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精准式拍摄 中立/客观态度 类型/系列/主题=贝歇夫妇

发布时间:2025-05-17 00:30

贝歇夫妇的“类型学”摄影

贝歇夫妇“剪影”

伯恩和希拉·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无疑是20世纪摄影史、乃至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夫妇。他们的生活与作品都围绕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展开。1957年,他们在此相识,20年后在此任教。他们的学生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 Struth)、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以及肯迪达·霍夫(Candida Höfer)等如今都是艺术市场的明星。

更重要的是,那令人不可思议的纪录乡村与工业建筑的事业,也从德国的这个地方起步。从1963年的第一场摄影展起,两人制定了共同的拍摄计划,并明确了拍摄范式,即大画幅、长焦镜头、黑白摄影、正面平拍,拍摄对象为水塔、煤气储备罐、青贮塔、高炉、工业用房、木筋房……他们将许多“无名”建筑抽出,置于严谨、简洁、纯描述性的构图中

为了加强图像之间的一致性,甚至是同质性,贝歇夫妇只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拍摄,并以网格形式(通常是六张、九张或十二张)呈现同一主题的照片,建立了“类型学”摄影。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人的出现,排除一切会引起美学解读的视觉吸引,通过冰冷的中立性建立起一部引人入胜的西欧工业遗产目录,包括德国、法国、荷兰、英国……1991年,贝歇夫妇荣获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雕塑金狮奖:他们的获奖有力说明了摄影得到当代艺术市场的认可。

范式的统一

贝歇夫妇的“类型学”从此刻在我们的视觉记忆里,每当看到水塔、青贮塔或其他工业建筑物,无法不想起他们。然而,除了拍摄工业风景的方式(以及他们学生的盛名),从摄影的本质认识他们的作品很有意思。他们拍摄过的“无名雕塑”数量惊人,并且坚持他们的摄影方法,令人肃然起敬。可是如果不单独欣赏这些照片,那就大错特错了,精准的拍摄角度简单易懂的题材使照片迷人。他们的摄影具有无法抗拒的视觉冲击力,证明了光线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应取决于拍摄主题本身。

对贝歇夫妇而言,一成不变的灰光线、无云朵、无阳光是最佳拍摄环境,有利于他们展现材质与形状的细微变化。看似中立的风格使被拍摄的地方完全脱离环境,从照片上既看不出环境,也无法知晓时间,使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复杂机械的细节上。由此,我们认识到现实主义摄影具有惊人的抽象化能力

与此同时,贝歇夫妇把“系列摄影”的概念推向极致。重复同一种图案不足以建立视觉统一,整体拍摄范式(构图、对焦、光线以及拍摄角度等)才是最重要的。今天,贝歇夫妇代表了主题摄影的力量和对构图的执着,他们还说明了看似中立的纪实风格在艺术性上绝不亚于耀眼、昏暗、浪漫的风格,或者说他们示范了即便不拍摄艺术照片,也能进入艺术史册。

贝歇夫妇生平简史

1931年:伯恩出生于德国锡根

1934年:希拉出生于德国波茨坦

1957年:两人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相遇

1970年:出版《无名雕塑》(Anonyme Skulpturen)

1975年:参加于美国罗切斯特举行的摄影展《新地志》(New Topographics)

1976年:伯恩成为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师

1991年:荣获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金狮奖

2007年:伯恩逝世于德国罗斯托克

2015年:希拉逝世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 想知道更多关于贝歇夫妇的生平与作品?

● 想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德国摄影史?

● 为什么杜塞尔多夫学派会成为某一类摄影的代名词,并且受到如此之多摄影师的追随?

● 为什么古斯基的一张照片能够卖出430万美元的天价?

● 难以理解托马斯·斯特鲁斯的形似旅行照的“博物馆照片”好在哪里?

● 在贝歇夫妇享有盛名的学生中,托马斯·鲁夫又是如何做到与众不同?

......

《杜塞尔多夫学派》专题课程

现已上线千聊(搜索“东方摄影书屋”)

我们邀请在该领域的资深编辑、译者、摄影师、策展人等

与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当代摄影中最富盛名的摄影流派!

点击海报跳转课程介绍与试听

网址:极简/精准式拍摄 中立/客观态度 类型/系列/主题=贝歇夫妇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36323

相关内容

极简/精准式拍摄 中立/客观态度 类型/系列/主题=贝歇夫妇
戴戴邵星颖夫妇共同投资并主演两部电影 横店火热拍摄中
贝克汉姆夫妇恩爱秀频,贝嫂新造型引发热议
张庭夫妇公司被查,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变形金刚5》主创:机械与人类的联系是变形金刚系列永恒的主题
唐嫣拍摄巴洛克风写真 欣赏贝嫂时尚范
世界女性艺术家介绍系列(1) ▏凯蒂•米歇尔
时尚界的新明星:贝克汉姆夫妇
李小萌王雷夫妇回老家住酒店,夫妻俩坐浴缸里拍照片,王雷瘦了!
斜杠人脉管理系统正式发布 引领精准获客新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