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味入陕,折耳根、丝娃娃、红酸汤……贵州菜如何征服西北胃
2025年,贵州菜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在地方美食文化传播和餐饮消费市场日益活跃的当下,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在这场美食风潮中被深深裹挟。街头巷尾,贵州菜馆的招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人均消费三四十元的街边小店到各大商场涌现的大型餐厅,一道道充满烟火气的贵州美食,吸引着食客们前来探寻味蕾的新体验。
偶像明星刘雨昕在微综艺《昕世界XIN’SWORLD》第二季中带吴建豪品尝贵州美食的视频,在西安年轻人的朋友圈刷屏。视频中,她穿梭于贵阳街头,从酸汤鱼的沸腾红汤到丝娃娃的清新薄饼,再到折耳根炒腊肉的“黑暗冲击”,每一帧画面都让屏幕前的观众直呼“馋哭了”。这条播放量突破千万的视频,不仅让“贵州菜”成为西安餐饮热搜词,更掀起了本地食客对酸辣风味的狂热追逐。
事实上,作为贵阳人,刘雨昕与贵州菜的渊源早有伏笔。早在2021年,她参与的综艺《打卡吧!吃货团》便深度呈现了贵州美食的文化魅力,酸汤鱼的历史传承、丝娃娃的市井智慧、状元蹄的百年典故,通过节目镜头传递到全国。而2025年,随着贵州文旅与餐饮品牌的联动升级,这场“酸辣风暴”终于席卷至西安。
折耳根、糊辣椒、贵州酸汤……贵阳街头巷尾的美味视频在网络上的播放量短时间内便突破数百万,评论区里满是观众们对贵州美食的垂涎与向往,大家纷纷留言询问这些美食的来历、做法。
说起贵州菜的热潮,不得不先从其发源地贵州的独特饮食文化和自然条件说起。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食材资源,为贵州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山清水秀,农产品和食材种类繁多,辣椒、香料等食材的丰富产量为贵州菜的麻辣鲜香提供了天然的保障。贵州菜以其酸辣开胃、食材丰富、制作精细而闻名,这种口味特点不仅适应了当地湿润的气候,也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
贵州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除了自身美味的特点外,还得益于当下的文化传播和餐饮市场发展。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美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像刘雨昕这样的偶像明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将贵州美食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她的微综艺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到贵州美食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众对贵州菜的兴趣和好奇。同时,餐饮市场的竞争也促使各大菜系不断创新和融合。贵州菜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也逐渐适应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陕菜、川菜、湘菜占据主流的西安餐饮市场,贵州菜以“九分辣一分酸”的复合口感杀出重围。某贵州酸汤火锅店老板坦言:“我们的红酸汤用野生番茄和糯米发酵365天,酸得通透,辣得层次分明,很多年轻人说这是‘火锅界的解腻神器’。”数据显示,2025年西安新增的贵州菜馆中,70%以酸汤火锅为主打,人均消费78元的价格,精准切中年轻白领的消费需求。
贵州菜在西安的流行,不仅是味觉的征服,更是文化叙事的胜利。丝娃娃的“抗战防漏手帕包法”、青岩卤猪蹄的“状元及第”传说、酸汤鱼“以酸代盐”的生存智慧,这些故事通过短视频、菜单文案甚至店内装饰渗透到消费场景中。
此外,为了适应西安人的口味,部分菜品也在悄然“变形”。例如,折耳根炒腊肉减少折耳根用量,增加孜然调味;酸汤煮羊肉将关中传统与黔菜精髓结合,成为抖音热门“混搭吃法”。西安碑林区一家贵州菜馆的主厨表示:“我们要保留贵州魂,但也要让本地人吃得惯。”
尽管势头正盛,贵州菜在西安仍面临隐忧,接受度分化是首要难题。调查显示,一些消费者因折耳根的腥苦、牛瘪汤的“重口味”而拒绝二次消费。此外,供应链依赖问题凸显,酸汤底料、特色辣椒需从贵州直采,导致部分小店难以控制成本。不过行业对贵州菜的长期潜力仍持乐观态度,品牌化与标准化被视为破局关键。目前,西安已有“黔三一”“山石榴”等连锁品牌尝试中央厨房模式,将酸汤底料、糍粑辣椒预制化;同时,文化体验深化成为新趋势——“王奋斗”等店铺引入沉浸式餐饮项目,将苗族银饰、侗族大歌与美食结合,打造“可吃的文旅IP”。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饮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餐饮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长安食光”饮食文化创意工作室创始人朱立挺认为,贵州菜在西安的推广,在口味上可以说没有障碍。一个酸,一个辣,与陕西人的口味有相同之处。而且贵州菜消费门槛也不算高,只需在地域文化和菜品文化上形成“以味引客、以游带食”的产业联动效应。而且贵州菜的引入,可以刺激陕菜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和产品提升。
从明星刘雨昕的美食推广视频到西安人的餐桌,贵州菜的走红不仅是味觉的迁徙,更是一场关于地域文化的深度对话。当酸汤的沸腾声回荡在城墙根下,当丝娃娃的薄饼裹住关中人的好奇,美食正在书写新的城市故事。正如一位食客在点评网站留言:“在西安吃贵州菜,像是一场舌尖上的旅行——酸是苗岭的风,辣是乌蒙的雨,每一口都是山河相逢的味道。”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曹馨水 文/图
网址:黔味入陕,折耳根、丝娃娃、红酸汤……贵州菜如何征服西北胃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41887
相关内容
从贵州到全国,酸汤火锅靠“酸”俘获亿万味蕾(寻味中华|饮食)贵州折耳根:“难吃榜”上前三名,“好吃嘴”里小清新
探寻折耳根的奥秘: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
折耳根和鱼腥草的区别 折耳根不适合哪些人吃
折耳根不能和什么一起吃?折耳根食用好处多
高梓淇陪娃吃泡菜!明星父子年夜饭寒酸,百元衣服引热议
折耳根与鱼腥草的区别
西南民间菜“折耳根”为什么又叫“鱼腥草
鱼腥草和折耳根是一样的吗
折耳根是鱼腥草吗 折耳根和鱼腥草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