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 粉丝圈:一个自造生存语境的庞大王国
壹
粉圈文化从诞生到现在,已经通过不断把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里的一些法则内化,通过自我迭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和语境
几天前,一串奇怪的字母“nmsl”,赫然出现在微博热搜上。
点进去才知道,这是新晋“流量小生”蔡徐坤的粉丝,为了抵抗黑粉,把原本电竞当中用来骂人的nmsl,转化为了Nmsl=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蔡徐坤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中伤)。
粉丝忙着自我感动,吃瓜者大呼脑残,唯有路人一脸蒙圈:蔡徐坤到底是谁?
鹿晗吴亦凡的脸才刚刚分清楚,这边国内选秀早已悄然让流量明星的格局大洗牌。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蔡徐坤是谁。男团爱豆、偶像、粉丝众多,这些标签加身,很明显了,他是“鹿晗们”的2.0版本。
和流量更新一样快的,还有粉丝圈的通行“话术”。最早起源于晋江读者交流区和豆瓣八组这样的粉丝论坛,逐渐被广泛认可,新浪娱乐甚至还专门出过专题,对这些粉圈造词进行解码。
(粉丝圈常用词汇)
看起来荒谬且无意义的语言体系,成了一套粉圈内彼此默认的摩尔斯密码,某种程度上,他们靠这个确认彼此的身份。
很早开始,大众就认为,粉丝是一群关起门来自嗨的小孩,靠制定“打榜、刷评论、给偶像炒热度”等行事法则,上行下效,创造了一个集体高度共荣的封闭闭环。而诸如此类的可笑举动,也成了粉丝圈被污名化的原因。
直到前阵子,网上广泛流传开了一份影视公司的招聘面试题,上面悉数是粉圈才能解码的高难度命题。我们这才发现,粉圈这个封闭的内环境,不知何时起,慢慢有了更复杂的功能,和外部世界乃至主流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结。
对内,粉圈的洗脑式自治模式让人窒息,但对外,粉丝给各大公司媒体“打点”礼物,跟各个慈善机构合作项目,他们文案专业,话术高级有分寸......这个时候,粉圈俨然表现得像个为人处世体面到位的社会人。
人情社会的礼尚往来,交往当中的通行原则,可以采纳的都被粉圈拿来有样学样,内化、迭代,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和生存语境。解码这些,似乎比解码nmsl,更加让人好奇。
贰
铁打的粉圈王国,流水的“爱豆”
和普通社会一样,娱乐圈的明星也有“阶级攀爬”一说。
选秀出身的唱跳偶像,处在这条鄙视链的底端,往上是实力偶像,他们往往有戏演,有票房傍身,资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在神坛之上的,则是被大导演青睐、奖项不缺的演技派。
在这条固若金汤的上升通道中,要想弯道超车,就要靠人气置换资源。而粉圈所起的角色,就是让自己的偶像完成人气的原始积累,好在资本市场上有话事的筹码,直到“护送”他从鄙视链底端一跃而起,实现“阶级跨越”。
鹿晗和蔡徐坤这两代“顶级流量”,就是跨层前后的鲜明写照。
这两天的热搜里,鹿蔡二人恰巧都有抽烟事件,然而粉丝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蔡粉如临大敌拒绝承认,鹿粉却态度坦然大方接受。决定两个群体反应的,其实并不是抽烟与否,而是偶像当下的“人设”是否符合他的处境和定位。对于少女偶像来说,抽烟是致命打击,是不符合人设的自杀式行为,但对于一个话语权捏在自己手里的转型演员来说,抽烟嘛,无伤大雅。
鹿晗早已完成人气积累,靠粉圈的力量深受资本青睐,拿到了和陈可辛、舒淇、新晋金马影后周冬雨等业内大咖的合作机会,代言加身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又通过曝光恋情,成功脱离对粉丝言听计从的“小鲜肉”身份,一根烟而已,掉粉或不掉粉,对他来说早就不算什么了。
靠粉丝走入大众视野——拿资源——转型成不靠粉丝的所谓“实力派”,在这个过程里,“爱豆”如流水,而粉丝圈,则始终伫立在那里,甚至可能人还是那同一批。坊间传闻,许多蔡粉都是从鹿粉那“爬墙”(意为脱粉一个偶像转粉另一个)来的。
与鹿晗对粉丝圈不甚在意的态度相比,蔡徐坤目前仍需要小心维系少女偶像的完美身份。他现在所经受的群嘲和争议,无非是把前辈的路再走一遍而已。
