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访|“创二代”傅斌星:为影视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日,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接受《企业家》杂志专访。作为新一代管理者,如何让华策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取得可持续增长,又如何在“守成”“除旧”“布新”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傅斌星分享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以下为本次采访原文:

影视行业龙头企业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策)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影视剧年产量、播出量、海外出口量、自有版权量均持续领跑全国,并荣获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九届(十八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带领华策坚守内容为王、持续创新,不断引领影视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精品化、高质量发展。2022年,其长女傅斌星接任总裁,带领华策成为以电视剧和电影内容主业“内容双轮驱动”,版权、国际、动漫、音乐、艺人经纪等多内容生态协同发展的科技驱动综合型国际化传媒集团。
作为新一代管理者,傅斌星是如何让华策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取得可持续增长,又如何在“守成”“除旧”“布新”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企业家》杂志记者与傅斌星进行了对话。

傅斌星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
1
1、影视人的传承之路:责任、挑战与突破
《企业家》:您母亲赵依芳是中国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您是如何解读她的创业精神、企业使命的?
傅斌星:我母亲是50后,被称为影视圈的“铁娘子”,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浙商精神”底色——敢想、敢干、能吃苦、善学习。20世纪90年代,她成为国内文化产业最早一批创业者,一手打造了华策,让华策从最初的5人团队发展到如今的行业龙头。1995年,华策的第一部作品——由茅盾小说改编的《子夜》惊艳亮相,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后来,华策陆续推出《我是刑警》《国色芳华》《去有风的地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现象级热剧。
我母亲还有非常浓厚的家国情怀,始终坚持“一群人、一辈子、一条心、一件事”的企业精神;坚持华策的使命——创作最受欢迎的影视内容,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在她看来,文化企业不仅要追求商业价值,更要肩负社会责任,坚持“部部是精品,年年有好戏”。
《企业家》:您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您与母亲的管理风格有什么不同?
傅斌星: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形成的管理理念自然也有许多不同。我是80后,小时候母亲在体制内工作很忙,创业时更忙,在生活上基本没时间管我,但对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我渐渐养成了比较独立的个性。18岁时,我独自一人赴英留学,先后获得会计和管理学学士、电影商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国加入了华策。
我母亲的责任是从0到1开创华策,而我的责任是守住这份产业、传承这份事业。相对来说,她更加注重战略定力和长远规划,而我更创新求变,多元化发展,推动AI与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家》:您进入华策后从基层做起,2015年成为副总裁,2022年接任总裁,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如何评价自己?
傅斌星:2007年回国后,我进入华策,从国际发行、电视剧制作等一线岗位做起。我还记得扛着大包小包的宣传物料,坐飞机去海外做发行的经历。一线工作的锻炼让我更深入理解公司的运作和基层员工的辛苦,也让今天的我能够更多从一线角度出发考虑落地性问题,迅速在恰当的时机做正确的决策。担任华策副总裁后,我开始参与公司的整体决策。这个阶段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产品到产业的思维升级,打开了认知视角。从产品经理到管理者的跃升,是弥补能力短板的关键时期。我制作、投资、宣发了多部影片,从零开始拓展华策北京的业务,规划并领导“影视全产业链”业务整合。2022年我接任“一号位”,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这个时期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我需要在继承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引领公司创新升级,比如推动AIGC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拓展国际合作等。这三年,我努力做好新旧理念的融合,犹如对老房子改造,既要兼顾老房子的价值,又要融入新的元素。
《企业家》:社会对“二代”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您最想打破的行业成见是什么?您认为自己接棒的压力来自哪里?
傅斌星:社会对“二代”常有一些固有印象,认为“二代”成功都是依赖家族资源。我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大家看到“影二代”同样具备出色的能力和才华。此外,影视行业的女性管理者相对较少,人们容易抱有偏见。我希望用实际行动展现女性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领导力。同时我也希望能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推动华策影视在内容创新、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接棒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行业环境。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兴内容快速崛起,观众需求更加多元,市场竞争加剧。二是公司发展。如何保持华策的现有优势,同时开拓新业务领域,是一个长期挑战。

2023年6月,华策成立了AIGC应用研究院。目前,华策已拥有“有风”“国色”两款通过备案的自研影视行业垂类大模型。
2
内容为王:思想性、艺术性、市场性“三性统一”
《企业家》:“内容为王”是华策的核心基因,华策是如何将“内容为王”的基因与年轻化、智能化、国际化战略相结合的?
傅斌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内容为王”的核心始终不变,我们希望通过年轻化、智能化、国际化三大策略的融合,确保华策的内容始终具有竞争力,并持续推动华语影视走向全球。
年轻化让内容创新更加多元。近几年,许多年轻制片人已经在华策多个重要项目中崭露头角;智能化让内容创作更加高效精准。华策把科技创新视作集团重大战略,在大语言模型微调和行业化应用方面发力,AI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效率;国际化是影视产业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华策多部作品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共鸣。如《国色芳华》实现海内外同步播出,海外观众自发举办华人唐朝文化交流会,生动再现了中式美学与历史风韵,掀起了中华文化讨论热潮。

