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起底明星个人信息黑产”的新闻8月5日一经媒体报道,即迅速上了热搜成为热议话题。据媒体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明星的各种个人信息在微博、微信、闲鱼等渠道被明码标价公开售卖,这些信息价格低廉,从几块钱到100元不等,500元能够打包购买上百位明星的信息。
这一新闻在网络上迅即引发评论高潮。网友小张说:关于贩卖个人信息的新闻,网上一搜一大把,而且大家也都有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的情况,多的一天十来个,我一个朋友曾调侃说:“这一天天接到的骚扰电话,比老婆查岗的电话都多”。
网友指出,骚扰电话只是一部分,只是我们普通人身份的原因,没有什么被人所图的价值,所以并没有更加可怕的事情出现。如果按现在的信息泄露情况,谁要想查一下我们的行程,还有一些更隐私的东西,也是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大家变得无比透明,而且还被不法人员卖来卖去,作为普通人都感觉可怕,何况是明星和公众人物,而且信息泄露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网友直言:这个情况,不仅仅是明星个人信息的事儿,其实已经涉及到了所有人,普通人的很多信息也在泄露,只不过明星的信息更值钱,买这些信息的人目的性更强罢了。这件事早就该查,希望各大媒体多加报道,希望警方狠狠地打击!
其实,就此前已经发生的案例来看,起底明星个人信息黑产,要跳出粉圈看问题,如今,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常态,必须要得到重视,
据中国警察网官方微博8月5日发布的消息:手机号码、航班信息等被故意泄露,不仅仅是明星,普通老百姓的个人信息也陷入了“买卖”危机。2018年,阿里安全协助警方破获的“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窃取案”显示,黑数据公司通过劫持运营商流量窃取了96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这家黑数据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本案告破阻止了30亿条数据的进一步外泄。据浙江绍兴越城区检察院消息,本案有了新的进展,目前该上市公司盗窃30亿条数据被公诉。
这一案例无疑以刑法的重拳打击,给个人信息黑产以当头一棒。
当代社会就是用隐私交换便利的生活方式,外卖,打车,租房,求职等等,我们所依赖的衣食住行,无时无刻不在“泄露”个人信息,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透明,网友呼吁:当下,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点是要守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把握隐私与便利的平衡,并在出现“黑产”时给予依法打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