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热度、制造话题、炒作人设,明星上综艺门槛不高一本万利

发布时间:2025-05-16 23:13

大凡对娱乐圈有所了解的,都知道现在的演员都忙着“多栖发展”,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不过,无论是影视圈还是音乐圈的大咖,都不约而同地把综艺节目,当成是自己的第二舞台,甚至,有的演员因为长期上综艺,影视剧作品都变少了。

以前,大家看到明星跟看熊猫似的,除了现场和电视机播放的的文艺演出,像《正大综艺》、《综艺大观》、《快乐大本营》这类综艺节目,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星最直接的途径,毕竟,当时的“表演艺术家”、“音乐家”、“歌唱家”都是货真价实的,才艺展示、小品表演都是真功夫。

“韩流”来袭,不仅带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音乐组合、狗血却过瘾的韩剧,也将生趣盎然的各类综艺娱乐节目带到了国内,《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一系列从韩国引进的综艺节目,以新颖直接、真实有趣的明星真人秀为卖点,很快成为国内观众不容错过的一道视觉盛宴。

在韩国综艺节目的逻辑中,无论歌坛大佬还是影视演员,上综艺都是维持热度、保持人设,这是整个韩国娱乐圈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上综艺节目,当然不能为明星们产生直接收益,只要能达到路人圈粉、扩大影响、制造甚至炒作话题的目的,就已经稳赚不赔了。

综艺节目不像是真正的行业赛事,不需要表现得那么专业、精益求精,“门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综艺节目中,大家都是在玩游戏、秀人设中取悦受众,能够不时地表露真性情、秀一段小才艺,就是很好的圈粉桥段了,哪怕在镜头中“露怯”,也是可爱、耿直的表现。

无论是观众最喜欢的真人秀 (如《极限挑战》、《中餐厅》),还是各种选秀竞技类栏目(《演员请就位》、《创造101》),看起来是影视新人、明星大腕们赤膊上阵、真刀真枪,实际上都是有“套路”的。

所谓“真打”都是建立在提前策划、精密准备、事前沟通的基础之上,鲜有像《我是歌手》“孙楠退赛”这样的事情出现。

在国内,“流量效应”模式经过几代流量明星的实践,已经变得尤为成熟,维持热度的方式也变得更多样化,相对宽松的综艺节目,成为流量明星刷存在感的“不二法宝”。像“流量催起来”的小鲜肉、小仙女们,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时间太短了,影视作品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得用综艺这种形式“补足短板”。

为啥大家都热衷综艺,因为它不需要付出太多,带来的“收益”却比演戏、开演唱会高得多。当娱乐综艺节目成为明星们保持出镜率、维持热度的重要手段时,连吃瓜群众都看得出来,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了。

网址:维持热度、制造话题、炒作人设,明星上综艺门槛不高一本万利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35236

相关内容

维持热度、制造话题、炒作人设,明星上综艺门槛不高一本万利
热门话题,女性制造
创业板推行注册制 不一样的入市门槛 就该有不一样的交易机制
明星艺人网络宣传推广 明星艺人如何进行话题炒作.doc
明星招工上万人应聘 门槛高工作强度大
明星上综艺:立人设的利与弊
金莎屡屡上热搜内幕曝光,头发和造型师成炒作话题?
散打哥、天道矛盾,网友:疑似剧本炒作,为此制造热度
贾樟柯不赞同演艺人员持证上岗:不该有过多门槛
资本哄抬综艺片酬,一亿制作费八千万砸给明星 — 新京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