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失的爱人》到《利器》,吉莉安·弗琳的女主为何都是“变态”|文艺派

发布时间:2025-05-13 08:42

由HBO出品的迷你剧《利器》不久前刚完结,豆瓣评分8.4。这部剧改编自吉莉安·弗琳的小说处女作,导演则是执导过美剧《大小谎言》和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让-马克·瓦雷,可以说《利器》是今天夏天最受关注的美剧之一了。

这部节奏慢、后劲儿大的悬疑惊悚剧可谓消暑佳品,看得人后背发凉,这自然和原作者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这是第二次被吉莉安·弗琳吓到了,第一次还是四年前的电影《消失的爱人》。

人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人可以被同一个人吓两次。

吉莉安·弗琳,生于密苏里州,曾当过记者。2006年,她出版个人首部小说《利器》,该小说获得伊恩·佛莱明钢匕首奖,她凭借该小说获得英国匕首奖年度新人奖;2009年,出版小说《暗处》;2013年,出版爱情悬疑小说《消失的爱人》,有“暗黑三部曲”之称。

小说《消失的爱人》于2014年被拍成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本·阿弗莱克 、罗莎曼德·派克主演,讲述了一对夫妻表面平凡恩爱,突然有一天妻子艾米却消失不见,而丈夫尼克通过各种方式疯狂寻找,媒体和警方随之介入,然而在妻子留下的一本日记中却发现,种种线索都表明是丈夫将妻子杀害,随后真相如同洋葱一般层层剥落……

《利器》则讲述了作为记者的女主卡米尔,在成年后因调查报道未成年少女的凶杀案,而不得不回到有着黑暗过去的家乡“风口镇”,她过去的创伤和案情的调查同时向观众展开,卡米尔的精神在案情推进过程中也更加脆弱……

两部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凭借着相似的风格,我几乎一眼就认出了《利器》是吉莉安·弗琳的作品,因为不管是四年前的电影,还是今年夏天的迷你剧,都太吉莉安·弗琳了。

有的时候,原作者、编剧和导演是处于竞争关系的,虽说以上两部作品都是和大导演合作,吉莉安·弗琳却没有被他们“吃掉”,可能是作品的气场太强大了。

如果说《消失的爱人》偏向婚姻双方关系的展示,那么《利器》更偏向女性个体的向内探索,吉莉安·弗琳对女性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个体成长到爱情婚姻关系的循序渐进过程。

她的风格可以用“丧”来形容,两部作品在整体画风上都呈现出一种寒意,外部环境萧条清冷,人物内心颓废黑暗。

故事用凶杀案开头,有着深邃的悬疑剧情,带着女性的细腻和琐碎,并穿插着大量的闪回记忆,不断揭开过去和未来。

返乡,还是熟悉的密苏里

《消失的爱人》中,因为经济危机,夫妻俩双双失业回到男主的家乡居住;《利器》中女主也是因工作原因被迫返乡,回到了“风口镇”。在故事发生的地点上,作者都选择了熟悉的密苏里州落后闭塞的南方小镇。

这种地域性和文学风格的关系,让我想起威廉·福克纳那篇有名的短篇小说《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故事也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南方小镇,虽是平淡叙述,惊悚悬疑程度却不亚于任何恐怖片,可以列入语文课本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课文之最。

作品充满了荒诞、怪异的气氛,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恐怖、疑惑的迷宫,随着作者对令人不可捉摸的小说主人公行动和内心世界的揭示,读者才渐渐地得到一点线索。

吉莉安·弗琳的作品也是如此,带一些哥特风,罪恶奇特美丽,从表面的悬疑开始,随后观众被更深的悬疑吸引,开始的凶杀案不断变轻变薄。

表面上干净的小镇,却有着诡异的气氛:旧的传统,人的异态,复杂的人际关系……它滋生罪恶,却一言不发地消化罪恶。

以“消失”为开篇的找答案过程

《利器》第一集以“消失”作为主题开篇,卡米尔的妹妹和镇上其他两位女孩消失;《消失的爱人》开头也是女主艾米的消失:正值男女主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当天,男主尼克回到家中,发现妻子消失了。