某种程度上,粉圈像是一个围城,城外的人还是娱乐圈的新手玩家,拼了命想进城,而城里的人,则在等待一个出城晋级的机会。
叁
解构粉圈角色:“事业粉”、“精神股东”;局面逆转的买方市场
5月9日,微博发布2018Q1财报,财报显示,截至今年 3 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增至 4.11 亿,营收可观。除了与媒体机构和顶级内容IP合作之外,对明星KOL及其粉丝群体的“全面收割”,占据了微博战略布局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打开微博,翻一翻明星相关,你就能对粉圈的角色构成有大概的了解。
微博改版后自设的“明星势力榜”,从多角度建立起了一个明星的数据体系,每周、月、季度评测,这里成了粉圈互相较劲的战场。打榜、发原创博、贡献爱慕值(掏钱),这些被称为数据粉。
16年,微博为了增加视频业务流量,从粉圈切入,开了一个饭制视频博主扶持计划,吸引了很多粉丝圈的“大手”加入,纷纷用秒拍上传作品,而在这之前,他们主要的视频阵地是bilibili。这些做安利视频、剪辑、修图画画的被称为安利粉。
前阵子微博更是推出了付费照片,参与计划的首批明星,发博配图要粉丝花钱才能解锁看到。范冰冰弟弟所发的付费照片,更是让平台直接进账480万,引发了巨大争议。
深究这些粉圈各色行为背后的逻辑,那么上述所有的粉丝角色都可以归为一类:“事业粉”。相信自己的购买力、行动力,能直接影响到爱豆的资源和未来,他们甚至自嘲为“精神股东”。
在旁人眼里,这是一波交智商税的脑残群体。但无论怎样定性,经过我的观察,这些事业粉们几乎“无所不能”
在粉丝论坛里,为了在撕x中取胜,事业粉经常制作各种明星“实绩”对比图,类似于企业的财报和竞品分析,专业度已达到业内水准。
(吴亦凡14-18年代言存续情况甘特图)
(杨洋 吴亦凡 李易峰 鹿晗的代言存续对
如果说几年前的粉丝群体还只是谈之变色人人嗤之以鼻、只能旁观明星的脑残粉,那么现在的粉圈,已经凭借自己的专业度和灵敏的市场嗅觉,开始参与明星的个人发展,并且倒逼市场给予关注。
比如从现象级偶像综艺起家,刚刚成军的偶像男团Ninepercent,已经拿到了Fendi的形象大使。这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像这种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在国内只会选择一线大咖合作。
除了开始向粉丝买方市场倾斜,主流媒体甚至官媒,也越来越多地为流量明星进行正面宣传。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官媒账号里,看到流量明星吴亦凡等人的名字并不稀奇。其实对既是追星主力军、也是社会的主力青年群体的90、00一代来说,他们需要一些喜好的形象来代表自己。而主流媒体也需要这样的阳光积极的正面偶像,作为宣传的突破口。有意思的是,同样也是人民日报,曾不止一次公开痛批小鲜肉。这种恩威并施,耐人寻味。
肆
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从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到腾讯的《创造101》,还有后面纷至沓来的各色选秀节目来看,今年将成为国内选秀文化元年。与前几年相比,韩流式微,华娱开始兴盛,粉圈文化不可回避,且被多方探讨。
固然粉圈文化有其疯狂之处,但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有人痛之斥之,也有人取之用之。资本的利用,官媒的借势,都是充分掌握了粉圈背后90、00这一代追星主力的心理。
谁先破译粉圈这个庞大王国的秘密,谁就占据了先机。旁观者还在为nmsl嬉笑的时候,早有人伺机而动了。
网址:洞察 | 粉丝圈:一个自造生存语境的庞大王国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19298
相关内容
大数据下的粉丝行为洞察粉丝网观点:洞察真·粉丝江湖的巨大社群能量
文本制造者:从粉圈用语看粉丝心理及粉圈文化
粉丝网观点:洞察真 粉丝江湖的巨大社群能量
2019粉丝经济洞察报告.pdf
自媒体的数据分析洞察粉丝需求的方法 .pdf
深入洞察Z世代需求,看QQ音乐如何打造泛娱乐生态
53个品牌官宣49位明星代言人背后:四大趋势洞察|Morketing2020·洞势⑦
叶罗丽:白光莹史上最美造型亮相,梦公主神助攻,庞尊落入盘丝洞
明星代言的四大趋势洞察,53个品牌官宣49位明星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