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新功能“圈子”吸收娱乐流量,是内容生产型社区遇到增长天花板之后的“宿命”吗?
【本文标题由风闻社区修改,原标题:《知乎新功能“圈子”带来的流量,使知乎逐渐变成追星论坛,这样的知乎你还喜欢吗??】
本人是知乎老用户了,知乎设立“圈子”走流量路线对我的影响很大。“圈子”流量带来的高权重使明星相关话题占领了知乎舆论空间,污染了社区环境。这是我逐渐脱离知乎,不再续费盐选会员,并成为观察者网的忠实会员的原因。
我以前以为知乎水军对社区环境的影响不大。我真蠢。饭圈的流量玩法真的可以扫荡一切。
故事发生的那天,我在知乎推荐页看到一个关于明星的问答。我点进去一看,这是一个没上热榜的问题,底下也没有什么人回答。让我惊奇的是,知乎推给我的那个回答,很明显是一篇营销软文,也不是很有趣,却在不到3个小时内收获1000赞。
我非常困惑,因为这1000人如果是活人的话,真是有够无聊的。还有知乎的赞是那么好拿的吗?
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一旦产生了兴趣,我就要刨根问底弄清原因。
我猜到了一种可能,然后通过收集信息,以及和知乎客服的对话确认,破了案。对话太长,可能也涉及侵犯客服隐私,不放了,直接上干货总结一下:
罪魁祸首是知乎设立的“圈子”功能。有时针对一个有利于某明星的回答,该明星圈子的管理员会发动圈里人来点赞,短时间形成了非常高的流量数据。
这样高的流量数据就会产生很大的权重,导致这个回答出现在很多人的推荐页上。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打开知乎推荐页,都是有关明星的问题,这些明星有我喜欢的有我讨厌的,但是我平时不刷他们的话题,为什么我的推荐页上全是他们呢?我一度以为自己不知不觉堕入了饭圈。
终于破案了,原来是知乎里这个圈子那个圈子的流量玩法导致的。
更可气的是,客服告诉我可以屏蔽掉,于是我暴躁发问了,我很努力的屏蔽掉一个又一个安利肖战的营销号,为什么永远有新的营销号发他的小视频?!!!
客服推荐我直接屏蔽“肖战”,我接受了建议,我把我推荐页上经常出现的明星名字,不论喜欢的无感的都加入了屏蔽黑名单,因为我只希望我的推荐页上不会再有娱乐圈。我甚至把“明星”“饭圈”“粉丝”“爱豆”“流量”这些词都加入了屏蔽黑名单。
但当我再打开知乎,推荐页上出现了一堆我不认识的二三线明星的消息,居然还有个“狼殿下”的视频,唉,这不奇怪,这个视频标题里确实没有“肖战”,而且这个视频播放量很高,大数据算法只认流量,这样的视频推荐权重自然很高。
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我渴望知乎开发一个功能,将所有的一线至十八线明星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名字都一键输入黑名单,让我的知乎重新变回知识社区。不然,以“圈子”点击带来的高流量高权重,我是避免不了满屏的娱乐新闻了。
流量可以摧毁一切,信然。
最后,我爱观察者网现在的社区环境。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网址:知乎新功能“圈子”吸收娱乐流量,是内容生产型社区遇到增长天花板之后的“宿命”吗?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26884
相关内容
直播过度娱乐化 专业内容的大旗知乎能扛起吗?知乎版超话:“圈子”会让知乎用户找到归属感吗?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知乎版超话:“圈子”会让知乎用户找到归属感吗?
存量时代,娱乐社交产品亟需激发用户内增长
命理解析;娱乐圈明星的宿命
整容成功的4位“妈生脸”,没整前是土包子,整容后颜值天花板
量身定制行业解决方案,华为要打破影音娱乐应用的增长“天花板”
流量明星在娱乐圈的生存之道,仅仅是转型就可以成功吗?
“长得像肖战”,成内娱走红新标准:被蹭是巨星宿命
游戏社区内容运营(创梦天地分析报告:稀缺私域粉丝圈运营平台,打造游戏泛产业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