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经纪人]何亚璇:偶像剧致老牌艺人集体失业

发布时间:2025-05-15 18:09

本期《金牌经纪人》栏目嘉宾是亚璇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亚璇,她是带领港台艺人内地发展的先驱。回忆起当初的经历,她笑言当初因为台湾偶像剧的发展,老牌的艺人们面临着集体失业。

网易娱乐3月17日报道(文/上海报道组 三格格)她曾拿过哥斯达黎加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21岁便加入台湾综艺节目《综艺100》的制作队伍,兼任知名主持人张小燕的私人秘书;而后更担任 《王牌登场》、《真情相对》等台湾大型综艺节目的执行制作人。这些电视节目无疑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叫好叫座的收视冠军。

出任金采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何亚璇将马景涛、恬妞、林志颖、萧蔷、伊能静、徐锦江、钟汉良、张晨光、TAE、吴启华、郑家榆、王耀慶等四十多位港台艺人带进内地发展,制造台湾娱乐圈的“传奇”。

当张小燕秘书战战兢兢 十年经验一夕顿悟

何亚璇大学念的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马上当起了华视大型综艺节目“综艺100”执行制作人,并兼知名女主持人张小燕的私人秘书。那段时期,何亚璇每天出门时都不知几点能收工回家,录短剧、录歌、过带、盯剧本、写稿、破广告口、下预告词,熬夜工作根本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时间能留给自己。

作为张小燕的私人秘书,“我一毕业就要向一个比我大12岁的人学习,思维逻辑、处事标准都要向她看齐。小燕姐是很认真、执着、求好的人,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要求都很高,讲求时效、到位,很多事情都要求精准。我一直战战兢兢,如果不用心根本跟不上。这样让我成长很快,一下子把成熟度拉高了很多,别人十年学不来的东西,我一刹那迅速养成了。”她笑称,那段经历帮助迅速养成了行业内必备的工作观念、效率及对事物的判断逻辑,到现在都感谢她。

离开“综艺100”节目后,因为家里移民,何亚璇赴哥斯达黎加接管家族事业,并攻读哥斯达黎加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而后,进华视做教育文化类节目,如今回想起来,“每四五年我都会换一个领域,一直有一股冲动,催促我再去学不一样的东西,扎实的做出些成绩。” 她先后去了台视带状节目“王牌登场”及华视谈话节目“真情相对”当制作人,这段经历在之后的经纪人生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艺人碰到不同工作时,不管是电视、广播、综艺、戏剧、小品、情景剧、经纪人的经验都足以为艺人做分析判断,可以给艺人很好的指导,提醒他该注意些什么。另外,我对任何事情也懂得了拿捏与报价,懂得去分析评估未来市场走向。在帮艺人把关、做判断时,知道要不要接这个活,怎么谈,什么样的定位对艺人最好……”

台湾大牌艺人曾全体失业 内地“拓荒”身价反涨三倍

2000年前后,台湾的电视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台湾电视台只有四家无线,台视、中视、华视、明视均分掉了电视广告量,一个大饼四家吃。但是到了那段时期,突然出现了50、60家电视台,变成每家电视台只能分一小口饼。”一时间,各家电视台投放到节目制作的成本骤减,台湾所有的制作规模演变成小成本制作的偶像剧。“偶像剧是在制作成本压低的情况下诞生的产物,一般都10万、12万一集,而且都用新人,片酬很低,3千、5千、8千一集的。”

以F4为首、越来越多的新人在偶像剧中崭露头角,而大牌艺人却面临全体失业的命运。当时,刚进入金懋传播公司的何亚璇,很快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我和老板说只能跑大陆了,我于是我开始帮艺人谈大陆的电视演出,慢慢才把业务做起来。内地的演出酬劳是当时台湾的3、4倍,大家也都愿意来。”

何亚璇笑称当时扮演的正是“拓荒牛”的角色,独自一人将马景涛、恬妞、林志颖、萧蔷、伊能静、徐锦江、钟汉良、张晨光、TAE、吴启华、郑家榆、王耀慶等四十多位港台艺人带进了内地发展。“艺人都异于常人,但我们都像家人。”她说,必须扮演好类似“妈妈”的角色,去体贴关心每一个艺人。“要与艺人的立场保持一致,互相为荣,相处才会愉快。”谈及与艺人的相处之道,“关键是以德服人以及诚实的沟通,自己的行为端正,才有资格去要求艺人行为端正。经纪人的很多观念,会直接影响到艺人的人格与操守。也在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言教身教都很重要。”

