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能遇到一位良师,无疑人生之大幸!被誉为“神仙嗓音”的周深在乌克兰的学习生涯中,就遇到这样一位恩师,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航向。
事情还要从周深高考失利,远赴异国他乡求学说起,我们都知道医学很难学,在国外用别人的母语学医学就更难了,乌克兰是个多语种国家,周深每次上课都全神贯注听讲,但生僻的专业词和语言让他如听天书,只好下课后借同学的笔记来看,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即使是这样,大一结束后,周深的大多数课程都亮起了红灯,只有一门勉强过关。
整天忙忙碌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周深觉得这是浪费父母的金钱,也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迷茫困顿之际,同校的乌克兰利沃夫音乐学院开始招生,这彷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周深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他不顾家人强烈的反对意见,毅然从医学转投音乐怀抱。即使家庭资助因此中断,他也不曾退缩,而是通过打工兼职自力更生,坚定地走在音乐的坎坷路上。然而,音乐旅程并非一路顺风,高强度的训练甚至导致周深声带受损,险些失去宝贵的嗓音,这也让周深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
在心仪老师处连连碰壁,周深没有放弃,三个月坚持,只为得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认可。这位70岁的老教授终于被打动,成为了周深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是如亲人般关心周深的生活点滴,他每月收入只有微薄的2000元,却为周深买水果补充营养,有一次周深穿着破洞裤来上学,教授以为他买不起衣服,毫不犹豫地决定暂停课程,亲自带他选购新衣。钢琴伴奏老师亲切地称周深为“小太阳”。
当周深在中国乐坛崭露头角,面临事业与学业难以兼顾的局面时,正是这位恩师替他在校长面前求情,帮他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当周深在中国的音乐事业蒸蒸日上时,乌克兰的老教授却在一天天地老去。
在新加坡演唱会前夕,传来老师骤然离世的噩耗。那一刻,周深强忍悲痛,顶着身体不适,以开水润喉,奋力唱出最美妙的歌声。他不想给老师丢脸,老师是乌克兰功勋级的歌唱家,对于流行音乐起初并不完全认同,但他尊重周深的选择,临别之际,老师对周深说:“你若想唱流行,尽管去唱,但如果有一天你想回归歌剧,想要挑战更高的音域,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新加坡公益演出结束后,周深沉浸在哀思之中,他回到乌克兰,为老师送上鲜花,点燃蜡烛,以此缅怀和致敬。三个月后,他演唱歌曲《亲爱的旅人》,歌词中的每一句都像是对恩师深深的怀念,同时推出的《花开忘忧》更是寄托了他对老教授无尽的思念。特意安排在教师节首次演唱,彩排时周深更是难抑激动,泣不成声。
周深无疑是幸运的,在异国他乡的留学,遇见了两位如爷爷奶奶般疼爱他的老师,他们不仅用知识灌溉了他的音乐才华,更以无尽的关爱温暖了他的心田。假若那位尊敬的恩师仍健在,看到周深今日的成就与风采,定会为他感到无比骄傲。而周深,也将永远铭记这份深厚的师生情谊,带着恩师的期许,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