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警察爸爸丨不眠的抓捕夜,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像父亲

发布时间:2025-05-16 04:47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王西泽 徐超

潮新闻携手浙江省公安厅推出的“为什么我想成为你,我的警察爸爸”(我为什么想成为你,我的警察爸爸)系列报道第二篇,主角是宁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王海燕。

见到王海燕之前,潮新闻记者对她的认识,局限于两件事:第一件事,她是因公牺牲民警子女——她的父亲王传达,曾在80年代任仙居县公安局局长,1991年在温岭出差途中,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第二件事,她是一位公安系统里的作家,最近刚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这个主打泪点的系列报道里,提到这两件反差很大的事,是不是有点跑偏了?

工作中的王海燕。

在记者与王海燕交谈后发现,她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成为她父亲心中的样子,弥补那个藏在她心里32年的遗憾。

原本是父亲出差结束回家的日子

却等来了噩耗

16日上午,记者在宁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公室的过道里见到了王海燕。

她笑呵呵地走来,手里拿着几页刚刚打印出来的A4纸。“这是我刚火热出炉的文章,你看看……”黑框眼镜下,一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这是一篇宁波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护航亚运侧记,里面详细记录了很多人很多事,但主角无一是她,全是同事。她的本职工作就是负责宁波全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宣传。

王海燕和自己的作品

王海燕出生于1971年。

当时,父亲王传达还在湖北当兵,一年见不着几次面,直到她8岁的时候才转业回到台州临海。回来之后,王传达成为了一名警察,尽管在一个城市里,但更忙了。

虽然王海燕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但她总能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

她记得父亲虽然曾担任过公安局长,但只有一辆老旧的28寸凤凰牌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为了让女儿上学方便,把自行车让给她骑,自己选择走路上下班;她还记得,每次父亲难得有休假,总会给她和妹妹讲一些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告诉她们如何保护自己,让她们在年轻时少走“弯路”。

“父亲还叮嘱我们,要走正道。”这句话,一直记在王海燕的心里。

时间走到1991年3月29日。

那天原本是父亲出差结束回家的日子,母亲一早买来了父亲最爱吃的鲫鱼。

洗菜的时候,被一个电话叫去台州温岭。当时王海燕正在准备高考,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模糊地听到,父亲生了重病。

当天深夜,她收到噩耗——父亲因公牺牲。

她突然发现,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丢失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

她骑着父亲的自行车来到父亲坟前

王海燕说,父亲那次出差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复习,爸爸看好你!

那一年,王海燕作为因公牺牲民警子女,本可以享受直接招干入警的待遇。但是,想起父亲的那句话,她劝说伤心欲绝的母亲谢绝了局里的好意,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这是因为,我父亲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是他女儿,就该像他一样。”这其实是王海燕第二次参加高考。一年前,她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却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发挥失常,与理想中的公安院校失之交臂。为了自己第二次高考,她又准备了一年,不希望因为组织的“特殊照顾”就这么“半途而废”。

就这样,她顶着父亲去世的沉痛打击,重新投入到考前的复习中。每当心里难受,她就看一下父亲穿着警服的遗像,继续咬牙坚持。最终她以超过本科录取线的成绩,考取了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太阳很毒辣,空气中翻滚着热浪。她偷偷出门,顶着大太阳,骑着父亲那辆破旧的28寸凤凰牌自行车来到父亲坟前,长跪不起。

“爸爸,你知道吗?你女儿考上大学了,而且是你希望中的公安院校,你女儿没有让你失望。你听到了吗?”千言万语没有说完,声音已被决堤的泪珠淹没。

王海燕和同事们在一起

不眠的抓捕夜

任务结束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像父亲

3年后,王海燕从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宁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在这里,她默默耕耘29年,多次获得嘉奖、荣立公务员个人三等功,还曾获得过浙江省暖心警花、平安亚运先锋等荣誉。

2005年夏季,王海燕被派到宁波海曙区分局鼓楼派出所锻炼,参加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全国统一抓捕行动——那天晚上9点多,她临时接到通知,来到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家中蹲守。当时,屋里只有嫌疑人的妻子和岳母,老太太头一次看到那么多荷枪实弹的警察,吓得心脏病犯了。这是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不仅老太太可能有危险,嫌疑人家属的情绪波动,很有可能破坏抓捕计划。

作为小组唯一的女警,王海燕主动出面,马上让她女儿找到速效救心丸给老太太服下,并把她扶到床上,和她拉起家常……她们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就这样,她们在屋子里守了一宿。等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得知,嫌疑人已在半路上落网。

王海燕如释重负。

18年后,再回忆起当时的细节,她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像父亲。

王海燕的眼睛不自觉地看向窗外的天空。

夜深人静时的创作

把警队故事讲好,是弥补遗憾的一种方式

中午,记者在会议室门口遇见了王海燕的同事、出入境管理局民警饶浇娟,她分享了自己对王海燕的印象。

她说,王海燕是一位热心大姐,性格豪爽,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很正能量,经常向自己推荐好书。

饶浇娟和很多同事可能都不知道,热心大姐心中一直有个遗憾藏了32年——她没有一张与父亲的合影。

父亲在世时,也不曾有机会详细了解父亲的过去。

她在参加工作后发现,身边的很多同事,也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默默无闻,他们所做的事情也不被人们所熟悉。

这是她最终走上宣传岗位的原因。

因为于她而言,把警队的故事讲好,是弥补遗憾的一种方式。

王海燕的作品

警务工作繁忙,又要照顾家里,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创作。写作的对象,基本都是基层民警。

目前,王海燕已累计出版发表50多万字,相关作品在公安部主题征文中获奖,还入选了《中国出入境观察》杂志,以及《忠诚之歌》《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全国新时期公安题材诗文集》《中国妈妈蓝皮书——妈妈不是超人》等文集。

同时,她还作为宁波公安文学的“领头雁”,担任宁波市警察协会文联分会副会长兼宁波公安作协主席,组织警营里作协会员,开展读书会和采风活动,还发展了14名会员加入宁波市作协,1名会员加入浙江省作协。她还带领成员围绕“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区分局高桥派出所完成警察故事文集《高桥警官》。

李佳越是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庄桥派出所的一名新警。今年2月,他因为公安读书会认识了王海燕,还拜她为老师。他对我说,王海燕让他特别震撼的,是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公安日常工作的点滴。“这不仅是历史的留存,也时刻提醒我们做了什么,激励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王海燕看来,这也是自己作为一位公安作家的价值所在。

夜深人静时,她不止一次地想和父亲倾诉,告诉他自己这些年经历的一切,也想听父亲亲口对她说——女儿,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她知道,纪念父亲的方式,不仅仅是继承父亲走过的道路,继承他的品质,更重要的是,与父亲一样挚爱公安事业,并在这条道路上,活出属于自己的印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我的警察爸爸丨不眠的抓捕夜,那一刻觉得自己很像父亲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20939

相关内容

我的爸爸是警察
我的警察爸爸
我的警察爸爸:长大后 我想成为你
《我的警察爸爸》高清在线观看
明星的警察爸爸:李宇春父亲5·12地震坚守岗位
盘点明星警察爸爸:李宇春父亲地震时坚守岗位
爸爸我的偶像作文
任达华警察情结来自老爸 自称去好莱坞没啥意思
与警察叔叔的合照,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网友直呼:马云爸爸亮了
不要轻易和警察叔叔合影,要不然就会像这些明星一样有被抓的错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