萧蔷、马景涛并非最难搞的艺人

“知道艺人的特性特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中有调皮捣蛋的、个性强的、情绪化的,那么在帮他们接工作时会自然评估到,本色演出是最精彩的。”她一一细数起每个艺人的个性,“马景涛很感性、恬妞很开朗、林志颖是单纯善良的小孩、萧蔷和伊能静很聪明、徐锦江很义气、钟汉良很乖、张晨光很老道……”

何亚璇说,“在我接触过的艺人中,恬妞是最尊重我的。我照顾她,她也像姐姐一样照顾我,沟通方式让我很舒服,为人很和善。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直到现在都保持联系。别看林志颖演了‘小鱼儿’,他一点都不调皮,只是比较活泼聪明,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过一句不好听的话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小孩不容易,他从不斥责别人,也不和别人争吵。他的修养和个人涵养都好极了。一些尔虞我诈的东西从他身上从来看不见。不像有的艺人会表面一套,做出来又是一套的。”

在外界眼中,马景涛或许比较爱闹情绪。但在何亚璇看来,“他有他的个性,不要因为他情绪化,就说他难搞。当一个演员全心投入演出工作时,没太多心思处理生活上的细节。马景涛其实很贴心,也有很绅士的一面。比如他在北京拍戏,我从台湾来探班,常常会在片场一呆就是一整天。他会跑过来说,‘这里很冷的,没有意思,你呆坐着干嘛呢,去逛逛街吧’。每一个艺人虽然大牌,但并不会对我耍大牌。”

旁人或许说萧蔷难搞,“我和她相处很好啊,她把我当姐姐,我拿她当妹妹看。我不知道是谁说她难搞的,可能当初在台湾的工作环境,不像内地那么艰苦,有时冰天雪地,有时闷热难耐,四季变化悬殊。有时候面临艰困的环境,她会有一些不适应。很多时候她在保护自己,如果身体已经熬不住了,当然应该提出来和大家研究。其实她很敬业的。因为是美女比较爱美,会注重保持自己的形象吧,喜欢让自己漂漂亮亮。”

SARS期间带马景涛去“送死”

“有时候经纪人要有担当,不能畏首畏尾,事事都怕得罪人,如果自己的艺人被欺负了都不能站出来,那艺人要经纪人干什么?也要懂得为艺人争取合理的利益。”2003年SARS猖獗,恰好萧蔷的某化妆品广告合约到期,面临是否续约的问题。“当时很多人告诉我,SARS期间世道不景气,各个行业营业额都下降很多,能够续约就保平安了,万一涨价了约续不成怎么办。但我基于对市场的评估,衡量了下萧蔷广告代言的价值,认为在续约上有涨价空间。我就直接与公关公司做谈判,争取到更合理的利益与空间,最后是成功的。”

同时兼顾40多名艺人,何亚璇要带艺人去各地报到,“他们的戏到了哪里开工,我也要带他们去报到,不管是沙漠还是边境,再险恶都要陪着艺人去。“2003年SARS期间北京几乎成了空城,我在上海避SARS。但是之前为马景涛接了一个服装广告,为了履行广告合约,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带着他在北京拍摄广告。我们都没经历过SARS,面对不能预知的事,一路上都惶恐不安。我去到北京,一个朋友知道我来了,还说,‘天哪,你不知这个SARS有多严重,大家都避之不及,你跑过来送死干嘛呢。’我们抱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最后安然无事的把工作完成,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经纪人不是中介 炒作就像坐云霄飞车

何亚璇认为,内地的经纪观念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在我原来的环境,能够担起经纪人三个字,必须具备非常专业的素养。他要在行业里,做过很多被业内认同的事情,这样在签新人时才有能力与资格,去教育、规划、开导、经营对方。经验很重要,如果一个经纪人完全没有相关的处理经验时,碰到事情就会抓瞎,如果单凭感觉与喜恶判断,艺人很可能会在手上断送掉。”

在她看来,经纪人绝不是类似中介的交易行为,“如果今天签到一个艺人,他也有知名度,我借着他的知名度到处兜生意,那个不叫经纪人。经纪人是要帮艺人做长远规划,知道什么工作该接,什么不该接,在演艺工作上一步步走扎实的。如果没有专业功夫在里面,在市场萎缩遭遇大洗牌时,就自然会被淘汰掉,你会发现有一批经纪人突然间不见了。”懂得看剧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投身经纪人开始,我看过的剧本不计其数,练就一副看剧本的功力,大纲、人物、时代背景一出来,一看就知道这部戏会不会火。这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扎实付出与思考,才能锻炼出的专业敏感度。”

