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央视中秋晚会节目单及演员阵容揭晓:星光璀璨,共赏月圆之夜

发布时间:2025-05-17 00:06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据最新消息,这场盛大的晚会将于9月17日20:00(中秋节当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中文国际频道(CCTV-4)、音乐频道(CCTV-15)以及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

本次中秋晚会的演员阵容可谓星光熠熠,汇集了众多华语乐坛的顶级歌手与影视明星。已官宣的嘉宾包括李宇春、周深、谭维维、唐嫣、李现、毛不易、刘涛、钟汉良等数十位明星。其中,歌手周深更是第五次登上总台秋晚的舞台,他将在晚会上独唱两首歌曲《化蝶》和《向光而行》,用其独特的嗓音和深情的演绎,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中秋记忆。

此外,晚会还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地域的歌手,如来自中国香港的王祖蓝、中国台湾的杨宗纬、新加坡的林俊杰等,他们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晚会的音乐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更有吴宣仪、杨超越、傅菁等年轻偶像团体成员同台献唱,为晚会增添了青春活力。

丰富多彩的节目单

本次中秋晚会的节目单同样令人期待。晚会以短片《我们的中秋》拉开序幕,由知名主持人撒贝宁担任旁白,带领观众回顾中秋佳节的传统文化与美好记忆。紧接着,是开场歌曲《明月升》,由朱一龙、王祖蓝、郭书瑶、祖丝等明星联袂演唱,用歌声表达对中秋佳节的深情祝福。

晚会中,歌曲《嘿!少年》由李现、王俊凯、范丞丞等青春偶像共同演绎,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与朝气。而杨宗纬带来的《念奴娇·中秋》则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刘惜君的《想你的365天》、张碧晨与蔡维泽合唱的《见信如唔》等歌曲也将轮番上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晚会还特别设置了歌曲串烧环节《致敬金庸诞辰百年》,通过罗大佑、周华健、黄绮珊等歌手的演唱,向金庸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晚会还融入了敦煌艺术、皮影非遗等多种文化元素,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本次中秋晚会不仅在演员阵容和节目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策划,还在技术与艺术上实现了完美融合。晚会运用超高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为观众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晚会还通过微记录、叙事化的拍摄手法,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的辉煌成就,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中秋节#

随着《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临近,全球观众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睹这场星光璀璨、精彩纷呈的晚会。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中秋之夜的文化盛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时代的变迁。在月圆之夜,让我们共赏明月、共庆佳节!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以下是对中秋节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

起源与演变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特别是秋夕祭月。据《周礼》记载,中秋节在周代已有雏形,当时人们会在秋季进行祭祀月亮的活动。

演变:最初,“祭月节”的节期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在汉代开始普及,唐朝初年定型,盛行于宋朝以后。

唐代: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便是对当时节令食品的生动描绘。

明清时期: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赏月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蕴含了深厚的世俗情趣和功利性的拜祭、祈求愿望。

二、文化内涵

团圆与和谐

团圆象征: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社会和谐: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感恩自然:中秋节是秋季收获的季节,人们通过庆祝丰收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时,祭月等习俗也体现了古人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

祈福未来: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向月神祈福,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生活幸福。这种祈福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习俗: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例如,现代人会通过旅游、聚餐、观看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庆祝中秋节。

民族特色:不同民族在庆祝中秋节时有着各自的独特习俗。例如,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则有“寻月”的习俗;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等。

地域差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庆祝中秋节时也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特色。例如,南方地区更注重赏花灯和玩花灯的活动;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吃月饼和赏月等传统习俗。

综上所述,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团圆、和谐、感恩和祈福等美好价值的追求和向往。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以下是对中秋节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

起源与演变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特别是秋夕祭月。据《周礼》记载,中秋节在周代已有雏形,当时人们会在秋季进行祭祀月亮的活动。

演变:最初,“祭月节”的节期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日。中秋节在汉代开始普及,唐朝初年定型,盛行于宋朝以后。

唐代: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便是对当时节令食品的生动描绘。

明清时期: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赏月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蕴含了深厚的世俗情趣和功利性的拜祭、祈求愿望。

二、文化内涵

团圆与和谐

团圆象征: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社会和谐: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联系。

感恩自然:中秋节是秋季收获的季节,人们通过庆祝丰收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时,祭月等习俗也体现了古人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

祈福未来: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向月神祈福,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生活幸福。这种祈福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习俗: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例如,现代人会通过旅游、聚餐、观看文艺演出等方式来庆祝中秋节。

民族特色:不同民族在庆祝中秋节时有着各自的独特习俗。例如,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则有“寻月”的习俗;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等。

地域差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庆祝中秋节时也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特色。例如,南方地区更注重赏花灯和玩花灯的活动;而北方地区则更注重吃月饼和赏月等传统习俗。

综上所述,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团圆、和谐、感恩和祈福等美好价值的追求和向往。

网址:2024央视中秋晚会节目单及演员阵容揭晓:星光璀璨,共赏月圆之夜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35951

相关内容

中秋将至,星光璀璨!央视中秋晚会嘉宾阵容曝光
2019央视中秋晚会演出节目单公布 明星嘉宾阵容名单揭晓
央视中秋晚会嘉宾名单大揭晓,众星璀璨,周深倾情献唱两曲
2025央视跨年晚会阵容揭晓,星光璀璨引发全网热议!
2017年央视中秋晚会节目单嘉宾明星名单完整版
2024央视中秋晚会最新消息(明星阵容+时间)
2024央视中秋节目单:看完后难掩激动的泪水,网友:该来的都来了
星光璀璨,荣耀揭晓:2024腾讯视频星光大赏全名单震撼发布!
2024河南中秋晚会直播时间入口+明星阵容+节目单
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共创节目单 20周年热爱之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