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策略(超全面)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舆情应运而生。然而食品安全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重要平台,引导食品产业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在不断凸显,极易影响食品市场的稳定,对我国食品贸易带来新的挑战,甚至引发公众的食品安全恐慌。因此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食品安全行业如何监测和应对网络舆情呢?
一、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的总体原则
1、食品安全相关企业应当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搜集相关信息,了解社会舆论动向和公众诉求,以便做出准确、及时、有效的反应;
2、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监测、软件监测如<识微商情>或两者兼有的方式;
3、应当综合分析舆情的性质、影响力、影响面、传播渠道和变化趋势等因素,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制定舆情应对工作流程和应对预案;
4、原则上一般信息可以每天汇总上报部门主管领导,重要信息应当随时上报;
5、舆情应对一般可以选择与舆情来源相同的传播渠道,也可多渠道同时传播以获得更高的信息到达率;
6、舆情信息应当灵活处置,不可盲目求快。如研判认为应当做出应对的,则宜早不宜迟;
7、应对的强度取决于事件的性质、影响力和传播渠道等因素。舆情应对的强度从低到高一般是:社交媒体或网站发布新闻口径、向记者发送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或专访、召开媒体通气会、新闻发布会等。
二、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的基本工作流程
1、开展舆情监测,搜集舆情信息;
2、分析研判舆情的总体状况和发展态势,筛选重点信息,并分析舆情性质、影响面、影响力等;
3、根据舆情状况提出优先应对建议和具体风险交流措施建议,必要时按预案启动应对程序;
4、搜集利益相关方关切与诉求,拟定有针对性的风险交流口径。必要时可从风险交流专家库中选择合适人员与本企业风险交流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共同应对。
5、选择适宜的信息发布形式、发布时机和发布渠道;
6、开展风险交流工作及其他相关活动;
7、跟踪舆论反应,适时开展后续风险交流活动;
8、评估舆情应对及风险交流效果。
三、食品安全行业应当高度关注的舆情
1、谣言。某些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发布一些没有事实依据或科学依据的舆情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被广泛转载和传播,将造成很大的负面的社会影响;
2、影响广泛人群的。当某一类日常消费量大、食用人群广泛的食品(如大米)出现问题,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将会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3、品牌效应大的。一旦某个知名品牌的食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将对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水平提出更深的质疑,由此引发的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也将具有更大的关注度;
4、涉及行业潜规则的。某类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涉及行业潜规则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社会公众将对此类食品行业的诚信持高度怀疑,甚至对此类食品的安全性失去信心;
5、涉及婴幼儿和孕妇等敏感人群的。婴幼儿、孕妇是特殊人群,需要重点呵护。供应给婴幼儿、孕妇的食品需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此类食品(如奶粉)出现问题,将严重伤害公众的感情,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
6、心理感受。在食品中掺假掺杂甚至加入有毒有害物质;
7、出现人员伤亡的。某些食品安全问题会严重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出现人员死亡,此类食品安全事件将引发强烈的舆情;
8、中央媒体黄金时段报道的。中央媒体的受众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特别是在黄金时段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此类舆情需重点应对;
9、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的。某些食品安全舆情一旦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转载,其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也很广,需引起高度重视。
四、食品安全行业应当注意的问题
1、食品安全舆情可能涉及行业、企业利益和国际贸易,应当充分考虑恶意竞争的可能性;
2、如监测发现某舆情具有明显炒作痕迹,而本次未出现舆情爆发,则再次炒作的可能性很大,应当提前做好口径准备;
3、如舆情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建议发布信息前与各方磋商统一口径,尤其当存在学术争议时;
4、如发现风险交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当尽快与相关媒体或记者联系,及时纠偏。
最后福利: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服务商<识达科技>——免费申请体验入口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网址: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策略(超全面)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43520
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方案网络热点交通安全舆情事件如何实时全面高效监测
全面解析网络舆情监控方法:如何有效应对舆论危机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舆情策略三步走
全面解析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的关键方面与有效策略
舆情监测有哪些内容?全面解析舆情监测的作用与要求
北京网络舆情监测
舆情之眼:娱乐圈艺人舆情监测的策略与实践
竞品动态监控怎么做?竞争对手网络舆情监测方法
AI技术风险管理:舆情监控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