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名作《青衣》歌剧版在沪首演 创作、制作、主演均出自大学师生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26日报道:由华东师范大学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青衣》昨晚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首演。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吴睿睿担任主创与制片,并领衔主演,以跨越东西方的艺术语言,将“戏痴”筱燕秋的跌宕命运与人性纠葛推向舞台,收获观众热烈反响。
演出现场
《青衣》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毕飞宇的名作,此前已有过电视剧、舞剧、京剧、赣剧、声音演绎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
歌剧是来自西方的舞台艺术,《青衣》又与戏曲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有关。改编过程中,创作团队抓住两个核心关键词:命运与人性。首演中,吴睿睿以极具张力的声乐表现与细腻的肢体语言,将筱燕秋对艺术的痴狂与人生的困顿演绎得淋漓尽致。月宫中凌云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和大地上平凡生活的女性三重形象在她的演绎下融合在观众面前。
“因为筱燕秋这个人物时时刻刻都活在嫦娥这个角色里,她在生活中可能都出不来,想演好这个角色,我也必须活在这里面。”为了更好塑造角色,吴睿睿在创作过程中与毕飞宇进行了深入交流。狂热、困顿、爱而不得,以及人性上的种种纠结,筱燕秋如同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位观众都能在歌剧《青衣》里看到命运,看到人性,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为上海综合类大学拿到的第一个艺术基金重大文艺创作项目,歌剧《青衣》从一开始的设计、策划,到创作、整合,再到排练、演绎,华东师大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参与了整个过程的创作与排演,在艺术实践中持续提升艺术水准,达成“以科研反哺育人,育人实现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
“综合类大学其实不具备专业院团的很多基础能力,如舞美设计、导演团队、乐队等,要创作一部歌剧,就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吴睿睿坦言,这其中培养人才非常关键。
“于我而言,是从旁观者到创造者的蜕变。从‘唱准音’到‘用声音叙事’,吴睿睿老师提示我们‘每句歌词都要有画面感’,通过示范教我如何使得气息控制、咬字轻重与情感表达更好融合。”参与演出的2024级研究生余香怡深有感悟:“这次经历让我真正开始思考审视自己的选择: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应当用一个热爱工作的心去经历!我也逐渐理解了舞台上没有‘差不多’的职业态度。”
作品海报
据介绍,歌剧《青衣》是在大上海启幕展演季登陆剧场的第三部艺术作品,也是唯一一部歌剧。今晚,歌剧《青衣》将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继续上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毕飞宇名作《青衣》歌剧版在沪首演 创作、制作、主演均出自大学师生 https://m.mxgxt.com/news/view/1161984
相关内容
毕飞宇名作《青衣》歌剧版在沪首演 创作、制作、主演均出自大学师生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首演 拓展高校歌剧创演空间
毕飞宇代表作《推拿》扬剧版即将推出,盲人世界如何搬上戏曲舞台
高晓松(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作家毕飞宇:要想“手高”,必须首先“眼高”
作家刘震云、毕飞宇巴黎讲谈“创作源于生活”
宁桓宇(中国内地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
明星们推荐图书:郭采洁喜欢毕飞宇作品
罗大佑(中国台湾创作歌手,音乐家,作家)
作家毕飞宇:要想“手高”,必须首先“眼高”|当代书评·专访