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好姐姐贾丹:养了贾玲9年,母亲逝世后,她不光当姐还当妈
今年,贾玲执导的影片《你好,李焕英》斩获超过50亿元票房,创造了女性导演跨界转型的辉煌成就。这部作品让观众深入了解到贾玲与母亲之间那份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贾玲与姐姐之间还有一段更为动人的姐妹情谊。
当年贾玲考取中央戏剧学院时,其姐贾丹同时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录取。两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背后是高昂的学费负担,让父母陷入两难抉择。深明大义的姐姐毫不犹豫地撕毁了自己的录取通知,将求学机会让给妹妹,在母亲离世后更是义无反顾地扛起家庭重任,用无私的付出托起了贾玲的演艺梦想。
1977年,贾丹出生在湖北襄阳一个群山环绕的偏远村庄,父母是当地化工厂的普通工人。五年后,妹妹贾玲的降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喜悦。成长在闭塞山村的贾丹,虽然距离繁华城镇仅有40余公里的山路,却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妹妹的到来为她的单调生活增添了色彩,尽管她时常摆出大姐的架势指挥妹妹,但性格倔强的贾玲从来都不是个听话的跟班。
稍微大些,贾玲竟然自己上树摸鸟蛋,下水抓鱼,俨然一个假小子。
贾丹觉得自己的"家长权威"受到了质疑,同时也担忧妹妹的安全,因此偶尔会悄悄向母亲打小报告。结果就是贾玲免不了要挨一顿狠揍。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她九岁那年才有所改变。
那一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曲苑杂坛》栏目,里面包含了相声、小品、杂技、评书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节目播出时,平时活泼好动的贾玲就像被施了定身术,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看,还跟着节目学会了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有时兴致来了随意叫上几声,就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这让年幼的贾玲倍感快乐,更加投入地学习"表演",而这一切都被姐姐默默记在心里。
1994年,贾丹考入了幼儿师范学校,虽然热爱表演的她仍希望能在艺术道路上有所发展。为此她特意咨询了武汉艺术学校的一位老师。当老师指出中专学历重复就读没有意义时,贾丹立刻想到了同样热爱表演的妹妹,便询问妹妹是否有机会报考这所学校。
“你妹妹什么样?可以带来看看。”老师耐心地回复说。
贾丹听闻老师的建议后,立即把妹妹领到老师跟前。令人意外的是,贾玲那股机灵劲儿立刻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当场表示:"这孩子潜力不错,明年可以来参加招生考试。"这个好消息让姐妹俩兴奋不已,随即投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
转眼间到了招生季,贾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特意扛着一大袋自家种的花生去拜访老师。她本想着让老师通融一下,可老师坚决不肯收这份"心意"。面对被退回的礼物,贾丹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妹妹会落选。
出乎意料的是,机灵的贾玲轻松通过了考试。进入专业表演学习后,她开始憧憬成为电视里光彩照人的明星。她满怀期待地问姐姐:"我们以后真能当上大明星吗?"贾丹信心十足地回答:"肯定能!"那时的她怎会料到,虽然梦想之门曾向她们敞开,却很快就会被现实无情地合上。毕业后,贾丹在襄阳电视台当上了主持人,恰逢台里组织进修,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为了实现更大梦想,她带着贾玲前往北京,准备报考中戏和北电两所名校。
站在京都寸土寸金的地方,姐妹俩开心不已,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触碰到梦想。
梦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往往残酷无情。在竞争激烈的考生大军中,实力平平的姐妹俩终究没能抵挡住残酷的选拔机制。向来顺遂的贾玲这次却异常固执:"我就不信这个邪,难道还有我考不上的学校?"姐姐贾丹看到妹妹这般坚定,也重新燃起了斗志。
