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一些思考
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场景品牌,首先都是品牌范畴,都具有品牌的相关属性,大范畴上差异并不大。但是在具体实操中,有着执行思路和流程上的差异,因为塑造的主体不一样,一个是产品,一个是渠道和场景。
品牌的定义有很多种,经典Marketing说,“品牌是每一个企业不同个性的脸庞”,“品牌不仅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还想到了什么”,“品牌是消费者心智中代表特定品类的名字符号”等等。
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产品,包括了商品、服务等。一旦产品在消费者脑子里留下的不仅仅是实体产品的好吃好用,还有符号化、故事性、风格、情感等虚拟要素,这就成为了品牌。
所以,产品和场景并不等同于品牌,很多只是牌子或有名的牌子。
而面对更加年轻化(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流)、年轻态(优质中产、银发贵族)、新媒体等需求,品牌更聚焦于“品牌=产品+人格化”,品牌的虚拟要素更加像人一样,有血有肉、贴近消费者,娓娓道来和让人喜爱,形成深刻的认知。
品牌的打造,从实操角度主要包括三大核心内容:品牌策略、品牌形象和品牌传播。
品牌策略,细分下来一般是品牌定位、目标消费者、品牌诉求、品牌宣言及slogan、品牌产品线架构、品牌支持点、品牌功能利益点/情感利益点、品牌调性等;
品牌形象,一般包括品牌命名与LOGO、品牌VI视觉系统、产品形象设计(如包装形象)、店面空间形象设计(包括电商)等;
品牌传播,一般包括年度传播主题、主视觉KV、品牌视频创意物料(包括TVC)、品牌线上线下促销POSM、传播媒体计划等。
总体上,产品品牌与场景品牌在实操中具体的差异,也会体现在这套流程中。
简单来说,产品品牌是消费者直接购买的产品所属的品牌,比如华为手机、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运动鞋、江小白等,产品品牌销售的主体就是产品本身,文化打造也是基于产品属性决定。
比如江小白专注的就是如何打造江小白的差异化和年轻化品牌策略、江小白独特的卡通与台词包装形象、以及通过跨界合作等方式传播的江小白知名度,最终配合销售渠道实现销售。所以产品品牌的主体相对单一。
场景品牌,传统意义上就是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场所所属的品牌。
场景品牌是一个场所或平台,连接产品/服务与消费者。细分类型有餐饮渠道品牌,如外婆家、麦当劳、喜茶、星巴克等;零售渠道品牌,如盒马、家乐福、7-11等;还有服务品牌,如SPA会所、美容院等。
场景品牌销售的主体虽然依然有产品,但品牌涵盖的工作却远不止此。
如餐饮品牌麦当劳,销售的主体是美式快餐,但店面环境体验、麦乐送服务也是其品牌打造的主体;盒马不仅销售货架上的产品,也需要销售送货上门就近服务和生鲜现烧的体验。所以渠道品牌所涵盖的主体就包括商品+服务+体验,更加多元。
而类似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属于广义上的场景品牌,同样具有场景品牌的产品、体验与服务的主体。
正因为产品品牌和场景品牌在主体上的不同,让两种品牌在实操上具有很大的差别。
从品牌策略角度,两者的目标人群整体越来越年轻化,但是产品品牌的目标消费群的年龄、性别属性较强,如江小白可能表述为18-28岁年轻男性;
而传统意义上的场景品牌,目标消费群的地理范围属性较强,如星巴克关注就近CBD的办公人群,盒马关注5公里范围的社区中产等。
在品牌定位和诉求上,产品品牌的发力点往往是产品功能利益点和情感利益点,如王老吉的“怕上火”、三星笔记本的超薄等,简单直接;
场景品牌不太一样,餐饮品牌发力点除了便利、也非常强调产品口味和特色,特别是网红品牌;
而零售品牌发力点大都是便利、快捷、便宜、优质、特色的服务和独特体验等,如盒马的新鲜。
而场景品牌形象打造,除餐饮品牌有部分食品饮料包装形象的设计、包材选择等,整体品牌形象工作都着重在于店面形象的打造、店面VI系统和服务形象传播的建设上,以此创造更加独特和差异的品牌体验。
所涉及到供应商包括餐饮空间设计+装修执行团队,餐饮VI形象设计团队(产品形象往往是VI的一个环节)。
两大类品牌在品牌传播上,传播内容也同样存在主体的差异。
媒体选择上也有区隔,产品品牌的传播并没有特定的媒体,根据预算的情况,选择如电视综艺、网络媒体、终端媒体等,但产品品牌的第一传播阵地是在包装和销售终端,产品数量等级和排面越大,终端呈现越多,其沟通触点也就越多。
而场景品牌因其具有的地理属性,基础传播阵地往往会选择大众点评等平台,并拓展到其他媒体。同时,场景品牌自身的门店也是最好的传播阵地,店面数量等级越高、地段人流量越大,品牌沟通的触点就越强。
但随着竞争升级,两类品牌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产品品牌和场景品牌的区隔会越来越小。
很多品牌从一开始就需要两者兼顾,如服装品牌、手机品牌、电商品牌等。电商产品品牌在创立初期,就需要考虑作为电商场景的运营,如小米手机不仅仅是产品品牌,也是小米商城的场景品牌。
另外,品牌强大到一定阶段,也需要跨界提升品牌的竞争维度,场景品牌除了在体验和服
另外,品牌强大到一定阶段,也需要跨界提升品牌的竞争维度,场景品牌除了在体验和服务上创新,也会走向自有产品品牌的创新。
如盒马场景内的自有鲜奶产品品牌日日鲜;海底捞的自有火锅底料产品等;而产品品牌同样如此,如日本四大啤酒品牌sapporo开拓自营的sapporo the bar酒吧。
扫码链接新浪潮!
*本文来源于弘章消费研习社。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场景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一些思考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49151
相关内容
护肤品排行榜品牌和产品都有哪些?行舟品牌的消费品酒类品牌张裕·味美思的市场调研分析(下篇)
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化妆品品牌策略分析
制鞋业品牌形象建设与品牌管理的战略思考与案例研究.docx
产品和品牌的关系之3:战略产品的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80%经理人搞不清楚产品与品牌 品牌和产品是什么关系?
各品牌化妆品的明星产品
明星代言企业品牌背后思考
豪华品牌牵手流量明星的深层思考
国产彩妆的大品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