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扎堆进军影视圈,是转型还是分羹?

发布时间:2025-05-14 01:31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屡创新高,资本进入电影圈的势头越来越猛,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也看到这个商机,尝试跨界进军大银幕。前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凭借在电影《走出尘埃》中的本色演出,以48岁“高龄”获得19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而音乐人转战影视圈,秦勇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比如郑钧担任其电影编剧,张亚东则启动了导演处女作。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新一批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其中出现了杨臣刚自编自导自演的《海阔天空之梦》、左小祖咒导演的《走吧,张小砚》、卢庚戌自编自导的第二部电影《一生有你2017》。

甚至从不拍戏的张靓颖,也和冯轲、王铮亮推出“燃音乐”,试图从电影主题曲唱作中“分一杯羹”。

对于这种音乐人扎堆进军影视圈的趋势,其实并不用感到意外,因为虽然音乐和电影的制作方式不一样,但是音乐的门槛很低,特别是现在电脑时代,录歌很容易。并且音乐是一种看不着的东西,买音乐就像买空气一样,现在技术够了,还可以分期录音,唱错了也可以重来,做音乐越来越容易。可是电影不一样。电影通过视觉传递信息,视觉最有吸引力,并且电影的投资很大,门槛高,自然收入也很高。所以,越爱越多的素人进军了音乐圈,那么音乐人就只能进军更次更高的影视圈了。

前些日子,音乐人张亚东带着筹备中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湖边密林》亮相上海电影节,并获得了创投单元三大奖项之一——“最佳创意项目奖”。谈起自己拍电影的初衷,他也表示:“录音棚已经消失了,所有艺人都在家里录音。以前有唱片公司,现在唱片公司也快要消失了,他们都在处理过去的版权,电影几乎涵盖了我热爱的所有艺术形式,它和音乐作为艺术形态都是相通的,必须保证自己的创作是真诚的。”


其实音乐人进驻影视圈,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水木年华”组合主唱卢庚戌曾表示,第一步电影《怒放》的票房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当时《怒放》的融资比较难,而且当时青春片还没有火,投资人对这种类型的影片也比较怀疑。但对于《一生有你》,卢庚戌特意向包括电影《老炮儿》和《心花路放》的编剧董润年在内的业内一线编剧大咖求教,剧本已经修改了30多稿。

音乐人进军电影市场,同样面对票房压力。卢庚戌在拍过一部电影之后,他直言票房屡创新高和电影赚不赚钱是两回事,“每年这么多部电影,只有20%电影保本,大部分电影是赔钱的。其实音乐市场已经开始好起来了,现在音乐网站和APP都在买版权,我自己并没有说不做音乐了,我拍电影,是喜欢去表达。”其实电影的卖不卖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容,内容的优良直接影响票房,所以音乐人面对票房也是有压力的。

作为演员出身的徐铮赵薇跨界当导演都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身为音乐人的崔健、周杰伦、任贤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崔健的导演的《蓝色骨头》曾被观众认为文艺到逻辑不清,很多人看不懂故事而导致票房惨败;周杰伦在《不能说的秘密》成功后,拍出了一部音乐电影《天台》,虽然票房尚可,但口碑方面同样不太好;而任贤齐的导演处女作《落跑吧爱情》去年上映,首周三天的票房不过910万,非常惨淡。所以音乐人转型拍电影,往往业界人士也是不看好的。

虽然音乐人有IP价值的存在,但术业有专攻,在影视圈,音乐人毕竟还是新人,虽具有票房号召力,但是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可能音乐人的电影除了部分粉丝买账之外,其他的观影人群还是注重内容和故事的。

所以音乐人拍电影,其实就是投资方看中了他们的IP价值和号召力,但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明星IP价值能否最大化都是未知数,对于想要转型或是分羹的音乐人来说,影视圈未必是一个可以成就他们梦想的地方。

网址:音乐人扎堆进军影视圈,是转型还是分羹? https://m.mxgxt.com/news/view/1176908

相关内容

音乐人扎堆进军电影圈 明星IP有风险
单曲变身IP 音乐人扎堆逐梦影视圈
跨界艺人扎堆上音乐节引争议:是流量入侵,还是破局同质化?
全面解析:偶像明星为何扎堆辗转影视圈
名人明星扎堆开扎堆来往现滚雪球效应
【JMedia】流行音乐分了影视一杯羹,鲜肉当道“养成式”偶像崭露头角
避税还是投资?影视公司和明星工作室扎堆海南
明星股东扎堆新三板影视企业 多为拟转道IPO
演员扎堆音乐节,是丰富了舞台还是流量自嗨?
明星股东扎堆新三板影视企业 多为拟转道IPO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