姐妹俩重整旗鼓,准备再次向梦想发起冲击。2001年对中国体坛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中国男足历经44年漫长等待终于闯入世界杯决赛圈。同年,相声艺术也迎来了重大突破,这门传统曲艺首次以专业形式走进高等学府。那年春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召开记者会,宣布将在中央戏剧学院设立两年制的相声大专班,这个名为喜剧表演的专业,学费高达万元之巨。
这一创举在当时引发了巨大轰动,传统师徒相授的相声艺术竟然登上了大学殿堂。但冯巩显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会说"想死你们了"的喜剧演员,他怀着培养新一代相声大师的雄心壮志。就在专业设立不久后,一年一度的艺术类招生考试如期而至,贾家姐妹再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姐姐贾丹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主持专业,渴望在播音主持领域大展宏图。
另一边,贾玲为了保险起见,还在戏剧表演专业外又多选了个“喜剧表演专业”。
毕竟后备选择总要提前准备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也许正是这份周全的准备打动了命运,很快她们就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喜讯。
那天在家里,贾母突然接到中戏招生办的来电:"恭喜贾玲同学被我校录取,但她同时填报了戏剧表演和喜剧表演两个方向,需要确认最终选择哪个专业?"贾母听到"录取"二字顿时喜出望外,根本没听清后面的话。她脱口而出"戏剧表演专业",可浓重的乡音让电话那头听成了"喜剧表演专业"。毫不知情的贾玲还幻想着成为像巩俐、章子怡那样的影星,殊不知自己已经踏上喜剧演员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贾丹也收到了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姐妹俩相继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高昂的学费就让全家陷入困境。当时化工厂效益每况愈下,贾母又遭遇下岗,家里的积蓄只够供一个人上学。贾玲怎么也没想到,这种电视剧里常见的两难抉择,居然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在现实和梦想的边缘挣扎着,不知道是不是该放弃。
目睹父母为难的样子,贾丹二话不说就撕碎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爸、妈,还是让小妹去吧。"她故作轻松地说道:"反正我都找到工作了,上不上大学也没那么要紧。"那个深藏心底的求学梦想,就这样被她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贾丹毅然舍弃了对锦绣前程的憧憬,把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让给了妹妹贾玲。2001年正值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时刻,全国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贾丹继续在襄阳电视台担任主持人工作,而妹妹贾玲则怀揣着全家人的期望前往中央戏剧学院求学。表面看来一切都很圆满,仿佛当初那个痛苦的选择从未发生过。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现实无情打破。
某天录完节目后,贾丹突然接到父亲带着哭腔的电话:"快过来!你妈快不行了!"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她难以置信地想:"怎么会?前两天通电话时还好好的..."顾不得多想,她冲向医院的路上不停祈祷母亲平安。可惜天不遂人愿,医院很快就传来了母亲离世的消息。巨大的悲痛中,她猛然想起还在北京求学的妹妹。
于是赶紧让男友联系她:“回来见妈妈最后一面。”
隔天,贾丹在火葬场处理母亲丧葬事宜时提到,她在远处望见妹妹贾玲呆立在门外,泪如雨下却始终站在原地。看到这一幕,贾丹心如刀绞,连她自己都难以承受丧母之痛,何况是自幼备受宠爱的妹妹。她柔声呼唤道:"玲儿,快来看看妈妈吧。"
贾玲这才如梦初醒,拖着沉重的双腿缓缓向前移动,整个过程恍若置身可怕的梦境。与此同时,自责不已的父亲也消沉颓废,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将妻子的离世完全归咎于自己。"要是没装那么多稻草,要是妻子没坐在车上,或者开车时能再慢一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场悲剧了。"他不断重复着。
然而命运弄人,谁又能预知意外的降临?母亲骤然离世,父亲健康每况愈下,妹妹仍需返校完成学业,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贾丹肩上。临行前,悲痛欲绝的贾玲哽咽着对姐姐说:"妈妈不在了,我这辈子都不会真正快乐了。"贾丹强忍泪水安慰道:"有姐姐在呢。"可那时的她也不过是个24岁的年轻女孩,又能有多少应对困境的能力呢?
