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智慧:中央电视台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第一章 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当“SARS”来到的时候,很多中医,让病人把那些草根儿树皮一类的中草药煮完了,喝下去,就成功地治疗了“SARS”。很多西方人说这个不科学,为什么呢?因为连SARS是什么都没研究明白,怎么能说你吃中药就能把它杀死呢?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两千年的中药到现在仍然有效。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第二章 人的养生要符合时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这些都违背了自然养生的规律,“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上帝捏出来的,而是天地的产物,所以,人的生命就不能违背天地四时运行的基本规律。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
“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
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
第三章 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
年轻时,你身体里的血液就像清水一样,能够把营养带到全身每一个角落。随着年龄的增大,如果在饮食结构上不加注意,每天膏粱厚味,暴饮暴食,血液就逐渐变成像黄河水那样浑浊,各种病症也会找上门来。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
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
膏粱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
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
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
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
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
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
第四章 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
一位90多岁的老中医告诉我一个养生秘诀,就是“勤动脑体不动心”。人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做事情就要动脑子和四肢,脑子是首领,四肢是工具,天天用,脑子就好使,身体就强健。而如果一件事老放在心上,吃饭想、睡觉还想,就要影响你的身体了。中医讲:“一动心,五内俱焚”。
七情和五脏之间联系紧密
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也和情志有关
心主神明,思维是心脑结合的产物
调情志养生要诀——勤动脑体不动心
春天不要老想着收成,秋天赶紧收获
青春期和更年期更要注意情志调养
35到42岁的女性尤其要注意情志问题
第五章 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是药三分毒!中药是来纠正人体不平衡状态的,但如果吃了药反而让你的身体不平衡了,就是“毒”了。人参好,但看用在什么人身上,内里虚弱的人吃了有很强的补气作用,但火力旺盛的年轻人吃了,那肯定会流鼻血。因此,用药不可不慎,不能滥吃。
养生不是滥吃药
“医”“药”背后的千年哑谜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20岁以下、50岁以上,用药需特别当心
更年期在调不在治
你的胃不是塞保健品的锅炉
关小元气的阀门,善待身体
第六章 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很多常见病都能通过中医日常的调理进行预防和治疗,中医通过对人体内在的调节来治愈疾病,这点是西医的单纯对症治疗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无论是中老年人的“三高”还是小儿发烧,都能调理治愈而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找对根源,高血压治疗更有效
老年人就该养肾精,活血通络,预防骨骼退化
中医调节肺、脾、肾来治疗糖尿病
保证孩子健康,父母的两件必做之事
三七是预防和治疗“三高”的妙药
网址:养生的智慧:中央电视台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https://m.mxgxt.com/news/view/1211161
相关内容
(最受欢迎的十部健康养生节目)十大健康养生节目 中医养生节目排行榜 养生类电视节目推荐中医养生大讲堂:智慧与健康的完美结合
《健康之路》 20210921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秋季篇(下)
从央视名主持人到专职“讲书人” 樊登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
易九道中医养生品牌特邀影视歌三栖全才明星邹晶晶代言该养生品牌形象健康大使
中医养生明星:揭秘他们的养生秘诀
河北保定:先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春季养生健康教育讲座
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课程有哪些
中医养生线上课程推荐理由
中医养生教学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