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玫瑰乌龙”事件揭示的背后:明星与汽车品牌的流量博弈
最近,华为高管余承东和演员刘亦菲的名字如陨石般闪耀登上热搜,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一条微博互动。
3月8日妇女节,余承东在微博上发布了智界R7的宣传视频:一辆车头装满520朵黄玫瑰的新车型,配文写道“黄玫瑰象征自由与勇气”。巧合的是,刘亦菲在去年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中扮演的角色正是“黄亦玫”,她不仅给这条微博点了赞,还和余承东互相关注。
网友们的想象力随之炸裂——有人翻出了余承东多年的婚姻经历,有人猜测这是“强势总裁爱上女星”的戏码,甚至还有离谱的传言称“刘亦菲将嫁入华为豪门”。
然而,到了3月11日,余承东对媒体说出了简单而有力的六个字:“我至今都没见过她”,这几句话几乎成为史上最简洁的辟谣秀。有网友调侃:“这届狗仔队太不给力,连张同框照都P不出来。”
这场乌龙事件看起来滑稽,实则隐藏着商业逻辑。当余承东辟谣的同时,多家媒体开始爆料刘亦菲或将代言智界汽车的消息。
而在这场舆论漩涡中的智界R7,正是余承东去年逆袭的“救命车”——该车型前身智界S7销量惨淡,R7上市后依靠52L电吸前备箱(特别适合长指甲女生设计)、三色光化妆镜等独特配置,去年12月销量飙升至1.5万辆。
细看这场“绯闻”的时间线:3月8日开始黄玫瑰营销,3月11日高管进行辟谣并披露代言风声,这个过程堪称娱乐圈的“防爆”操作。明星与车企的合作并不稀奇,鸿蒙智行旗下的享界汽车曾找黄晓明、杨幂代言,但这次的运作显然更懂流量秘籍——通过“绯闻”驱动关注,再通过辟谣实现话题的回收,最终让产品成为最大受益者。
尽管如此,这种营销方式引发了争议。有网友直言:“把男女关系当卖点,车企的格局真的小了。”但数据不会说谎:绯闻发酵期间,“智界R7”的百度搜索指数飙升300%,刘亦菲同款黄玫瑰车模在某二手平台上的价格竟飙涨至5000元。
回头审视这场闹剧,最值得玩味的是余承东那句“没见过她”。这种“先否认再合作”的路径,相较于常规的明星代言声明,不仅规避了前期舆论风险,还善于利用反差感制造记忆点。
至于智界R7本身,搭载的华为ADS3.0智驾系统与800V高压平台,在这场流量狂欢中反而显得音量微弱。
总之,这场因黄玫瑰引发的热搜连续剧,实则是流量时代的标准剧本:耗费最少的成本,撬动最大的关注。然而,当车企和明星都深谙此道时,消费者更应保持警惕——我们是追车,还是追热闹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