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现实主义是一种态度,对于任何影像创作都成立
编者按:2018年两会开幕,作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首次两会,一个“新”字成为本次两会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前哨在两会,带你现场直击文艺界的新动向和新气象。
文 | 影一姐
《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芈月传》《红高粱》……深耕30余年,郑晓龙在电视行业深耕30余年,见证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数十年间,随着中国电视剧的飞速发展,电视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下,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武侠玄幻剧“霸屏”,“唯收视率”“唯播放量”等论调大行其道,郑晓龙却有自己的一贯坚守。不久前,影视前哨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郑晓龙,他对当下电视行业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投入感情是出精品力作的前提
这些年,影视产业“热”度直升,但在郑晓龙的眼里,没有真正实实在在打动人心的内容,产业再多也没有用。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电视剧创作鲜有“高峰”作品,但当下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制作费用已经大大超过韩剧、日剧标准,甚至比邻美国。他说,“这不就是在‘大炼钢铁’吗?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能打动人心的影视内容的话,影视产业再大也是没有用。作为导演需要考虑的是我是为谁创作?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精神来投入创作?”
他还算了一笔账,“中国现在年产电视剧约1.5万多集,这是一种繁荣吗?我觉得是巨大的浪费。一年能播出去多少集?一年只能播出去8000多集,一半的戏是播不出去的,那不是就有一半的浪费吗?”如果按照现在一集电视剧的制作费用约100万计算,8000集就是80亿元。“把这些钱用在前边那8000集的制作上,那他们的经费就会更多,就能够创作质量更高的作品。”
对人民、对角色、对故事保持独特感情是郑晓龙创作的一大原则,在内容创作上下的真功夫,才让他能够挖掘出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他说,“我拍《急诊科医生》的时候,就是本着对医生和人民的感情,从医生角度来创作的,也从医疗常识科普的角度为人民提供了许多知识。因此,投入感情去创作是出精品力作的前提。”
最重要的是现实主义态度
很多人觉得郑晓龙是现实题材导演,而在他看来,“现实题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现实主义态度,拍现代剧就是现实唯物主义的态度,拍古装剧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当前很多电视剧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更没有历史的价值观,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他说,“比如我拍《甄嬛传》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就算是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也应该有所负力,内容也应该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时代的特征,就像国外的《飘》这样的片子,看得人百转千回,简直拍绝了,至今都没有人能翻拍。”
在郑晓龙眼中,现实主义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娱乐化,现实题材也可能拍得完全脱离现实,而古装剧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如果创作者没有价值引领和认知,作品就没有历史的厚度,也得不到观众的认可。
影视剧不能只看“颜值”
对于当前的影视创作者追捧“小鲜肉”的现象,郑晓龙称“影视作品应该老少咸宜,而不是只刷‘流量明星’。” 他认为,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反腐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百姓关心的,只有触及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出高分、优秀作品。
在郑晓龙看来,影视作品的审美,应该是“审”艺术创作上的优秀表演,影视作品不是选美,不能光看“颜值”。“影视创作如果光在颜值上审美,这么下去,一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最近国产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更多演技派演员走进荧屏。郑晓龙称之为“好现象”。他认为,“小鲜肉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大?可能是因为年轻女观众比较关注小鲜肉。最近的一些好现象,也就是说明大家会烦啊,老看小鲜肉,年轻女观众也会烦。”
网址:郑晓龙:现实主义是一种态度,对于任何影像创作都成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35070
相关内容
现实主义作品是有长久生命力的赵丽颖转型成功:郑晓龙导演力挺,演绎多元题材
郑晓龙
郑晓龙不敢用流量明星:希望男的像男的女的像女的
郑晓龙谈流量明星怎么回事?郑晓龙怎么评价流量明星说了什么
导演郑晓龙:不敢用流量明星,希望男的像男的,女的像女的
柠萌成立三年:精耕现实主义作品,探索古装巨制工业化极致
张鲁一失联风波后现身!支持好友于和伟电影,郑晓龙面子要挂不住
揭秘|郑晓龙导演站在圈内人的角度解密为什么影视经典再难涌现
面对前任女友,黄晓明和郑恺态度大不同,杨颖做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