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明星有隐疾

发布时间:2025-05-18 03:49

原帖链接: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84.html,评论请移步科学松鼠会本站,新浪镜像关闭评论,谢谢。

徐刚 发表

《新探索》供文

除了要承受超越常人的巨大压力外,那些体坛明星还得面对你可能闻所未闻的各种伤病,有些病在3秒钟内就会让一个健康的运动员再也无法站立;有些病看似不起眼,却是绑在运动员身上的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发……

2008年2月27日,姚明正式宣布自己因左足应力性骨折需要手术,整个赛季全部报销。而就在他宣布需要手术的前一天,他所效力的球队休斯敦火箭队刚刚在他的率领下取得本赛季最长的12连胜,目标直指总冠军。

人们会奇怪,为什么前一天还在赛场上统治比赛的姚明,第二天突然就赛季报销?体育比赛中的伤病,究竟有多么无常和可怕?

运动损伤有据可循

姚明这次“应力性骨折”,主要还是因为在NBA比赛的强对抗中,他的膝盖和脚都必须超负荷工作以支撑他庞大的身躯和频繁的折返跑。事实上,NBA的中锋腿脚受伤的例子比比皆是,脚伤就是这些叱诧篮球江湖的巨人们的阿喀硫斯之踵。聪明如大鲨鱼奥尼尔和石佛邓肯都会在密集的常规赛中偷偷懒,以便养精蓄锐应付对抗更为激烈的季后赛。

不光是姚明,基本上每种 运动可能引起与其运动特点相关的损伤,比如投标枪动作错误引起的投掷骨折,跨栏运动员的股后肌肉拉伤,拳击运动员的“击醉”(想想那个患有帕金森病的拳王 阿里)等,有很多运动损伤就干脆用运动项目的名字冠名,如“网球肘”、“跳跃膝”、“足球踝”等。所以,好多伤病都是运动员专属,咱们普通人只要按照规范 进行这些运动,一般不会出现运动伤病。当然,也有一部分受伤则纯属意外,比如踝关节扭伤,骨裂等。

这样描述体育运动中的损伤可不是为了渲染气氛,体育运动还算不上高危行业,但它肯定比一般职业的危险性高,尤其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外界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往往能造成运动员全身或者局部受伤。

说不确定并不意味着运动损伤无规律可循。 2005年,网坛名将阿加西以35岁的高龄杀入美网决赛,让这位网坛“常青树”多了一分传奇色彩。健康的身体是阿加西在30岁过后仍然伫立球场的关键,但是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阿加西也不得不向伤病低头,2006年 阿加西正式宣布在美网结束后退役,原因就是背部神经疼痛已经缠绕了他很长时间。在温网之前的几个月内,阿加西只打了一场法网的比赛,结果那场比赛他也因背 伤疼痛难忍无法发挥,而输掉了这场比赛也让阿加西下定决心与球迷告别。无独有偶,姚明的队友——火箭的头号球星麦蒂也因为其脆弱的“小蛮腰”而饱受折磨。

为什么伤病总是和腰过不去?因为运动员腰背部受伤几率比其他部位更高。腰背部是身体的躯干部分,属于人体的核心,不但负担了上半身的全部体重,而且在各动作中将身体力量向上、向下进行传递,当活动超越了脊椎活动范围,多次重复弯曲动作或动作技术有问题时,运动损伤就非常容易发生。通常腰背部损伤多表现为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和“强制性脊柱炎”等腰部的肌肉拉伤及腰椎伤病,也有急性腰扭伤。

运动员自身竟是致病元凶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美国110米栏名将阿兰·约翰逊在小组赛中意外摔倒出局,还险些受伤,刘翔夺冠之路上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对手。这是这位美国老将在其13年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跌倒,上一次跌倒还是在2002年的南非。导致其跌倒的重要原因就是阿兰·约翰逊在落后时试图调整自己的技术动作来追赶前面的对手,尽管没有受伤,但阿兰·约翰逊满脸的遗憾也足以说明保持稳定的技术动作是多么重要。

阿兰·约翰逊应该庆幸自 己没有受伤,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错误非常容易造成受伤。普通运动员受伤往往就是因为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存在缺点和错误。这 类不规范的技术动作通常都违反了身体结构、机能特点、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或运动学效率,导致损伤发生。

除去技术动作的因素,运动员在赛前准备活动不足或过猛也很容易引发损伤。刘翔在训练和比赛的时候热身时间就特别长,尤其是踝和膝盖方面的热身内容特别多,这也是他能跑出好成绩而且不易受伤的重要原因。