对于靠财力或组织的炒作来捧红艺人,她并不苟同。“通过这种方式,艺人是可以很快出来,但那个是炒作来的,一切都是空的,这样的艺人通常演艺生命没办法维持太久。我一路走来,看过太多的例子了。如果得到机会,更要知道应该帮助他再累积些什么,他所欠缺的,也要赶紧补足。如果一下子落空了,他会像坐云霄飞车一样,高高低低起伏太大,一旦跌落会很痛苦。”

她认为,“内地影视市场太大,人也太多,每年都有太多的艺术院校、表演相关科系的毕业生挤进市场,大家会抢得头破血流。争抢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失去理智,那是不可取的。太多新人经验不足,又急于出头,一遇到机会就不顾一切,这就需要经纪人去引导开路。”

创办亚璇娱乐 为白静争取到《功夫咏春》女一号

“当时所有的业务都是我一个人在跑,这四年对我来说是没有自己的,我的时间都被工作完全占据。业内人士都能看出来,我在这家公司时是它的全盛时期。到了2003年年底,我发现我一年间竟然有100多张登机牌,我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长期坐飞机,对身体伤害很大。到了2004年6月我正式向公司提出辞呈,在上海休养了4年。”那段时间里,何亚璇很享受不再东奔西跑的生活,“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得的蛰伏。说放下就突然完全放下了,我什么都不管了。”

走得太累了,需要休息,而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在蛰伏的几年间,何亚璇也体会出来,前半生经过那么多的历练,好不容易练就的一身功夫,不能就这么“武功全废”了。2008年,她选择了单干--创立了亚璇娱乐制作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白静、王仁君、安乔、谢朦等内地的新人。“针对每一个艺人,都会有我对他的期望值与规划路线,在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其实我就已经可以看出,他的未来是什么了。如果说只要有戏就接,我肯定比较赚钱,但我过滤掉了很多不适合的。他们的型、该走的路线还有定位也都各自不同,有些人的形象是能文不能武,有的则是能武不能文。”

“比如说白静,她的根底不错,从接手她开始,我就做了规划。什么戏都接,那是不会捧红人的。经纪人没有不想赚钱的,但我有一个设定值,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很多不适合她的戏,我就会忍痛,有这样魄力的人不多,不是每一个人经纪人都能做得到的。”正是这样,当吴思远为新片《功夫咏春》甄选女一号时,看到她的履历里没有乱七八糟的经历,一路都是精挑细选的,看得出是很用心的演员,才会考虑她。“白静有功夫女星的潜质,因为她有舞蹈的功底,又是中戏表演本科毕业的。如果练功夫,起码不是从零开始,会有基本分在那里。当我们得知吴会长要拍这部戏时,很努力的去争取。我也是有把握知道,我的小朋友去竞争,能有多少胜算。如果做错误的规划,也会令小朋友有挫折感的。了解新人的特质与潜力都很关键。”而王仁君也在新剧《母亲心》中担纲男一号。

何亚璇坦言,新人被众人所知的机会不是太多,靠谱的关系也不会太多,就需要经纪人运用自己的人脉,为他扩张一些机会。同时,也必须知道新人还欠缺什么,不断地去补全他,充实他。当艺人该有的实力都准备好了,就很容易出来。

网址:[金牌经纪人]何亚璇:偶像剧致老牌艺人集体失业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11552

相关内容

艺人经纪什么品牌好 艺人经纪品牌有哪些→十大品牌网
最后一位金牌经纪人霍汶希,不做偶像的她却比偶像更出圈?
2023年艺人经纪十大品牌排行榜
《顶级经纪人》:偶像行业的那些事儿
当失控直播撞上奥运金牌:谁在重塑偶像经济的价值坐标?
10大金牌经纪人
1年签约11大新品牌,洞悉蔡徐坤背后偶像经济现状|Morketing代言人011期
王牌经纪人VS美女老板与明星(苏鸣李清璇)最新章节
洗牌中的艺人经纪行业:主流公司运营模式起底
1年签约11大新品牌,洞悉蔡徐坤背后偶像经济现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