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演员的转型之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07年的3月26日,时代华纳出版集团宣布,停止发行旗下Life杂志的印刷版,将内容全部转载到网络上。这是Life这本以摄影纪实为定位的周刊自1936年11月发行以来的第三次停刊,有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Life杂志以最完美的方式目击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探索过不同寻常的事物——丛林中和月球上的阴影;崇拜过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绘画、建筑和发明;感受千里之外的世界——隐藏在高墙后的危险。
正如出版商亨利·卢斯(也是时代、财富两大杂志的创办人)与诗人阿奇博尔德·麦克什利在这本画报的创刊词中写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1965年4月,Life杂志将一个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照片作为封面刊登,几天内这张照片的印刷版就售出800万分,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人们为清楚地了解到生命的诞生而震撼。2017年1月28日,拍下这组系列照片的摄影师——Lennart Nilsson以95岁高龄,逝世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养老院。
在电影世界里,有一部电影几乎还原了Life画报所承载的精神——经历、感受,尊重所有。那就是大家熟悉的美国喜剧演员本·斯蒂勒自导自演的电影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中译名《白日梦想家》)。 沃特是一个内向、敏感寡言的中年男子,即便面对自己暗恋的女同事也不敢表达心意。在LIFE杂志担任胶片影印经理的他认真而感性,总是能读懂专栏摄影师肖恩(西恩·潘饰)的想法,选出直击人心的作品作为画报封面。然而,纸媒杂志最终面临整合后的改版,在选用最后一期的封面时,沃特无论怎样也找不到肖恩所说的“第25号作品”!眼看画报就要截稿,沃特不得不从胶卷底片里寻找线索,历经鲨口逃生、火山喷发、攀登珠峰,横跨地球去追寻肖恩……
本·斯蒂勒从电视脱口秀出道,随后转投电影导演,1994年首次执导《现实的创痛》,1996年和金·凯瑞合作《王牌特派员》之后,回归喜剧演员身份,通过《我为玛丽狂》、《拜见岳父大人》、《博物馆奇妙夜》、《马达加斯加》系列奠定了自己喜剧大牌的地位。不同于本·斯蒂勒以往夸张的喜剧形象,《白日梦想家》这部电影低调内敛,却又不失浪漫的想象力,描述了一个小人物说走就走的旅行,环绕了大半个地球后才发现,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身边最真实的。 身处在欢乐中的人,是无法了解如何使人欢乐的。普通喜剧观众也不太会静下心来仔细琢磨过一部喜剧是如何构成的,事实上,每个喜剧演员都有颗严肃的心,他们把最欢乐的样子留在银幕上,却把最沉默的样子留给自己。纵览本·斯蒂勒的喜剧影片,从《博物馆奇妙夜》系列开始,他努力摆脱早期的无厘头风格,转为对家庭关系、人生哲学的思考,而一旦略为夸张回到老路,比如《热带惊雷》的票房、口碑就不如意,不仅观众不买账,而且唯一的收获就是给戒毒复出的小罗伯特·唐尼带来了81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不过考虑到当年的赢家是《蝙蝠侠之暗夜骑士》中的小丑希斯·莱杰,唐尼叔也已经靠《钢铁侠》重回一线,这个提名也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好在《白日梦想家》一片,本·斯蒂勒展现出了高水准的镜头掌控力,构图和色彩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外景地风光,全篇处处可见恰到好处的留白,这些留白处在后期处理中加上了重新设计过的广告语、报头,与剧情恰到好处的呼应,完全不亚于任何4A公关的巧妙。此外,作为主演他也贡献出了难得的表演,喜剧演员出演正剧一方面要跳出原有的桎梏,另一方面本片还要在突出主线之外,同步表现出副线对爱情、家人、同事关系的思考。 不少人认为片尾作为主线的交代,是全片的精华和泪点所在。但我认为这样处理,本片海报上斗大的“STOP DREAMING,START LIVING”反而容易被片尾淡化,25号底片,更适合作为彩蛋出场。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港城路窦文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址:喜剧演员的转型之路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58378
相关内容
爱情公寓演员:从喜剧明星到反派角色,转型之路的探讨小沈阳转型之路:从喜剧明星到实力派演员的蜕变
演员转型之路是什么
中生代女演员的“转型”之路
八位网红转型演员的明星之路
前央视主持转行演员,跨界转型之路
一位优秀的演员的转型之路
沉淀三年,43岁贾玲的转型迷思:从喜剧帝国到深度导演之路
范丞丞:逆袭之星,偶像转型演员的惊艳之路
小沈阳:从喜剧明星到音乐新秀的惊人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