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真实与虚拟的法律之战

发布时间:2025-05-16 07:28

从“AI孙燕姿”谈起

某视频平台有关AI孙燕姿的作品

2023年,“AI孙燕姿”在网络上爆火,孙燕姿作为歌手,以其独特的音色深受粉丝喜爱,而AI技术使得这种独特的声音可以被精确模拟。AI合成声音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喧哗背后,其中的法律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虽然这种技术给创作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引发知识产权或人格权的侵权风险。

声音是人的特质。科学上,用电学仪器显示声音的声波频谱被称为“声纹”,每个人的声纹都是独一无二的,理论上,声纹可以像指纹一样用于个人身份的识别。此外,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声音是情感的外在表达,如苏轼之词所言:“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我们常常被歌曲感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歌手的的演绎饱含情意、音色动人。

然而,在AI算法的作用下,声音这一与生俱来的可以区别于他人的特质,现在却可以被精确预测和模拟。AI不仅能够模仿歌手的音色,还能模仿发音、呼吸等歌唱技巧,使听众几乎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通过AI技术,人们不仅能够模拟歌手演唱自己的歌曲,还能模拟他们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这种技术让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声音。面对这种情况,孙燕姿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我的Ai》一文,表达了她的观点:“你并不特别,你已经是可预测的,而且不幸你也是可定制的。”

孙燕姿《我的AI》

AI声音·法律问题

在这个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模拟他人声音似乎变得轻而易举,但这背后存在着许多法律风险。

首先,使用AI表演他人的作品可能会侵犯著作权:(1)通过AI模拟歌手的声音进行“演唱”,如果未经授权而公开传播,可能会侵犯著作权人的表演权;(2)未经授权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式传播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3)在直播中使用AI表演作品,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广播权

其次,利用AI模拟他人的声音可能侵犯他人的人格权。2024年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全国首宗“AI声音侵权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本案中,原告是一名配音师,其发现自己的声音经过AI处理后被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这些声音来自A公司开发的一款应用程序。该应用允许用户输入文本,随后生成与原告声音相似的AI合成音频。据法院查明,原告此前曾接受B公司的委托,录制了一系列音频作品,之后B公司将这些录音的商业使用权授权给了C公司。C公司利用这些录音开发了AI语音转录产品,并在D公司的在线平台上进行销售。而A公司和E公司从C公司那里订购了这一产品。因此,原告起诉了这五家公司,主张他们侵犯了自己的声音权益。本案法律关系如下图

法院认为,涉案的AI合成声音在音色、语调和发音风格上与原告高度相似,因此,五名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人格权。法官强调,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录音制品的授权并不意味着对声音AI化的授权,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1]。

在我国,声音的法律保护基于《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尽管我国并未明确规定“声音权”,但对声音的保护可参照肖像权。因此,未经声音权益人同意使用其声音,即便未用于营利目的,也可能构成侵权。

目前,AI生成的声音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例如当听到“AI孙燕姿”的声音时,若不仔细听,则难以分辨该声音是否来源于孙燕姿本人。因此,当AI生成的声音达到了与自然人声音相当的可识别性时,即具备了识别身份的功能,此种情况下可能构成对人格权的侵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规定:“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的,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姓名、名称、肖像、个人信息等。”如何平衡声音的法律保护与舆论监督的需要,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对此并未明确,故有学者指出,未来应根据司法实践情况将声音权规定为具体人格权[2],即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声音权)进行规定。

结语

法律无法预测AI将走向何处,只能通过不断的解释和调整来应对由AI引起的侵权问题,以适应科技进步。《人类简史》一书中提到,每一次进步也是每一次退步。通过人工智能,我们可以轻松地创造小说、诗歌、音乐等作品。也许有一天,当意识到感动我们的作品实际上是AI的杰作时,在赞叹AI的强大之余,我们是否亦会无奈一笑?

参考文献

[1] “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一审宣判”,载“北京互联网法院”公众号,2024年4月23日。

[2] 《民法典》时代声音保护的解释与适用,王绍喜,载《法律适用》,2023年第6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真实与虚拟的法律之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23429

相关内容

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真实与虚拟的法律之战
论虚拟偶像表演侵权的版权法律规制
独家解读全国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AI生成视频,版权到底归谁?
“AI孙燕姿”火遍全网,律师:这些情况涉嫌侵权
首起虚拟主播“中之人”违约纠纷案,法院判了
全国首例影视剧台词声音权纠纷案开审 演员孙红雷告游戏公司声音侵权
利用AI模仿演员声音卖减肥药侵权 明星发声谴责
中国之声|“AI孙燕姿”光速出道,版权与伦理存在哪些争议?
“AI歌手”走红网络 谁侵了谁的权?专家解读
“AI孙燕姿”火爆全网? 专家:AI翻唱小心侵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