电影《狂野时代》入围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企业家》:华策在电影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如何平衡影视内容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傅斌星:电影产业是我在华策开辟的新版图。这几年我们陆续推出了《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出走的决心》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目前,华策已形成在电视剧与电影“内容双轮驱动”发展态势中的领先地位,今年还筹备了《刺杀小说家2》《狂野时代》《寻秦记》《我的朋友安德烈》等备受瞩目的高品质电影项目。
华策的内容创作始终遵循思想性、艺术性、市场性“三性统一”。主旋律与市场性并非对立,而是通过精准捕捉时代情绪实现共鸣。一是聚焦社会议题,再通过强情节叙事和高品质制作吸引观众,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反响的双赢。二是通过影视文旅融合,延续IP的长尾价值。如《去有风的地方》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国色芳华》联动牡丹产业等,通过IP授权实现跨领域商业化,增强作品生命力,拓展收入来源。三是以年轻化视角书写革命历史,既满足分众市场,又保持艺术深度。
《企业家》:华策在推出主旋律作品上有什么成功经验?
傅斌星:例如《万里归途》,这是首部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行动的电影,填补了题材空白,展现外交官的使命担当。影片以真实故事凸显“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的价值观,强化情感共鸣。制作上追求细节,IMAX特制拍摄提升沉浸感。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使影片兼具可看性与感染力。
主旋律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以艺术真实传递时代精神,以市场思维实现价值共鸣。华策的成功源于对内容本质的坚守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通过“三性统一”的创作理念、技术创新驱动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对主旋律题材的深度开掘不断提升作品的影响力。
3
积极拥抱AIGC,打造新时代精品内容
《企业家》:华策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又是如何运用的?
傅斌星:华策正在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影视制作方式和观影体验,影视行业需要快速适应并掌握这些技术。早在2022年,华策就把原有的职能部门“大数据中心”,提升为一级战略部门,更名为“科技数字增长中心”。2023年6月,华策成立了AIGC应用研究院。目前,华策已拥有“有风”“国色”两款通过备案的自研影视行业垂类大模型。
《企业家》:华策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创意行业“理性评估”与“感性创作”的矛盾?
傅斌星:用数据与科技辅助决策,可以提高理性评估的精准度。华策基于“有风”大模型开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辅助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IP作品初筛和内容精准评估,分析剧本的主题、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等关键要素,帮助创作者在早期判断市场潜力,让编剧、导演更高效地优化剧本。我们的AI系统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的“情感共鸣”量化标准,例如分析剧本的情绪起伏、角色成长曲线等。这套体系让AI能够与编剧、导演形成有效配合,提高创作的科学性,同时不失艺术表达的自由度。
AI的快速发展势必会促使传统影视生产模式发生很大变革。AIGC目前已经深入华策影视行业各个环节,未来,随着AI工具的广泛应用,影视创作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道具、灯光、剪辑等工作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好的创意可以更容易地转化为作品并被广泛传播。
《企业家》:您怎么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动漫的火热是否会左右华策的发展战略?对于未来,华策的信心在哪里?
傅斌星:《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热无疑是一大突破,但它不会左右华策的发展战略。华策始终坚持长期主义,而《哪吒》系列的成功正是长期主义精神的体现——五年匠心打磨,才成就这部精品。这种精神,正是华策一直以来秉持并持续发扬的。

比如我们即将推出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这部剧是华策举集团之力,五年筹备、三年剧本打磨的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正是凭借这种长期主义、精雕细琢的创作观,华策才能不断推出高质量内容,赢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这也是内容行业最需要坚持的核心价值——唯有长期深耕,才能真正打造影响时代的作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媒体专访|“创二代”傅斌星:为影视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19108
相关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人物专访节目的迭代与发展乐视视频开放平台上线:为影视行业注入新活力
创壹科技携手华星创业,助力影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星影视网,专注于演艺圈的人物专访
美国留学传媒专业:开启媒体行业新篇章
北京新文艺团体蓬勃发展,为“演艺之都”注入新活力
影视传媒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体育人物访谈节目创新探析
李思颖:深耕传媒,用心促进新媒体行业发展
探寻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的风口,短视频行业或将迎来更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