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台北街头,汪小菲牵着女儿小玥儿的手穿过斑马线。这个11岁女孩低头缩肩的模样被镜头定格,瞬间冲上热搜榜首。五年前谁也想不到,当年在综艺里蹦蹦跳跳的星二代,会在母亲大S离世后活得如此小心翼翼。
事情要从2020年说起。汪小菲回内地创业后,与大S的婚姻逐渐出现裂痕。2021年11月正式离婚时,两个孩子暂由母亲抚养。今年大S突发疾病去世,法院根据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相关规定,将监护权移交父亲。外婆家却突然提出异议,要求保留部分探视权。
小姑娘在法庭上的表现让很多人揪心。她抱着母亲生前最爱的玩偶,用稚嫩的声音陈述:"妈妈说过想葬在海边。"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监护权纠纷,最终在法官调解下达成协议:孩子随父亲生活,寒暑假可回中国台湾省探亲。
汪小菲现任妻子马筱梅的举动引发热议。路人拍到她给小玥儿整理头发时,女孩下意识躲闪的瞬间。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重组家庭需要至少18个月磨合期,而公众的关注会加倍放大孩子的焦虑。数据显示,父母离异的明星子女出现社交障碍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2.3倍。
北京某私立学校的校长透露,他们接收过七位类似经历的"星二代"。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两种极端:要么极度渴望关注,要么像小玥儿这样害怕镜头。有位老师发现,当教室里的监控摄像头亮起红灯时,有个孩子会突然停止说话。
遗产问题也暗藏隐患。大S留下的房产和存款按法律将由子女继承,但需由监护人代管至孩子成年。有财务顾问建议设立独立信托账户,避免家庭矛盾影响资产安全。汪小菲在最近的直播里承诺,会保留大S生前居住的台北豪宅,"等孩子们长大后自己决定怎么处理"。
登山照曝光后,儿童保护机构接到二十多个举报电话。工作人员苦笑着说:"我们当然知道要保护隐私,但每次都是网友自己把照片转得到处都是。"这种矛盾现象在社交媒体时代愈发明显——人们既谴责曝光行为,又忍不住点击每一条相关推送。
小玥儿的书包上还挂着妈妈送的小熊挂件。知情人士说,她现在每晚要听大S的语音才能入睡。心理医生建议暂时保留这些情感寄托物,强行切断反而会造成二次创伤。不过汪小菲已经开始带孩子参加马术课,试图用新回忆覆盖伤痛。
网友的善意有时也会变成压力。有人发现小玥儿社交账号偷偷点赞了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三小时内涌进五万条安慰留言。这个举动吓得孩子清空所有动态,连用了七年的头像都换成了空白图。
儿童心理专家林教授讲了件真事:有个女孩在母亲去世后,把300封没寄出的信藏在床垫夹层。直到十年后搬家才被发现,每封信开头都写着"妈妈,今天我又被摄像头追着跑了..."。他说现代社会给了孩子太多伪装的保护壳,反而忘了悲伤需要黑暗中的独处空间。
最近有人拍到小玥儿在便利店挑选明信片,结账时特意用现金支付。店员回忆说女孩选了张落日海岸的图案,背面字迹被小心地卷起来。或许这是她悄悄保留的,与母亲对话的秘密方式。
"当我们举着手机心疼孩子时,有没有想过闪光灯正在灼伤他们的童年?"
汪小菲家的保姆车再次驶过那家便利店,车载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大S的经典影视片段。
小玥儿把脸贴在车窗上,路灯的光影在她眼睛里明明灭灭。后视镜里,十几个举着相机的身影正在追逐渐远的车尾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