如果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不佳可能直接导致伤病,这也是为何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会对运动员的状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通常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不好的时候,肌肉力量和弹性就会很差,反应会迟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也会比平常差,因此特别容易致伤。柔韧性不好、协调性差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如果技术错误而且局部负担量又很大,那就更要当心了,潜在的威胁随时可能会出现,因为人体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项目本身的技术特点会直接诱发伤病。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各司其职,承受的负担各不相同,如果训练方法不当,会容易引起负担较大部位的受伤,比如篮球运动最易伤膝,体操运动员则极易伤肩。

在进行运动时,身体某些 组织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容易和周围的“邻居”发生挤压和摩擦,这也很容易致病,比如肩袖肌腱的局部组织就非常脆弱,经不起拉或者折,外力一大, 就有可能造成损伤。有的关节如果超过一定的弯曲角度,稳定性会降低,关节面之间容易出现“不合槽”现象,引起捻搓和摩擦最终导致受伤,如膝关节半蹲时下发 力。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30岁左右的欧美球员一般正是出成绩的黄金年龄,经验、技术、意识都比较成熟,比赛时会游刃有余,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先后与中国4代选手交锋,他以39岁的高龄冲进男单4强, 成为世界体坛永远的佳话。但我国运动员到了这个年龄往往就已经销声匿迹。为什么?因为目前我国教练对队员伤病恢复不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度重视,往往提倡“轻 伤不下火线”,无论有伤没伤,都要刻苦训练甚至带伤坚持比赛。女排的赵蕊蕊是个典型的例子。以她当时的伤病恢复状态,根本不该去参加奥运会,即便参加,也 不该在首场比赛便被委以重任,结果在奥运会上造成3次骨折。

当然,不是每个运动员的伤病都伤筋动骨。事实上,大部分运动员的都是小伤不断,严重伤不见得有那么多。比如腰背筋膜炎、韧带拉伤等伤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骨折、韧带断裂、肌肉断裂等大伤;髌骨劳损、腱鞘炎、腱围炎等慢性损伤发生率高于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急性损伤。

伤病不在大小,最麻烦的是,这些损伤一旦发生,治疗将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面对运动损伤都没有特别快速有效的手段,而且对运动损伤的治疗办法往往是一边训练一边治疗,如果训练安排不当,会不断造成新的损伤,使痊愈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运动界,预防损伤远比治疗损伤更重要。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有伤,运动员就赶紧停止训练马上休息呢?也不是。只要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不仅可使损伤顺利得到恢复,还可以尽量保持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反之,过早恢复训练会引起反复损伤,不利于伤病愈合,但休息时间过长,又会造成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水平明显下降。

一个长期正规训练的运动员如果突然完全停止训练,就好像一匹狂奔的骏马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很容易出事。因为长期运动形成的条件反射和生活习惯会遭到破坏,造成机能紊乱,可能出现如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长期停训后,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神经反应迟钝、技术动作变型等问题,使其动作技能明显下降。所以运动员受伤后,不是迫不得已,不应该完全停止训练,但是在损伤后应该尽可能减少会引起损伤的动作,以免加重损伤,妨碍损伤的恢复。

伤后训练也不仅仅是跑跑步运动运动就能解决问题,还需要防止肌肉萎缩。受伤后运动强度小,会导致肌肉萎缩,肌肉一萎缩,容易影响关节稳定性,关节不稳,关节处的损伤愈合就会延缓,甚至加重损伤。因此,受伤的运动员必须注意加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如半月板、十字韧带,股四头肌等。

所以,运动员在伤后安排训练时,除受伤部位停止或减少运动外,其他部位应尽可能保持活动,受伤局部还要加强肌肉力量练习,但是要停止与受伤有关的动作。和队医共同研究制定训练和治疗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根绝运动员的执行情况和具体反应做出相应的修改。(撰文\北京体育大学 王芳)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科学松鼠会[http://songshuhui.net/]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84.html

网址:体坛明星有隐疾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54130

相关内容

贵圈还有多少明星有隐疾
新京报:体坛明星盛名之下另有隐情
口水能过敏,天生没子宫,这6位明星的“隐疾”,困扰他们许久
隐匿在星光背后的“身心枷锁”:带你了解抑郁症及躯体化疾病
疾病是隐私,底线不容践踏
体育明星有没有隐私权?.doc
有“鲜为人知”的隐疾的5大明星,邓紫棋说话漏风,最后一位吓人
赵丽颖纹身秘密?盘点当红明星不为人知的隐疾
明星面对疾病如何处理?李咏选择隐瞒,她患有艾滋病坦然公开!
他们都有病 明星隐形的心里与精神疾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