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请注意!警惕二次元、追星社交暗藏危机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33字,阅读需5分钟
1.近年来,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和反诈骗意识薄弱,逐渐成为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
2.不法分子利用二次元、追星社交文化,引诱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等特定社交群体,骗取支付所谓的“入场费”或“保证金”。
3.刷单兼职诈骗案例中,不法分子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诱骗大学生参与,并垫付大额资金。
4.跨国骗局中,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公检法、金融监管等工作人员,利用留学生孤身海外、心理脆弱的特点进行恐吓,要求其转账。
5.为此,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高学生群体反诈防骗能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年来
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留学生
在内的学生群体
由于社会经验不足
反诈意识薄弱
逐渐成为诈骗团伙的重点目标
二次元、追星社交暗藏诈骗危机
【真实案例】
小梅平时喜欢收集某明星的周边产品,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名博主发帖称,“只要向基金会捐款,就能领取明星周边,不限金额。”小梅主动与该博主联系,通过入群并扫描群里提供的收款码,向对方转账3.45元。随后,群内一名自称负责周边发放的工作人员主动添加小梅为好友,对小梅说:“因为你是未成年人,你的转账导致收款账户被冻结6万元,需要提供账户余额来帮助解冻,否则就联系你的家长索要赔偿。”
小梅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了余额截图。因余额较少,对方又告诉小梅要向账户内转账,让小梅从自己母亲的账户给自己转钱,再转到指定的银行账户才能解冻成功,并承诺解冻后钱款全部返还。小梅情急之下按照对方指示转账8000余元后,对方就销声匿迹了。
【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利用中学生群体对偶像文化、二次元文化的热爱,以“免费领取周边产品”“解锁隐藏内容”为噱头,引诱中学生加入QQ群、微信群等特定社交群体,并通过在群里营造“限时抢购低价物料”紧张情绪,骗取中学生支付所谓的“入场费”或“保证金”。不法分子甚至还会诱导中学生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通过控制手机账户向不法分子账户转账,谋取不正当利益。
垫付资金的刷单兼职都是诈骗
【真实案例】
小婷在宿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兼职,动动手指点赞就能返现。添加了对方微信后,点击对方发来的两个网址下载了某APP,在该平台上对方将小婷拉入一个交流群,又发了一个网址让她去打榜。接着平台客服将银行账户发给小婷,让她按照要求操作垫付返利。
小婷先后试了几单都没问题,直到转了一笔500元后,对方说她操作错误,没有按照要求操作,让她接着转账。小婷信以为真,又转了6700元,却发现平台一直提示操作错误,让继续转账,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损失7200元。
【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吸引大学生参与刷单兼职。初期利用小额返利骗取大学生信任,随后以大额返利任务诱骗大学生垫付大额资金,并借“任务未完成”“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退款、卷款跑路。个别大学生在筹集资金过程中,还存在向亲朋好友借款、向网贷平台借贷等情形,导致负债累累、征信受损等不良后果。
伪造“公检法”身份的跨国骗局
【真实案例】
留学生小吴突然接到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来电,称其可能涉嫌贩卖国家管制类药品,随后便将电话转接给一自称上海公安的“民警”,该“民警”声称需要小吴配合调查,并诱骗其下载了一款社交聊天软件,没过一会儿,一名自称张检察官的人便通过该聊天APP联系小吴,先后以审查其资产、缴纳假释金等为由,要求小吴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共计100余万元人民币。
【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假冒使领馆、公检法、金融监管等工作人员,谎称留学生“涉嫌洗钱”“签证异常”等,利用留学生孤身海外、心理脆弱的特点进行恐吓,要求其通过大额转账等方式证明其清白,并要求阻断其与外界沟通,防止相关部门及时阻止或追回。同时,在留学生切断联系过程中,不法分子还会趁机向其家属勒索“保释金”等,实施二次诈骗、引发二次损失。
对此,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高学生群体反诈防骗能力——
核实对方身份及交易渠道
拒绝事先转账垫资
消费者购买文化产品时,务必选择官方平台或授权店铺,避免通过私人交易转账。通过正规平台寻找兼职,核查企业信用信息。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
切实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做到“三不”原则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轻易泄露证件、银行账户等隐私信息。同时,要定期修改互联网账号密码,在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
提高反诈防骗意识
有情况及时同亲友、警方沟通确认
消费者要警惕“天降福利”,遇到“明星互动”“免费产品”等信息、链接,务必及时同官方核实;接到可疑电话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遇威胁或恐吓时,及时与家人、学校联系求助。
若遭遇诈骗
请立即拨打 110
或反诈专线 96110 报案
或通过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举报
来源: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网址:学生请注意!警惕二次元、追星社交暗藏危机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63342
相关内容
警惕!生活中隐藏的“吹狗哨效应”危机追星需理智,警惕诈骗陷阱!
【开学季,师生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注意辨别风险 警惕返利陷阱
小学生“扫码添加明星QQ”被骗90余万元!警惕青少年落入电诈陷阱!
女大学生借钱追星被大粉骗走2万多 警惕追星骗局
明星接站信息20元一条,边追星边赚钱?警惕青少年追星“失范”酿成恶果……
贩卖明星行程获刑:须高度警惕利用职权窥私
警惕佛牌的危害:透支生命为代价的信仰选择
追星收到“律师”警告,被诈骗数万元,同学们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