她一个月赚800块钱,将500寄给妹妹,剩下的300留给自己生活。
生活上的困顿让她每一笔开销都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花在最关键的地方。看到心仪的衣服总是反复犹豫,最终依然不舍得入手。正值青春年华的贾丹,却只能日复一日地穿着那些已经洗得发白的旧衣物。她脑海中时刻盘算着如何能再节省一些开支,好让妹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连和丈夫结婚时都省去了婚礼仪式,只是简单地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偶尔会有不忍心的朋友伸出援手,请她吃顿饭,就这样艰难地支撑到贾玲完成大学学业。
2003年,贾玲顺利完成中央戏剧学院的学业。就在同一年,全国性的相声小品大赛正式启动。看到这个消息,贾玲欣喜若狂:"这简直是心想事成啊!"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参赛。
那时的贾玲还未发胖,纤细的身材搭配精致的高跟鞋,扎着干练的马尾辫,在一群说相声的男演员中显得格外亮眼。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初出茅庐的贾玲竟然一举夺魁,轻松超越当时仅获得第三名的郭德纲和于谦组合。那时的郭德纲还未成名,事业低谷期的他只能带着同样经济拮据的于谦四处走穴演出,勉强维持生计。看到妹妹刚毕业就获得如此佳绩,贾丹内心充满欣慰,感觉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却不曾想,相声的惨淡体现在方方面面,不比后来的《超女》、《快男》
贾玲虽然在比赛中夺得了桂冠,但这种荣誉转瞬即逝。比赛结束后,她很快就被遗忘,甚至连四百元的地下室租金都难以支付。当时姐姐贾丹的月薪已升至一千三百元,她毫不犹豫地给妹妹转去了一千元,可这笔钱交完房租后便所剩无几。
贾丹自己每月开支不超过两百元,看到妹妹如此"挥霍"难免心生不满:"你就不能节约一些吗?"电话那头的贾玲俏皮地回答:"姐,主要是我胃口太好了!"虽然无奈,但担心妹妹生活拮据的贾丹还是立即又汇了一笔钱,这次不忘叮嘱道:"要精打细算"。
汇款虽然顺利到账,但距离下次发薪还有很长时间。贾丹不得不节衣缩食度日,不过想到妹妹即将迎来转机,连手中的粗粮都觉得可口起来。可惜相声行业并不好闯,贾玲在北京漂泊了一年又一年,除了年龄和体重增长外,事业毫无起色。焦急的贾丹终于按捺不住:"你还是早点回来吧!"
但是不甘心的妹妹却在电话那端央求般地说道:“姐,你再给我一年,一年后我就火了。”
然而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她依然是个默默无闻的相声新人。迫不得已,姐姐贾丹专程赶往北京探望,想弄明白这座城市的魔力为何能让妹妹如此魂牵梦萦。眼前的景象令她震惊不已,那个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妹妹,竟然蜗居在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
当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霉味时,贾丹的心像被针扎般刺痛。她原以为给妹妹的生活费足够宽裕,但在物价高昂的北京城,这些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回到老家后,贾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既懊悔误解了妹妹的处境,更后悔没能多给她一些经济支持。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为妹妹联系到一份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月薪三千多元。
可当贾丹兴冲冲地打电话告知这个好消息时,贾玲却异常固执:"姐姐,再给我一年时间,就最后一年。"面对妹妹坚持住在恶劣环境中的选择,贾丹完全无法理解。而贾玲那句"说相声是我的使命",更让姐姐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怀疑妹妹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但是看着苦苦哀求自己的妹妹,她还是心软了。
2005年,贾玲成为冯巩的弟子,然而她的生活状况并未获得显著改善。执着的贾丹向妹妹发出最后通牒:"必须立即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等来的不是妹妹的归来,而是冯巩的来电。这位相声大师在电话中表示:"贾玲在相声方面极具天赋,应该继续留在这个行业。"
面对冯巩的劝说,贾丹坚持己见:"我不在乎她有没有天赋,我只知道她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冯巩当即承诺会负责贾玲的生活保障,包括食宿问题,并表示会带她参加演出改善经济状况。被冯巩的诚意打动,贾丹最终勉强同意了。此后冯巩言出必行,开始频繁带着贾玲参与各种演出活动。
随着演出机会的增加,贾玲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不再需要姐姐的经济支持。看着妹妹在演艺圈崭露头角,贾丹内心充满欣慰。然而她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变化:妹妹的外形开始走样。不知何时起,贾玲的体重持续增加,许多衣服都不合身了,只能将旧衣物打包寄回家中。当贾丹收到这些带着潮湿气息的衣物时,联想到妹妹居住的地下室环境,心中不禁感到酸楚。
只要一打电话,贾丹就催着妹妹换房子:“你的钱不够,我来出。“
妹妹却在那边笑嘻嘻地说:"姐,马上换。已经找好了。"没过多久,贾玲就从地下室搬到了东四十条胡同。虽然屋子不算宽敞,但总算搬到了地面上住,也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激动地向姐姐描绘着"自己的新家"。
妹妹兴高采烈地说:"姐,听说王菲在出名前也住过胡同,还倒过尿壶呢。我现在和她一样,说明我马上就要火啦!"贾丹完全无法理解妹妹的想法:"要是住胡同就能红,那岂不是人人都抢着住了。"不过她也明白劝不动妹妹,干脆不再多说什么,"只要妹妹高兴就好。"那时的她根本想不到,妹妹天天念叨的美梦,竟然这么快就实现了。
2008年,贾玲和白凯南搭档表演的《大话捧逗》在小剧场获得了热烈反响。看完表演的姜昆非常看好他们,当即表示:"我来推荐你们上春晚怎么样?"贾玲听完都惊呆了,这就能上春晚了?姜昆信心满满地保证:"那当然!"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简直让他们喜出望外。贾玲立即给贾丹打电话报喜:"姐,你认识说相声的姜昆吗?"