同样的消失,同样的寻找,可寻找的却不是消失的东西,因为两部作品中都由“消失”牵引出来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让“破案”本身变得不再重要。

首先我们知道,主角隐瞒了一些事,在艾米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完美家庭、完美妻子都是假象;“卡米尔完全没战胜心魔,只是活了下来”,从旁白中我们知道卡米尔成长过程中,在风口镇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这些事对她造成了很大创伤。

两部作品都是从剧情的“中间部分”开始叙事,双线并行,一面叙述女主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一面进行案情的侦破通往未来,双重悬疑不断抓取人心。

神经质的女主角 正确的排毒方式

不论是艾米还是卡米尔,吉莉安·弗琳都将她们塑造得有些“变态”,并将这种变态归结到家庭上,她们出身中产家庭,艾米的父母和卡米尔的母亲都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虽然表面上维持着中产的体面优雅,实际上却冷漠虚伪。

作者握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切开了中产家庭幸福完美的假象,全剧充满了貌合神离的诡谲气氛。

在吉莉安·弗琳的作品里,“控制”与“反抗控制”构成了人物关系的内心驱动。

卡米尔的母亲对卡米尔的回家反应冷淡,对她调查镇上少女被杀案件和夜不归宿感到愤怒,愤怒到多次拔掉自己的睫毛,卡米尔对于母亲的控制欲无力反抗,只能自我消解,消解的方式是自虐,卡米尔扎针、在皮肤上刻字、酗酒、嗑药,仍无法排解心里的压抑,家庭和小镇的气氛把卡米尔包围得密不透风。

在《消失的爱人》里,我们看到了内心像大海一样深沉的女主角,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制造绑架现场,埋雷陷害丈夫,杀死了控制自己做金丝雀的柯林斯,并编造谎言以受害者的身份回到了丈夫身边。

艾米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不断和书里的“了不起的小魔女艾米”作对比,她感到压抑,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控制欲;婚后则被男性都爱的“酷女孩”束缚,她一直被一种虚假的完美形象压抑着,她要冲破,要毁灭,要新生。

她喜欢尼克,因为尼克发掘她从未有过的轻松幽默一面,她可以不必时时完美尖锐,而尼克也成长为与艾米旗鼓相当的对手。

但她要给变得懒散的可爱密苏里男孩上一课,告诉他:成年人会努力争取,成年人会付出代价,成年人会承担后果。这是巫婆式的自虐和虐人行为。

吉莉安·弗琳之前解释过自己为何更喜欢童话里的巫婆而非公主,她深知女性的隐秘心理,因为被要求纯洁善良像天使一样,女性遭遇恶的时候唯一的方式就是内化消解,于是便会产生自虐和虐待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总需要一个出口嘛。

因为作品里的女性总是疲惫、锐利而颓丧的,吉莉安·弗琳被人误解有厌女倾向,恰恰相反,她是十足的女权主义者,她想要女性知道:你是人,你可以愤怒,你可以有不好的一面,所有人都是黑白平衡的,而非绝对的白。

她描写了如此暗黑的女主角,就是想要将女性的创伤,以及体内的“恶”层层散发出来,这是一个救赎和自愈的过程,压抑和假装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治愈的唯一办法就是“疏”,只有面对邪恶才能战胜邪恶。

【文/王毛毛】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从《消失的爱人》到《利器》,吉莉安·弗琳的女主为何都是“变态”|文艺派 https://m.mxgxt.com/news/view/1162315

相关内容

消失的爱人
安吉丽娜·朱莉最卖座的电影排名
比弗莉·琳妮
《消失的爱人》北美过亿 成最易导致分手电影
安吉丽娜朱莉新恋情曝光:好莱坞女神再觅真爱
凯莉·弗莱明明星资料
欧美为艺术献身女明星——安吉丽娜·朱莉
安吉丽娜·朱莉为防癌,2年切3器官
凯莉·弗莱电影大全
安吉丽娜·朱莉和她哥哥詹姆斯·海文·沃伊特关系的真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