练
课前训练是整个训练体系的导入环节,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训练通常分为律动、放松、开口、通气四个部分。
第一,律动。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流行歌曲,带着学生随意摆动身体,或跟着旋律自由歌唱,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第二,放松。律动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比较舒缓、柔和的轻音乐,让学生闭目养神,活动紧张的肩颈,为后续的歌唱训练做好准备。第三,开口。开口是课前训练的重点环节,许多学生在歌唱时由于不会控制口型,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体力和气息。教师可以让学生照镜子,观察开口时笑肌、眉毛、软腭是否有抬起的迹象,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舒适的歌唱状态。第四,通气。通气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合理地控制气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目养神、放松身体,然后为学生讲解横膈膜的位置,让学生用嘴和鼻孔同时呼吸,打开横膈膜,做好演唱的前期准备。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咳嗽和叹气,体会腰腹发力的感觉。由此,可以让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控制好自身的肌肉力量,使唱歌时气息更加通畅。
(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乐感,挖掘学生的合唱潜力,通常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分为以下四个教学步骤。
第一,拍掌互动。该步骤要求学生模仿教师所打的节拍,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反应能力,提高其对音乐节拍的感知度。第二,音响拍掌。在拍掌互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通过音响放大节奏,要求学生准确把握节拍,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控节奏的能力。第三,划拍读谱。教师趁热打铁,为学生展示乐谱,让学生一边读谱一边划拍哼唱节奏。第四,分组轮唱。教师可以组织“小火车”轮唱活动,让学生结合之前的节奏训练,以一人一句的方式合作演唱所听的歌曲。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歌唱节奏感,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音准训练
音准训练是合唱教学的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合唱的最终效果。对于音准训练,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第一,单音模唱训练。教师可以一边弹钢琴,一边带领学生按照do、re、mi的顺序,用钢琴声和人声进行示范,从单一的音符入手,鼓励学生尝试将音唱准。当学生能初步找准音阶之后,教师再适当提升难度,提醒学生用轻声、高声等更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进行单音模唱。第二,听音模唱训练。听音模唱是单音模唱基础上的加强训练,小学生的歌唱经验不足,在唱音阶时通常需要伴奏的帮助。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在脑海中一边回想音乐,一边轻声模唱,以形成“心中有声”的歌唱习惯。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乐感,防止学生在合唱时受到其他声部的干扰。第三,音程模唱训练。小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往往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完成一首歌曲,如果打乱学生的节奏,要求学生从歌曲中部开始演唱,学生很可能会找不到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开展音程模唱训练,从歌曲中随机选择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开始歌唱,如《小星星》第二句第一音等。第四,旋律模唱训练。完成前三个步骤的训练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儿歌、流行歌曲、经典老歌中精心选择曲目,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开展旋律模唱。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经验,还能提高学生把握歌曲旋律的能力。
(四)发声训练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发声练习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共振。共振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发声过程中的震动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轻轻发力,将声音直线送出去,体会弱振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底盘平稳,用气息支撑声音的不断输出,尽量不出现嘶吼、呐喊的声音,让声音的振感更加舒适。第二,弱音。弱音可以帮助学生控制好发声的强度,调整合唱节奏,提高学生的演唱质量。教师需要用手势指挥学生,当学生音量过大或过小时,教师可以下压或上抬手掌,提醒学生控制气息的输出,合理调控音量的强弱。第三,强音。该练习与弱音比较相似,同样可以通过手势提醒学生控制声音的强度。由于小学生的声带正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强音的练习需要适度。第四,扩展音域。在小学音乐合唱训练中,音域的拓展相对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乐器的方式,练好低音域,同时定期开展吊嗓练习,从低音阶开始,按照do、re、mi的顺序不断进行循环演唱,接触自己当前所能唱的最高音阶,并尝试进行突破。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声音,提高合唱时的发声与咬字能力。
(五)歌曲训练
歌曲训练是“五步四环”合唱训练法中的实践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训练步骤。
第一,分声部训练。顾名思义,教师要按照不同的声部,指导学生在对应的声部内开展合唱练习。学生可以在内部相互监督,找出配合上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第二,声部检查。当学生完成内部训练之后,教师要积极进行抽查,验收学生的训练成果。第三,规范吐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由读过渡到唱,解决学生在歌唱中吐字不清晰的问题,让学生能字正腔圆地完成合唱。第四,歌曲彩排。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演练,通过实战检验学生的训练成果。
网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升途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64297
相关内容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作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及实践策略
云南对180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合唱指挥教学能力培训
哈市铁岭小学举行《提升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开题会暨教师素养展示
在线学音乐 选牛班云课堂
基于App软件的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质的多元路径之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可课例分析(李忠循).doc
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