贾丹说:“当然知道啊,春晚上不是经常有他。”
“他打算把我的节目推上春晚舞台!”贾丹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不得了,但还是忍不住确认道:“这个安排可靠吗?”贾玲自己也拿不准主意:“我想应该没问题吧!”尽管姐妹俩都有些忐忑,但姜昆毕竟是姜昆,在他的大力举荐下,贾玲和白凯南携代表作《大话捧逗》亮相了2010年的春晚。
春晚播出前,贾丹接到了妹妹的来电:“待会儿有我的表演,一定要看哦!”于是,贾丹寸步不离地守在电视机前,生怕错过妹妹的节目。当看到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时,贾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妹妹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机会!她一直念叨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春晚之后,贾玲迅速走红,接替宋丹丹成为春晚的“固定面孔”,还开始涉足小品表演。妹妹的成功让贾丹倍感自豪,只要有人提起贾玲,她就会兴致勃勃地聊个不停,甚至让同事都不敢轻易提起这个名字。成名后的贾玲为姐姐购置了两套房和一辆车,贾丹心疼妹妹赚钱不易,屡屡推辞,可妹妹干脆直接把房子登记在了她的名下。2016年,贾玲创办了大碗娱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她的父亲贾文田。
她给贾丹说,“姐,我想拍个电影,讲讲妈妈的故事。”
回忆起天堂里的母亲,贾丹坚定地表示:"我当然会支持你。"随后,贾玲花费整整两年时间筹备并拍摄了电影《你好,李焕英》,将自己与母亲的故事搬上银幕,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尽管影片中只字未提贾丹,但她明白,在妹妹心中,自己早已如同母亲般重要。当大银幕上闪现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贾丹抬头望向天空轻声说道:"妈妈,我们都过得很好,要是您能亲眼看到就更好了。"
常言道长姐如母,只因三十多年前那声稚嫩的"姐姐",贾丹便放弃了自己的光明前途,倾尽所有保护妹妹周全。如今贾玲事业有成,名声大噪,贾丹终于能够放下重担,安心经营自己的人生。这段历程虽然充满坎坷,但最终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网址:回顾中国好姐姐贾丹:养了贾玲9年,母亲逝世后,她不光当姐还当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55018
相关内容
贾玲姐姐是谁个人资料介绍 贾玲姐姐贾丹势利眼是怎么回事?贾玲的家庭背景怎么样 贾玲的姐姐对贾玲如母亲般照顾
“国民妈妈”张小斐:贾玲捧了她整整10年,成名后三句不离姐姐
贾玲为什么对姐姐这么好?看看姐姐付出过多少,网友:长姐如母
贾玲在北京穷得吃不起饭的时候,姐姐让她回来,冯巩亲自和贾玲的姐姐说:没地
贾玲个人资料,坎坷的贾玲:母亲去世、父亲卖房
十几年前,贾玲姐妹和父亲的亲密...@云来安康吖的动态
贾玲狂减100斤:爱情初露曙光,白发父亲痛哭流涕
她令贾玲感激:供她9年,为她放弃学业,如今现状如何了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有三个姐姐?她们的儿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