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观众审美,古装剧别再“网红妆”泛滥了!
什么是“网红审美”?又何为“古典妆造”?观察众多电视剧中演员的妆容,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发型的变换和服饰的差异,其妆面与现代妆容几乎如出一辙: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明显的卧蚕、精致的修容以及晶莹剔透的果冻唇。
之所以被称为“网红妆”,并非因其带有贬义,而是因为它在网络上广泛流行,其装饰后的“美”能够被人们直观地识别和欣赏。因此,它成为了众多化妆师们的首选创作对象。
网红妆的三大鲜明特点不容忽视:首先,底妆追求极致的白皙,仿佛照亮了整个妆容;其次,通过巧妙的方式放大五官,提升面部的立体感,使得整体造型更加生动;最后,眼妆部分色彩或浓烈或晕开,营造出浓郁的氛围,为妆容增添了一抹不可或缺的魅力。在这个时代,我们或许应该庆幸,古装剧中的花式美瞳已经大大减少,让我们的审美更加纯粹和自然。
「古风」妆容探析
虽然这种妆容初看令人惊艳,但久而久之,甚至在观看古装剧时,也难以分辨出角色的独特魅力。这种过度的修饰,往往让人误以为妆容本身才是美的核心,而非演员本身的特质。许多古装剧中的角色,仿佛都焊上了「半永久妆」,一旦脱离剧情,便让人感到视觉上的疲劳。而审美标准的趋同,无疑会误导公众,使得许多人放弃对美的独立见解,从而造成审美的肤浅化。例如,某些缺乏审美价值的妆容,仅仅是对流行趋势的盲目跟从。
《妖猫传》中的妆造与服饰,为何在古装剧中显得如此举足轻重?这背后的原因,与剧情的进展速度密切相关。由于古装剧的剧情往往进展较慢,因此,视觉化的形象成为了观众第一时间代入角色的关键。为了使观众能够迅速而深刻地记住角色,剧组通常会依据汉唐宋明等常见朝代的风格,为角色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妆造与服饰。这种精心打造的形象,不仅覆盖了架空的历史背景,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直观而深刻的视觉体验。
《长安十二时辰》与《花间令》的妆造对比
同样以唐风为背景,这两部作品却分别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妆造风格:一种是古典妆感,另一种则是网红妆感。这两种风格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可谓是天壤之别。古典妆感,虽然不如网红妆那般立体、小巧且精致,却独具东方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祈今朝》
网红妆之所以广受青睐,与其简便的操作密不可分。网红妆的风格特点在于其简单易懂,满大街都能见到相似的妆容,轻松复制粘贴。然而,古典妆造则大相径庭,不同朝代的眉形、唇形、发型就有数十种之多,且每种妆造都需要深入研究与巧妙搭配。不仅如此,根据服饰与朝代的特点,古典妆造更是需要千人千面地精心调整,确实让人费心费神。
一些电视剧能够成为经典,其服化道的表现力和张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超越了剧情故事和演员演技的影响。在优秀的妆造师手中,妆造会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变化,而非一成不变。
在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由于剧情发展的非线性,演员常常需要在一日内甚至更短时间内穿梭于不同剧情阶段。尽管换衣服的流程相对简便,但改变妆造往往需要花费至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为了应对紧凑的拍摄进度,如三个月内完成整部戏的拍摄,服化道团队常常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妆造方面,为了效率,往往会尽可能简化流程。因此,在同一个剧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同一个头部模型仅通过更换配饰,就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妆造效果。
《沉香如屑》中,化妆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快速切换不同阶段的人物妆造,还要反映人物的生长线变化。然而,这并非他们所能单独解决的问题,因为整个服化道团队都深受工业化拍摄进度的影响。在紧凑的拍摄时间里,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习和设计,这使得他们难以达到理想中的妆造效果。
但观众真的察觉不到其中的差异吗?其实,观众的审美并没有被工业化进程所“驯服”,他们同样能够感受到服化道团队的努力与匠心。87版《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服化道的经典,正是因为其团队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精心打造了这37集的传世之作。在拍摄过程中,服化道团队需要提前深入研读剧本,根据每个人物的独特外貌和性格特征,逐一构思并设计出符合各个情境的最佳造型。
我们也并非墨守成规,一味追求复古。然而,无论是古装剧还是仙侠剧,它们都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立足传统的审美体系,而非简单地将现代妆容套用到古典角色上。毕竟,中国人天生就拥有独特的东方韵味之美,何必舍近求远,去崇尚西方所推崇的立体美呢?我们为何不坚守并发扬自己的审美观念,而非盲目追随外国潮流呢?各位剧组的主创人员,能否提高一下对审美的要求?
网址:尊重观众审美,古装剧别再“网红妆”泛滥了!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60444
相关内容
《流水迢迢》:古装剧困局与观众审美变迁的深度对话“网红化妆师爆改明星”VS“央视审美”谁才是真正的美妆高手?
别再被古装剧给骗了,在古代,女扮男装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
美妆“爆改”:自我重塑还是审美固化?
古装谁最美,妆造见高低
别低估了年轻观众的审美
小型古偶剧泛滥,新晋90后男演员们,谁能突出重围?
刘江直言“老师”称谓泛滥,娱乐圈到底该如何回归尊重与真诚?
古装剧造型,到底哪儿不行
白鹿撞脸网红:一场娱乐圈审美危机的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